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百圣楼的诸位大圣一向独来独往,但苏狱行内心依然对其产生了兴趣,希望有机会能够借用他的神通。
每当他回想起与蜃的相遇,都会自言自语地说:“如果能再次遇到他,我一定要看看能否借用他的神通。”
沉浸在思绪中的苏狱行,目光再次转向自己的神栏。
此时神栏上新增了一个神通——控土。
这是一品神通,效果非凡,能够化岩为海,凝石为笼,点玉为兵等。
这是他迄今为止抽到的最高品阶的神通。
虽然名字普通,但实际效果惊人。
在狰兽身上见识过此神通的威力后,苏狱行对它极为满意。
他尝试着施展这个神通,心念一转,身下的地面就像水面一样泛起涟漪,扩散开来。
土浪岩波中,许多坟头土包坍塌,露出森森白骨。
失去住所的游魂野怪从地下冒出,发出悲哭哀嚎。
潜藏的鬼气如同喷泉般涌出。
苏狱行掌握了这个范围内的岩土,心念再转,地面又冒出了新的坟包,将之前的尸骨残骸重新归纳进去。
这让大量游魂野鬼有了新的家园,他开始收获大量的功德。
他心中暗自欣喜:“这两百里范围内,凡是在土里生长、藏在土里的,对我来说都如同手到擒来。”
苏狱行目睹眼前的泥地如同沸水般翻腾。
随后,地面涌现出黄金、白银、美玉以及鬼宝,如同喷泉般源源不断。
如此景象,若被人看见,定会惊呼神仙法术,祈求传授种出财宝的神技。
除此之外,苏狱行还获得了类似土遁的神奇能力。
他的身躯沉入土中,行动自如,速度甚至超越了飞遁。
苏狱行心中暗喜,将此神通暂放一旁。
他深知一品的神通绝非短时间内能够完全掌握。
他回想起狰兽留下的传承记忆,这神通还能以土塑人、化泥为玉、催草成药等。
不过,在山上使用此神通效果会大大削弱,还有许多细节需要探索。
苏狱行继续探索,第二次抽中的是辅助神通——二品【地听】。
与灵耳神通有所重叠但方向略有不同,灵耳主要聆听生灵之声,而地听则专注于地灵之音。
土有土灵,石有石灵,山有山灵。
地听神通便是聆听这些地灵的声音。
苏狱行初次尝试地听神通,仿佛听到大地深处无数嘈杂的声音。
那是虫蚁蚓蜈蛇等生物以及土石精灵的细语,还有暗流涌动、地势变迁的声音。
甚至还能听到远处某座山的山灵沉稳的心跳声。
这些地灵或许就是传说中的土地公、土地婆、山神的真实存在。
地听神通与控土神通相辅相成。
控土神通能控制弱小的地脉,但对于强大的地脉和山灵则无能为力。
苏狱行已经尝试过这一点。
苏狱行原本仅掌握一品控土神通,在灵感闪现之际,决定尝试将其提升至地煞法层次。
在消耗一千万经验值后,他脑海中涌入无数玄通妙法,世界在他眼前焕然一新。
炽热的天空中悬挂着十日,广袤的大地上江河湖泊纵横交错,无数高山巨峰林立,一根通天巨柱连接天地。
在某种声音的引导下,苏狱行向着天柱的方向前进。
他步伐矫健,一步便能跨越数座大山与江河。
尽管速度飞快,但前方的山川似乎更多,使他不得不持续翻山越岭,渡江涉河。
口渴难耐时,他会痛快地饮尽眼前的江水。
在持续赶路的疲惫中,耳边不断响起催促的声音。
正当他感到厌倦时,手 ** 现了一根金光灿灿的鞭子。
挥舞一鞭,眼前的重重山脉便如受驱的牛羊般纷纷避让。
泰和山巍然矗立,其高耸入云,连绵百里。
苏狱行立于半空之中,目光凝重地注视着这座巨山。
身为修行者,他知晓世间万物皆有灵性,遂决定探寻泰和山的山灵之语。
施展地听神通后,泰和山的土石外衣逐渐褪去,露出其厚重的内在。
苏狱行眼前呈现出一个磅礴、伟岸的山灵。
那是无数岁月的积淀,无数生灵的生死交织出的真实存在。
在这伟大的山灵前,苏狱行深感自身之渺小。
此时,苏狱行手中突然涌现出一股炽热的力量,那是他新掌握的神通——赶山。
这是他第二门地煞级神通法,经验值尚为零。
他心中不禁泛起疑惑,这零经验值的赶山神通,能否撼动眼前的泰和山分毫?
