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若锦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改革方案和遇到的问题记录,揉了揉太阳穴。秦琅轻轻握住她的手,说道:“别担心,我们一起想办法。明天的教师选拔活动,或许是个转机。”沈若锦抬起头,眼中重新燃起斗志:“嗯,无论如何,我们都要让改革继续下去。”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一场针对选拔活动的阴谋,正在暗处悄然展开。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沈若锦和秦琅忙碌的身影上。两人早早起身,再次梳理了一遍经济改革的各项事宜,便匆匆出门。他们来到京城最繁华的商业区,这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沈若锦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已有了主意。
“秦琅,我们就在此地设立商业管理机构的临时办公点,先从规范这里的市场秩序开始。”沈若锦说道,目光坚定地看着周围的店铺。秦琅点头表示赞同,随即安排人手开始布置。不一会儿,临时办公点便搭建起来,一块写着“商业管理处”的牌子挂了出来。
沈若锦和秦琅走进一家绸缎庄,店内绸缎琳琅满目,色彩斑斓。老板见他们进来,赶忙笑脸相迎。沈若锦表明来意后,老板微微皱眉:“姑娘,这做生意本就是各凭本事,为何要如此多规矩?”沈若锦微笑着解释道:“老板,规范市场秩序,是为了让大家都能公平竞争,长久获利。您想想,若是市场混乱,假冒伪劣产品横行,最终受损的还是各位商家。”老板听后,沉思片刻,缓缓点头:“姑娘所言似乎有理,那我便配合。”
从绸缎庄出来,他们又走访了几家店铺,耐心地向商家们解释设立商业管理机构的目的和好处。大部分商家在了解后,都表示愿意配合。沈若锦和秦琅趁热打铁,制定了一系列市场规范条例,如明码标价、保证商品质量、不得恶意竞争等,并张贴在商业区的显眼位置。
日子一天天过去,在沈若锦和秦琅的努力下,商业区的市场秩序逐渐好转。商家们自觉遵守条例,顾客们购物也更加放心,生意愈发兴隆。与此同时,他们还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商业发展,比如降低商业税、提供小额贷款给有需要的商家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经济改革初见成效。各地的商业活动日益繁荣,原本冷清的街道变得热闹起来,新开的店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百姓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然而,这一切却引起了一些保守势力的不满。这日,沈若锦和秦琅正在商业管理处商议下一步计划,突然听到一阵喧闹声。他们赶忙出门查看,只见一群身着华丽服饰的人正站在不远处,为首的是一位面容严肃的老者。
“你们看看,这成何体统!商业如此发展,必定会冲击传统的农业经济。自古以来,农为本,商为末,怎能本末倒置!”老者大声说道,周围一些人随声附和。沈若锦走上前,礼貌地说道:“老先生,时代在变,如今局势不同往日。商业发展不仅能增加朝廷税收,还能带动就业,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且,我们从未忽视农业,只是希望两者能相辅相成。”
老者冷哼一声:“哼,说得轻巧!商业发展起来,年轻人都去经商了,谁还愿意种地?长此以往,粮食从何而来?”秦琅也上前一步,说道:“老先生,我们已考虑到这一点。一方面,我们会鼓励农业技术创新,提高粮食产量;另一方面,会通过政策引导,确保农业的基础地位。”
但老者并不买账,他一甩袖子:“你们这是歪理邪说!老夫绝不会眼睁睁看着你们破坏祖宗留下来的规矩!”说罢,带着众人气冲冲地离去。
沈若锦和秦琅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眉头紧锁。沈若锦说道:“看来,这些保守势力不会轻易罢休,我们得想个办法化解他们的担忧,否则经济改革难以继续推进。”秦琅点头:“嗯,我们先收集一些商业发展带动农业进步的案例,再找机会与他们好好沟通。”
回到府邸,沈若锦和秦琅立刻投入到资料收集工作中。他们翻阅古籍,寻找历史上商业与农业相互促进的记载;派人去各地收集当下商业发展后对农业产生积极影响的实例。
几日后,沈若锦和秦琅整理好资料,准备再次与保守势力沟通。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保守势力已经开始行动,一场更大的阻碍正悄然降临。
沈若锦坐在书房中,看着整理好的资料,心中默默祈祷这次沟通能顺利。秦琅走进来,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别担心,我们有理有据,一定能说服他们。”沈若锦抬起头,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希望如此吧。”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卫匆匆走进来:“公子、姑娘,不好了!刚刚收到消息,那些保守势力联合起来,准备在各地散布不利于商业改革的谣言,煽动百姓抵制。”沈若锦和秦琅对视一眼,眼中满是忧虑。
沈若锦站起身来,来回踱步:“他们这是想从根本上破坏我们的改革成果。不行,我们得尽快采取措施。”秦琅沉思片刻,说道:“我们一方面安排人手去辟谣,另一方面加快与保守势力沟通的进程,争取在谣言扩散前解决问题。”
沈若锦点头表示赞同,立刻安排侍卫们分头行动。然而,保守势力的动作很快,谣言已经在一些地方开始传播。有人说商业改革会让物价飞涨,百姓生活困苦;还有人说商业发展会导致土地荒芜,粮食短缺。这些谣言如同瘟疫一般,在民间迅速蔓延,一些原本支持商业改革的百姓也开始动摇。
沈若锦和秦琅心急如焚,他们马不停蹄地赶往各地,亲自向百姓解释。在一个小镇上,沈若锦站在集市中央,大声说道:“乡亲们,大家不要听信谣言。商业改革是为了让大家的日子过得更好。我们降低了商业税,商家的成本降低,物价只会更加稳定。而且,我们也在鼓励农业发展,不会让土地荒芜。”
百姓们听了沈若锦的话,有的面露犹豫,有的仍持怀疑态度。这时,一位老农站出来说道:“姑娘,你说的这些我们都明白,可那些人说得也有道理,我们实在是担心啊。”沈若锦看着老农,诚恳地说道:“老伯,您看这镇上,自从商业改革后,多了多少店铺,大家买东西是不是更方便了?而且,商家生意好了,也会给咱们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大家的收入也增加了。至于农业,我们会有专门的政策扶持,保证粮食产量。”
老农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姑娘,听你这么一说,好像确实有道理。”其他百姓见状,也纷纷议论起来。沈若锦趁热打铁,又列举了一些商业发展带动周边农业发展的例子,百姓们的疑虑渐渐消除。
但沈若锦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要想彻底解决问题,还得尽快说服那些保守势力。她和秦琅继续奔波于各地,一边辟谣,一边准备与保守势力的沟通事宜。
在一个月色如水的夜晚,沈若锦和秦琅坐在马车里,疲惫不堪。沈若锦靠在秦琅的肩上,说道:“秦琅,这次改革真的好难,不知道我们能不能成功。”秦琅轻轻握住她的手,坚定地说道:“一定能的。我们已经走了这么远,不能放弃。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化解这些困难。”沈若锦抬起头,看着秦琅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保守势力在看到谣言的效果后,又策划了一个更加阴险的阴谋。这个阴谋如同一张大网,正慢慢向沈若锦和秦琅笼罩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