陈默放下手机,感到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
他获得了更深一层的“信任”,但也陷入了更危险的漩涡。他现在不仅要面对组织的考验,还要在保护潜在目标秦枫的同时,设法摸清这次“重大净化行动”的真相。
这场“寂静的戏剧”,才刚刚拉开第二幕的帷幕。而剧本,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受控制。
秦枫的资料很快传来。四十五岁,城市规划专家,以严谨和坚持原则着称,近期因坚决反对某个涉及历史街区大规模商业开发的方案而陷入争议。资料暗示,他的反对触及了某个强大利益集团的核心,而该集团与“观澜”基金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陈默明白,这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因果审判”,更是利益与理念的赤裸搏杀。组织要清除秦枫,不仅因为他的“阻碍”,更可能因为他察觉到了旧城改造项目背后,某些与组织秘密相关的蛛丝马迹。
接近秦枫的任务变得至关重要,也极度危险。陈默以学者身份,借口研究城市历史变迁与公共空间设计,成功预约了会面。
秦枫的办公室堆满了图纸和模型,他本人带着知识分子的执拗与疲惫。初次见面,陈默能感受到他对陌生人的戒备。陈默没有急于求成,而是真正与他探讨城市规划的理念,展现出不俗的见解,逐渐赢得了对方一丝基本的尊重。
与此同时,警方对“观澜”基金会的暗中调查取得了决定性突破。技术部门成功破解了沈雨晴一个备用加密通讯设备的防火墙,获取了大量内部指令和财务往来记录。证据清晰地表明,“观澜”不仅是组织的幌子,更是其资金调度、人员联络和“业务”指令下达的中枢!沈雨晴,就是组织的实际运营者,地位甚至在徐振华之上!
而那份“重大净化行动”的指令,也浮出水面——他们计划制造一场针对秦枫的“意外”工程事故,彻底抹去这个障碍,并借此威慑其他潜在的反对者。行动代号:“尘埃落定”。时间,就在三天后,秦枫计划视察旧城区一处关键节点工地时!
收网的时机到了!
李兵协调了所有可动用的力量,制定了周密的抓捕计划。兵分三路:一路由他亲自带队,突袭“观澜”基金会,抓捕沈雨晴、徐振华,查封所有证据;一路由林薇负责,保护秦枫,并在工地设伏,抓捕执行“尘埃落定”的行动人员;第三路,则负责监控和抓捕魏明等已知的外围成员。
陈默的任务,是稳住徐振华和沈雨晴,并在行动开始时,确保自身安全。
行动前夜,陈默再次接到了徐振华的视频通话。
“顾先生,对秦枫的评估如何?”徐振华问道,语气看似随意。
“目标原则性极强,难以动摇。常规接触恐难奏效。”陈默按照计划,给出符合组织预期的回答,“他的存在,确实对‘新陈代谢’构成实质性阻碍。”
“很好,你的判断与我们一致。”徐振华满意地点点头,“‘尘埃’即将落定,届时,需要你在场,作为观察员,记录下这‘因果’实现的瞬间。这也是对你最后的……洗礼。”
他们要他在现场!亲眼见证谋杀!这是最后的、也是最残忍的信任测试!
“明白。”陈默压下心中的翻涌,沉声应道。
行动日,天气阴沉。旧城区工地,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却透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压抑。
秦枫在几名“工作人员”(实为警方假扮)的陪同下,按照计划进行视察。陈默则以“学术观摩”的名义,跟在队伍不远处。他能感觉到暗处有眼睛在盯着自己,那是组织派来监视他,也可能是在等待指令的执行者。
指挥部里,李兵紧盯着监控屏幕,所有单位已就位。
“观澜基金会小组,行动!”
命令下达,早已埋伏在基金会外的特警迅速突入。几乎在同一时间,林薇在工地发出信号,潜伏的警员瞬间控制了几个关键位置,将几名伪装成工人的行动人员当场制服!
“行动!”陈默耳麦里传来李兵的声音。
他猛地转身,扑向离他最近的那个监视者,两人迅速扭打在一起。对方身手不凡,显然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清道夫”。但陈默的准备更加充分,几个回合后,将其死死按在地上,戴上手铐。
工地上一片混乱,但在警方控制下,迅速平息。秦枫被安全护送离开。
“观澜基金会小组报告,沈雨晴、徐振华已成功抓获!正在搜查证据!”
“魏明在其工作室被捕!”
捷报频传。
陈默喘着粗气,站在工地的尘埃中,看着被制服的凶手和迅速稳定下来的场面。结束了?似乎太快,太顺利了……
就在这时,他的加密手机突兀地响起。是一个未知号码发来的信息,只有一句话:
“因果循环,生生不息。‘观察者’不止一个。——m”
m? mendax? 那个药师!
陈默猛地抬头,环顾四周。混乱的人群,闪烁的警灯,远处围观的工人……每一张面孔似乎都隐藏着秘密。mendax 就在附近?或者,他一直在通过网络观察着一切?
他想起马国良记录簿上那些跨越多年的案件,想起这个组织严密的架构和深不可测的资源。沈雨晴、徐振华落网了,但“药师”mendax 还在暗处,“观察者”或许还有其他人,那个真正的“引路人”或更高层级的存在,依然隐身于迷雾之后。
他们摧毁了这个组织的一个重要节点,但那条信奉“因果”、自诩审判官的暗流,真的就此断绝了吗?
尾声
“完美共犯”案连同其背后牵扯出的“因果”组织部分网络,终于告破。沈雨晴、徐振华、吴涛、郑伟、孙浩、魏明等主要成员相继被起诉,等待法律的审判。媒体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将其称为本世纪最曲折、最骇人听闻的系列罪案。
警局召开了盛大的庆功会,李兵做了报告,陈默受到了嘉奖。但他只是安静地坐在角落,看着同事们欢庆胜利。
结案报告里,关于“药师”mendax 和那条“观察者不止一个”的信息,被列为高度机密,继续追查。对“观澜”基金会海外关系和资金网络的调查,也在更隐秘的层面展开。
陈默知道,这远非终点。mendax 的警告言犹在耳。那些隐藏在历史阴影和人性幽暗处的“因果”执念,如同野草,烧不尽,吹又生。
他走到窗边,窗外是万家灯火,一片和平景象。但他仿佛能看到,在那光影交织的缝隙里,仍有沉默的目光在注视,仍有冰冷的“审判”在酝酿。
因果循环,或许真的从未止息。
而他,刑警陈默,他的职责,就是在这循环之中,坚守法律与正义的底线,成为那道照亮黑暗、阻断恶性循环的光。
哪怕,那黑暗深邃无垠。
《完美共犯》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