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沸腾海渊后,小船在相对平静的海域航行了数日。天空呈现出一种风雨欲来的铅灰色,海风也变得潮湿而沉重,带着咸腥的气息。远处的天际线上,隐约可见一道连接海天的、缓慢旋转的灰黑色云墙,仿佛世界的尽头。
“那就是‘风暴峡湾’的外围屏障,”阿拉米尔指着那道巨大的云墙,面色凝重,“据说峡湾内部的风暴是永恒存在的,由混乱的能量和自然伟力共同塑造,足以撕裂最坚固的船只。而‘回音群岛’则隐藏在风暴深处,其扭曲的磁场能让最老练的导航员迷失方向。”
格里姆斯通检查着船体的每一处加固点,尤其是那面在龙岛之后用剩余材料加强过的主帆。“这船够结实,但能不能扛住那种风暴,得看运气和手艺!”他拍了拍船舷,像是在给一位老伙计鼓劲。
巴顿则反复擦拭着他的剑与盾,圣光在器皿表面流淌,进行着战前的最后蕴养。“风暴本身或许还能凭借技巧和力量应对,但‘苍白盛宴’必然在峡湾内有所布置,我们面临的将是天灾与人祸的双重考验。”
艾莉娅闭目感受着风中的信息,眉头微蹙:“风变得很‘脏’,充满了混乱的静电和……一种冰冷的意志。这不完全是自然形成的风暴,有外力在影响它,可能是为了阻止任何人靠近。”
菲尼克斯站在船头,共鸣罗盘在他手中发出持续不断的、带着警示意味的嗡鸣。指针不再稳定指向东南,而是剧烈地左右摆动,仿佛被前方强大的混乱能量场所干扰。他胸前的潮汐信标也微微震动,传递着不安的韵律。
他尝试运用解析能力去感知远方的风暴,但反馈回来的只有一片狂暴的、撕碎一切感知的能量乱流。然而,在这片混沌之中,他隐约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却异常熟悉的冰冷与死寂——属于“苍白盛宴”的能量印记。他们果然在那里,并且似乎正在利用风暴作为天然的防护。
“风暴的能量场被人为放大了,”菲尼克斯得出结论,“他们在利用某种装置,或者仪式,加剧风暴的威力,阻止外人进入,同时也可能是在为那个‘永寂之刻’仪式积蓄能量。”
“我们能强行穿过去吗?”格里姆斯通问道。
“很难,”阿拉米尔摇头,“风暴的能量层级太高,硬闯的风险极大。而且,在那种环境下,我们很容易迷失方向,甚至可能被风暴直接抛入空间裂隙。”
“或许……我们不需要完全对抗风暴。”菲尼克斯沉思片刻,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还记得茶翁的赠言吗?‘真正的味道,有时隐藏在最平凡的波涛之下。’还有潮汐女王提到的,‘潮汐信标’能引导我们穿越迷雾。这风暴,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极致的‘波涛’。”
他举起潮汐信标,将其贴近共鸣罗盘。“信标蕴含平衡双月之力,罗盘能感应能量节点与异常。如果我们不把风暴视为纯粹的障碍,而是将其看作一个巨大的、流动的能量环境……或许,信标和罗盘能帮助我们找到一条相对安全的‘路径’,一条能量流动相对平缓的‘缝隙’。”
这个想法让众人眼前一亮。对抗自然伟力是愚蠢的,但利用对能量的理解去寻找其规律,则符合“解析者”的道路。
阿拉米尔首先表示赞同:“很有见地。风暴并非均匀一体,其内部必然存在能量相对薄弱的通道或短暂的‘风眼’区域。我们可以尝试寻找并利用这些。”
接下来的时间,团队开始为穿越风暴做最后的准备。格里姆斯通再次检查并加固了船体所有关键连接处,用他能找到的最好材料进行了补强。巴顿和艾莉娅清点并妥善安置所有物资,确保在剧烈颠簸中不会丢失或损坏。阿拉米尔则调试着他的古琴,准备用音律在风暴中稳定船身、引导方向。
菲尼克斯则全身心投入到对潮汐信标和共鸣罗盘的“解析”与“调和”中。他尝试将自己的意志与两件物品连接,引导信标的平衡之力去“安抚”罗盘指针的狂躁,让它们协同工作,共同感知前方那片狂暴能量之海中的细微差异。
这是一个极其耗费心力的过程。他需要在一片混沌中,分辨出那些代表着相对安全的、能量流较为平顺的“脉络”。汗水浸湿了他的额发,精神力的快速消耗让他脸色有些发白,但他没有放弃。
终于,在经历了无数次尝试后,共鸣罗盘的指针虽然依旧在摆动,但其摆动的幅度和频率开始呈现出某种隐约的规律。而潮汐信标散发出的光晕,也开始与罗盘指针的某种特定摆动模式产生同步的闪烁。
“我……找到方法了!”菲尼克斯睁开眼睛,声音带着疲惫,却充满兴奋,“信标和罗盘可以协同指引!它们能帮助我们识别风暴中的能量‘路径’!虽然无法完全避开危险,但至少能大大提高我们生存和保持正确方向的几率!”
这个消息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小船义无反顾地驶向了那道吞噬天地的风暴之墙。随着距离的拉近,震耳欲聋的雷鸣、如同巨兽咆哮的风声、以及海浪拍击形成的巨大水墙,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迫感。
当船头最终触及那翻腾的云墙时,仿佛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充满力量的墙壁。船身剧烈一震,随即被无可抗拒的力量拉扯着,彻底吞没进了无尽的狂风、暴雨与骇浪之中。
视野瞬间被剥夺,耳边只剩下毁灭的轰鸣。小船如同暴风中的一片落叶,被抛上浪尖,又砸向波谷。
“抓紧!跟着我的指引!”菲尼克斯的声音在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