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上官玥并没有特别的情感,那些关于他们之间的流言蜚语都是其他人的想象。
胡校尉点了几个司法系统中不太受欢迎、外貌也不出众的人,还有一些狱卒,一行人前往刑房。
上官玥已经坐在审讯桌前,她面容冷峻,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
犯人们被押到堂中,诚惶诚恐地跪下。
上官玥扫视了一圈陪审的吏卒,目光在苏狱行身上稍微停留,然后转向犯人。
后面的进展正如苏狱行预料的那样。
那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突然入狱的大人们骨头酥脆,只需要使用少部分刑法和刑具,他们就会如实招供。
他们表现得极其凄惨,呼号不已。
但上官玥似乎并未打算轻易放过他们,她坚持要继续施加刑罚,毫不留情。
执行吏役的人员对待污吏们的审讯行动显得有些不耐烦。
一开始他们还遵循常规方式审理案件,但后面由于某些特定的指示和压力,一些他们被特别嘱咐不能使用的刑罚手段也被用上了。
结果导致几名犯人遭受折磨,其中两人痉挛发作,另两人因无法忍受痛苦而 ** 。
这样的场景实在难以直视,此次审讯也因此告一段落。
苏狱行观察到上官玥虽然脸色冷漠,但神情尚算稳定。
当犯人被带走,清理现场后,他们准备离开。
这时,上官玥却叫住了苏狱行。
她询问镇狱司的审讯方式是否总是如此严厉。
苏狱行表示并非如此,今天的情况比较特殊。
他还提到,这些犯人都是普通人,经受不住高强度的刑罚,而对于武道修炼的人,所用的手段会更残忍十倍。
上官玥对此感到震惊,她表示如果有机会,她希望看到镇狱司如何对待实力强大的魔头和妖人。
苏狱行明白,上官玥明白审讯的必要性,但他强调,面对极度凶残的犯人,他们的手段必须更加严厉才能维持秩序。
他甚至有些期待因此获得额外的奖赏。
上官玥对苏狱行的看法不以为然。
她认为她的观点无需质疑。
她警告苏狱行,她并非在开玩笑或赌气。
她指出镇狱司的职责重要且必要,但某些审讯手段过于残酷,即使是她也感到难以接受。
她认为即使出身优越的人也有责任参与并处理这些事件,但出于道德和尊严的考虑,某些人应当尽量避免过度参与这类事件所带来的心理伤害和压力。
对于她来说,更希望通过改善制度和方法来解决问题,而非仅仅依赖暴力手段来维持秩序。
苏狱行真心实意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他真心认为上官玥身为镇国公千金,荣华富贵不去享受,却自愿在这污浊的天牢中受苦,主动接受精神的折磨,实在令人费解。
他疑惑,为何上官玥不愿像世人所期望的那样成为一个只被供人欣赏的花瓶,而是执着于武道。
他的真心话似乎对上官玥产生了一些影响。
上官玥沉默良久,最后轻声回应,她进入镇狱司有自身的想法和考量,不需要苏狱行提出建议。
苏狱行立刻低头表示不敢多言。
但上官玥的话并非全无道理,她开始重新审视苏狱行的看法。
她之前以为他只是徒有其表,但现在却有了新的看法。
她意识到命运并非完全注定,只要努力修行,未来就有可能脱离当前的困境。
这番话让苏狱行震惊并感到莫名的暗示与承诺。
当他走出刑房时,内心充满了困惑和猜想。
他不想被误解为因命运不公而抱怨,从而引发上官玥的同情心,试图调离他出镇狱司。
苏狱行以为上官玥可能是在利用他的同情,但他并未意识到上官玥真正的意图。
此时的上官玥在刑房内却听到了自己的心声,但她并未向苏狱行展示真实的自己。
在外人看来坚强的上官玥并非无所畏惧,只是在尽力保持镇定而已。
当苏狱行回到休息区时,他被迫向同事们讲述今日的审讯经历。
随后他开始回忆过去遇到的一些犯人,尤其是曾经在天牢工作的赵世林赵大人。
他想知道赵大人现在的生活如何,是否因曾经的事情有所改变。
苏狱行尝试使用他的特殊能力寻找赵大人的踪迹。
在他的脑海中逐渐浮现出一个画面:一个山羊胡子的小老头穿着八品员外郎的官服坐在书桌前吃喝办公的场景。
小老头每提笔创作,都会适时停笔,享受一番美酒佳肴的惬意。
他那如老橘皮般的脸庞,洋溢着满足和愉悦的神色。
苏狱行静静观察了一会儿,脸上露出微笑,随后收起了神通。
他不禁想起赵大人是否还记得那个在天牢里给他送棉被、半夜陪他喝酒的小狱卒。
他的思绪飘到了一个夜晚,在上元佳节的大街上,他被一个羞涩的女孩悄悄塞了情诗,邀请他共游游兰湖。
虽然当时因事未能赴约,但苏狱行一直耿耿于怀。
如今,他产生了寻找那个女孩的念头。
虽然距离遥远,但他想尝试寻找,如果能找到对方且对方还记得他,他想当面道歉并弥补心中的缺憾。
