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土渠边就飘起了红薯粥的香气——王翠花和朝阳队的刘婶一起,在堤岸旁支了两个灶台,大铁锅里的粥咕嘟咕嘟冒着泡,上面飘着几片青菜叶,是从大棚里摘的,看着就开胃。
“大伙快过来喝粥!喝完粥,咱把最后一段淤泥清完,下午就能铺塑料膜了!”
王翠花拿着勺子,朝赶来的乡亲们喊。红星队的李二哥扛着新买的清淤耙走在最前面,耙齿闪着亮,是昨天去公社五金店买的,按系统清单挑的型号,轻便又好用:“俺试了,这耙子清淤比锄头快一倍,最后五十米,俺们队包了!”
朝阳队的王大壮也笑着应:“别跟俺们抢!最后一段,咱两村一起清,凑个‘圆满’,以后渠修好了,两村都圆满丰收!”
大伙笑着围过来,端着粗瓷碗喝粥,玉米饼就着腌萝卜干,吃得香甜。张大爷坐在一旁,慢慢喝着粥,眼睛却盯着渠底——前两天清的渠段,已经晒干了些,他得再检查一遍,确保渠底平整,没有凸起的石头,不然铺塑料膜的时候容易划破。
吃完粥,清淤收尾战就打响了。李二哥拿着清淤耙,在渠底来回拉,淤泥顺着耙齿聚成一堆,陆衍和几个壮劳力就用竹筐把淤泥抬出去,堆在堤岸外,晒干了当肥料;朝阳队的社员则用小铲子,把渠底的小石子捡干净,连指甲盖大的都不放过——王大壮说:“膜破了就白铺了,咱得仔细点,不能留隐患。”
林薇和赵文山则在旁边,把从公社拉回来的塑料膜摊开,晒一晒——张大爷说,塑料膜刚拉回来有点潮,晒软了更容易铺平,还能增加韧性。塑料膜是公社防汛办给的,宽两米,长五十米,两村的社员围过来,小心翼翼地扶着膜边,生怕扯破了:“这膜金贵着呢,可不能弄坏了,不然又得等公社协调,耽误工期。”
赵文山拿着尺子,按系统图谱上的尺寸,在膜上画着记号:“每段膜要重叠三十厘米,这样才不会漏水,林薇,你看尺寸对不对?”林薇凑过去看,点点头:“对,就按这个尺寸来,等下铺的时候,先把膜的一端固定住,再慢慢拉平,用沙袋压着边,防止被风吹跑。”
没一会儿,就有两个穿工装的人在远处晃悠——是周建国派来的,想看看清淤进度,顺便挑拨两句。朝阳队的一个社员眼尖,立马喊:“又是你们!来干啥?想再扔石头堵渠?”
那两人赶紧摆手,装模作样地说:“俺们就是路过,看看你们清淤咋样了,要是不行,俺们公司还能帮忙……”话没说完,李二哥就怼了回去:“不用你们操心!俺们清完淤就铺膜,再过十天,渠就能用了,比你们公司干得还快还好,别在这白费心思了!”
乡亲们也都围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就是,你们要是真为乡亲们好,就别来捣乱!”那两人见势不妙,没敢再多说,灰溜溜地走了。王大壮看着他们的背影,笑着说:“现在咱两村一条心,他们再想挑拨,也没用了!”
中午的时候,最后五十米淤泥终于清完了。赵文山拿着进度表,高兴地喊:“三天清淤一千一百米,比计划多了一百米!提前一天完成清淤!”大伙都拍起手来,朝阳队的社员还从家里带来了自家酿的米酒,倒在粗瓷碗里,分给大伙:“庆祝清淤完工!下午铺膜,咱接着干!”
歇完脚,铺膜就正式开始了。林薇先示范,把塑料膜的一端铺在渠底,用石头固定住,然后和两个社员一起,慢慢把膜拉平,确保没有褶皱:“拉的时候要慢,要是有褶皱,水容易积在里面,时间长了膜会坏;拉平后,用沙袋沿着膜边压好,每五十厘米放一个沙袋,防止膜移位。”
张大爷则在旁边指导,时不时用手摸一摸膜的平整度:“这里有点皱,再拉一拉;沙袋要压在膜的边缘,别压在中间,不然铺水泥的时候不方便。”乡亲们都跟着学,红星队的人铺膜,朝阳队的人递沙袋、固定,配合得越来越默契,没一会儿,就铺好了二十米。
王翠花看着铺好的塑料膜,感慨地说:“没想到这膜铺在渠底,这么平整,以后水就漏不出去了,俺家的秧苗再也不用缺水了!”
刘婶也点点头:“等渠修好了,俺们朝阳队也想跟你们学种大棚,到时候两村一起卖菜,肯定能多赚钱!”
林薇笑着说:“没问题!等修完渠,春耕忙完,俺就教你们种大棚,咱两村联合起来,搞个‘红白喜事蔬菜供应点’,公社里有人办喜事,就来咱这买,比去县城方便,还能卖个好价钱!”
夕阳西下时,已经铺好了八十米塑料膜,剩下的明天就能铺完。乡亲们收拾工具的时候,林薇的脑海里响起了系统提示音:【清淤任务超额完成,防渗膜铺设启动,触发阶段性提示:1 铺膜后需静置一天,待膜与渠底贴合,再进行水泥浇筑;2 水泥浇筑时需按1:3配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低于五厘米,确保防渗效果。】
林薇把系统提示的内容告诉张大爷和陆衍,张大爷点点头:“跟俺想的一样,静置一天再浇水泥,膜不容易移位;分层浇筑也对,这样水泥更结实,不容易开裂。”陆衍则说:“明天铺完膜,俺就组织人把水泥和沙子运到渠边,按配比拌好,后天一早开始浇筑,争取早日完工!”
夜色渐深,土渠旁的灯光亮了起来,铺好的塑料膜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光,像给渠底盖了一层保护膜。
乡亲们的笑声和说话声还在继续,两村的人凑在一起,聊着修完渠后的打算,聊着以后的好日子。
林薇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格外踏实——清淤收尾了,铺膜顺利,两村的心也紧紧贴在了一起。
这条“共富渠”,不仅是灌溉的保障,更是“后花园”连接邻里、实现共富的纽带,只要继续齐心干下去,未来的日子,一定会像这渠里的水,源源不断,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