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夫……”
他垂着眉头,囧着一张脸,脚不离地地蹭了过来,嗲着嗓子哼唧。
“姐夫,我不是故意滋事的,实在是……”
“你叫我什么?”
谢凉沉着声音,抬眉质问。
夏夜急忙改口,快被严厉的谢凉吓哭了。
“将军……”
“嗯,过来。”
夏夜挑起眼皮,偷看了眼谢凉的脸色。
见他眉目冷峻,还以为谢凉要亲自动手罚他了,怯怯地挪了一个脚尖。
乖觉的样子,让谢凉有些哭笑不得。
“到我跟前来!”
他厉声吩咐。
夏夜不敢再磨蹭,大步走到他身前,自觉地跪了下来。
苦瓜似的一张脸,似乎已经做好了受罚的准备……
却不想,忽地听到谢凉低笑一声。
他狐疑抬眸,这才看见谢凉眼底并无怒意。
他悄然松了一口气,正要起身,却被谢凉按住了肩膀,俯首耳语。
“交给你一个秘密任务,去……”
“释放晋国俘虏?”
夏夜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诧异询问。
谢凉却笃定地点了点头,语气中略带笑意。
“嗯,做好这个差事,让你做雷火营的教习。”
“真的?”
夏夜一喜,也不再纠结任务的可行性了,欢快地应了下来。
“将军放心,属下一定不辱使命!”
“去吧。”
“是!”
夏夜抬眸看了夏浅一眼,见她颔首,这才起身离去。
待他的身影消失在夜幕中,谢凉转过头向夏浅解释。
“方才收到梁伯川密报,他说被关押在南阳地牢的俘虏,突然集体暴动了。
就像中邪了一样,都在敲着牢门,嘴里念叨着什么……
‘将军来救我们了’,‘战争胜利了,我终于能回家了’之类的话。
想来,是想用这种方式造成我军的恐慌,从而引发营啸。”
夏浅歪首思忖片刻,觉得有些困惑。
“他们是装的吗?”
“不像,据梁伯川说……
那些俘虏有的目光呆滞,行动迟缓;
有的情绪激动,声音高昂,看上去像发了癔症一般。”
“集体发癔症?不会吧,有没有可能是中了什么毒?”
谢凉闻言抿了抿唇,夹起夏浅吃剩的馕包羊肉,放到火上炙烤。
“不太清楚,不过……到底怎么样都无所谓了,我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他回首看向夏浅,神秘兮兮地挑了挑眉。
夏浅思索片刻,试探询问。
“你是说……让小夜放他们回营?”
“是。”
“可是,如果他们集体发癔症是晋军的手段,放他们回去也没什么用吧?”
谢凉胸有成竹地勾唇一笑,将热过的馕饼拿回来,咬了一口。
刚想和夏浅说他的计划,便被馕包羊肉的口感惊艳了。
“这馕……味道不错,浅浅尝尝?”
他喂给夏浅,夏浅吃了一小口,骄傲地浅笑告知。
“是小夜琢磨出来的新吃法。”
“夏夜确实会吃。”
谢凉赞叹了一句,接着刚才的话题说了下去。
“我放他们回去,并非为了引发营啸,而是打算击溃晋军的军心!”
“击溃军心?”
“正是!”
谢凉肯定地应下,夏浅正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他却忽地长臂一身,将夏浅揽进怀里,探首亲了过来,引得夏浅狐疑闪躲。
“干嘛,谢凉?这么多人呢……”
“别动,浅浅。”
他单手扣着夏浅的腰肢,脑袋越凑越近。
夏浅避无可避,羞涩地闭上了眼睛。
却感受到唇边清浅一吻,半点温湿,一触即离。
她疑惑地睁开眼睛,看到……
谢凉正好整以暇地看着她,嘴角轻动,似是咀嚼。
见她困惑不已,谢凉宠溺一笑,轻轻歪了歪脑袋。
“甜的……”
“什么?”
谢凉晃了晃手里的烤馕,如实相告。
“浅浅唇边沾的饼渣,是甜的。”
夏浅抬手抚摸那抹温湿,这才明白过来……
她羞臊地推开他,红着脸颊后退着嗔恼。
“你真是……越发没正形了!”
谢凉不以为然地笑笑,轻声反驳。
“我与夫人谈论克敌之法,怎么会是没正形?”
夏浅羞恼地转过身去,作势要走。
“你还要不要说?不说我走了!”
“说,浅浅想听,为夫自然要说。”
他将夏浅拉回身边,循循善诱地询问。
“且问浅浅,倘若你是一军将领……
被俘的数百名将士忽然被敌军放回,且恍恍惚惚,精神不济,你当如何?”
“我……我会为他们找军医看诊。”
“如若自己军中已有数千名伤员等待医治呢?”
“那……”
夏浅抬眸看他,有些说不上来了。
谢凉又提示道。
“而且,浅浅就不怀疑……
他们突然自行归来,此事会不会有诈吗?
浅浅方才也在猜测,他们突发癔症,或是中毒所致!”
“你在那些人身上下毒了?”
谢凉称意笑笑,摇首否认。
“君子之权谋正,小人之权谋邪,我不屑用毒。”
“所以,你还是利用晋军将领生性多疑的特点……”
“浅浅真是聪慧。
秦柔多疑,且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定会怀疑我在那些俘虏身上做了手脚。
浅浅再猜,他会怎么处置那些俘虏?”
夏浅犹豫片刻,迟疑询问。
“会……把他们关起来?”
“恐怕不仅如此,以我对秦柔的了解,他定会将这七百二十八名俘虏……尽数斩杀!”
“什么?全杀了?”
夏浅震惊不已,觉得难以置信。
“那些人可都是他的手下,是与他同吃同住的弟兄!”
“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秦柔一向如此。
此前战事,他攻占敌郡后侵辱人妻,一女子宁死不从,咬破其下肢后趁乱逃窜。
为了抓到这个女人,他不惜下令屠尽城邦妇孺,就连三岁幼女都不放过……”
“真是残忍。”
谢凉认可地点了点头,轻笑讥讽。
“他对异己一向残虐。
是故,我将染病的俘虏放回,他定会将其尽数斩杀。
届时,亲眼目睹同袍死于自家将军之手的晋国兵将,势必对其心生芥蒂,一怒之下,反了他也未可知。
然,晋军大乱之时,便是我攻下玉山之日!
得胜回朝,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