当天夜里,苏狱行决定休息,不再更新。
这两天他太累了,需要调整状态。
研心在约定的日子没有等到谢公子来接她,而是被邀请去集卉园与一些朋友喝酒赏花。
尽管朋友们才貌双全,热情邀请她一同游玩,但研心还是选择留在游兰湖,独自面对湖面落雨。
她笑嘻嘻地打发走女伴和书生后,脸上的笑意消失,开始嘀咕他们之间的关系进展太快,担心被人骗。
她决定在湖边找个凉亭坐下,拿出从府上带来的蜜饯来享受一下这雨中的宁静。
今日,冯研心以双螺发式,身着嫩绿的琉璃百迭裙,婀娜多姿。
她的肌肤白里透粉,散发出迷人的光彩,令人眼前一亮。
尽管雨日游湖的人稀少,但冯研心在亭中 ** 不久,便有两个书生向她搭讪。
她心情愉快,戏谑了两人一番。
那两位书生故作风雅,试图与她对诗,但很快就败下阵来,尴尬地离去。
冯研心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笑得像胜战的将军。
她喃喃自语,显得有些落寞,“最后一次了吧...再等不到,便也就算了。”
她的美丽与忧愁,使得游兰湖畔的她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当她的眉眼被雾气笼罩,更是引人注目,引来了许多想要安慰她的才子的目光。
然而,冯研心的脾气日渐不好,她用冷漠或尖锐的话语将追求者刺走。
她坚定地表示,“等人!本姑娘在等人!本姑娘等的那人,一根脚趾头你们都比不上!”
雨突然停了,湖面水波微漾。
冯研心的坚持似乎也随之放下,心情变得欢快。
她试图再次寻找之前的忧愁,却已无法复现。
她在心里问自己,“这算是和初恋的告别仪式吗?”
然后她决定放下,“既然你都让我算了,那就真算了吧。”
她站在凉亭上,大声宣告:“本姑娘往后再也不来了!”
声音吸引了湖畔的目光。
正当她准备离开时,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从她身旁响起。
姑娘,你在等的人,还没有出现吗?
你们这些问的人,真是烦人!
冯研心听到那千篇一律的搭讪,心中涌起一股烦躁。
我有没有等到,与你们何干?呃...
冯研心正要出言逐客,但一抬头,顿时愣住了。
面前站着一个蓝衣束发的少年,他如漆般的黑发,如画般的眉目,阳光洒在他身上,脸上,眼里,犹如雨后清新的游兰湖。
两人对视,周围的一切都仿佛消失了,时间也静止了。
过了许久,冯研心突然惊呼一声,然后捂住自己的嘴巴。
她想说话,想从座位上跳起,却手忙脚乱,踩到了裙摆,身体失去平衡,向后仰去,朝着湖面倒去。
看着少年的脸庞在眼前迅速消失,接着是凉亭的顶,最后是天空...
冯研心四肢乱舞,心中带着哭腔大喊。
这不是...我期望的相遇方式啊!
但冯研心并未掉进湖里。
少年及时拉住了她。
即使没有被拉住,由于亭子和湖之间有一段距离,她可能只是会摔个包,痛几天,不会变成落汤仙女。
然而这样的场景还是让人十分尴尬!
冯研心的脸红得就像天边的火烧云,双手捂脸,快到家门口了仍然不肯放下。
那如烟花般灿烂,又如雨后游兰湖般清澈的少年,此刻就陪在她身边。
冯研心心中像是有一群小鹿在乱撞。
这一切都像是在梦里一样!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真的找回了那晚失去的人。
原来,即使只有一线希望,也有实现的可能!
此刻的冯研心仿佛走在云端,周围都是甜蜜的,让她有些晕乎乎。
少年的一句,将她从梦境拉回现实。
呃,啊!真的到了...冯研心回过神,看着相国府的大门,心中涌起一种失落的感觉。
这段文字路何以不能再绵延一些呢?少年转身过来,冯研心目光坚定地迎了上去。
一声轻唤,冯研心说:“苏狱行?”
少年应声,笑着点头。
“我送你至此,便结束了么?”
苏狱行问道。
冯研心回应:“是的。”
少年继续道:“下次何时再会?”
冯研心回应:“不确定,但我若出来,必定立刻来寻你。”
苏狱行问:“你住哪里?”
冯研心认真记下少年报出的地名。
苏狱行道:“日后若出,先去游兰湖寻你,若不得见,再去府上寻你。”
说罢,两人默然对视,会心一笑,皆有莫名的欢喜涌动心头。
马车行至街头停下,一男一女走下车来。
冯研心瞧见了这一幕,急忙回府。
她挥手告别,“再见!”
苏狱行亦挥手道别。
朱门重重关闭,冯研心驻足凝望。
她的声音回荡:“苏狱行。”
冯研心轻声呢喃:“这名字真带劲,与我所想的截然不同。”
嘴角露出笑意后她喃喃自语道:“原来是个狱卒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