思索间,苏狱行心意一动,十一具妖尸被泥土掩盖,消失不见。
他留下鬼龙看守,自己则运用赶山神通,朝着泰和山飞去。
神通之下,他仿佛握有一根巨大的神鞭,每一次挥动都带有强烈的冲击力。
然而,无论他如何用力,泰和山都 ** 。
苏狱行并未气馁,他知道这只是开始,随着经验的累积,神通的威力将会越来越强大。
他开始在这片区域寻找挑战,希望以此增加神通的经验值。
他知道,只有不断地挑战和战斗,他的赶山神通才能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威力。
面对强大的对手和未知的挑战,苏狱行并未退缩,反而更加坚定地走上了修行之路。
苏狱行施展控土神通,试图调动泰和山的一丝力量,然而这仅仅只能撼动其皮毛,无法动摇其根本。
他心中默念,决定尝试全力施展【赶山】神通。
随着真元疯狂涌入他的右手,苏狱行感受到如同梦中一般的灼痛。
他的手 ** 现了一柄虚幻的金光铁鞭。
没有多余的思考,苏狱行挥鞭向泰和山猛烈攻击。
瞬间,大 ** 动,山石崩塌。
数个呼吸之间,庞大的泰和山竟然在他的眼前开始移动。
此时,丛林之中,一只麋鹿从树林中窜出,朝着前方的小溪狂奔。
紧随其后的是一对猎户父子。
大猎户瞄准麋鹿,却迟迟未射出箭矢。
“爹,为何不放箭射它?”
少年猎户焦急地问道。
大猎户摇摇头,“这一箭无法射死它,过了小溪它就逃走了。
我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追。”
正当两人凝视麋鹿跃过溪水之时,忽然大地剧烈晃动,猎户父子被震倒在地。
紧接着,他们目睹了惊人的一幕——一道巨大的沟壑从溪水处裂开,不断扩展开来。
大虞皇宫内,泰和山的剧烈晃动震撼了所有人。
猎户父子原本坐在溪边,却感觉脚下的地面在剧烈移动,他们呆愣在原地,距离溪水越来越远。
原来静谧的溪水被拓宽了十丈,原本的小溪如今已经变成了河。
一只想要跃溪而过的麋鹿一头栽进了水中消失无踪。
这一切宛如梦幻,让猎户父子如梦初醒。
少年猎户率先回过神,惊愕地对中年猎户道:“父亲,这泰和山是不是站立起来行走了?”
这样的问题无法用言语来解答,因为这一切似乎超出了常理的范畴。
此时大虞皇宫内的御书房内,虞帝正在紧张地商讨大事。
原来在大虞国的境内出现了一位未知的强者,可能是法相境的大尊。
黑衣人曾经说到这个强者的修为难以被探知,但他的确曾以极高的威力斩杀了玄丹九重的狰妖。
这对于数百年未出过法相境的大虞国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震动。
虞帝感到震惊之余,也开始担忧这位强者的到来对大虞国是好是坏。
于是他决定请来国师宇文清素进行卜算。
然而,就在此时,御书房内突然出现了一位神秘的白纱遮面女子,正是宇文国师。
她的到来让虞帝大喜过望,随即开始向国师诉说他们的疑虑与困扰。
虞帝询问国师宇文清素关于某些事情的结果,国师表示天机未卜。
宇文清素随后提到除了这件事外,还有两件事要向虞帝禀告。
第一件是泰和山突然向东横移十丈。
虞帝和其他在场的人都感到难以置信,因为这个事情前所未闻,竟然有人的力量能动摇山川地貌的改变。
国师回答这件事的根源是人为所为,并且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秘密和不可知的变数。
然而对于是何人所为并不清楚。
宇文清素传达了卦象的指示,据观星盘推测,泰和山出现异常移动,被人以特殊手段驱使主动向东走了十丈。
这一消息令虞帝和裴姓老者感到震惊和困惑。
尽管裴姓老者对武道法相境能否做到这种程度表示怀疑,但他们都清楚这不是寻常现象。
虞帝对此感到不安,询问裴老是否有可能是上古大神通者所为。
宇文清素随后提出了他的第二个请求,他希望进入养龙池以解决他在观测上遇到的困惑。
虞帝考虑后答应了他的请求。
在离开御书房后,虞帝仍沉浸在先前的对话中,他询问身边的内侍官关于鞭山自走的可能性。
内侍官虽然也觉得这件事非常离奇,但他相信宇文国师的说法,因此他认为这件事应该是真的。
虞帝望着窗外繁华的虞京城,不禁喃喃自语:“这大虞,真是越来越有看头了,不仅有法相境替半妖孽出头,还有上古大神通之士鞭山自走的现象。”
苏狱行步入西城门时,恰逢三司人马出城。
白虎主杀、驱邪的屠魔司,朱雀主镇妖的斩妖司,以及观星司的人,都穿着各自特有的官袍,行色匆匆,神情严肃。
百姓们都纷纷避让。
苏狱行混杂在人群中,看着这一幕,心里暗自猜想:“难道是因我而起?”
尽管他知道自己最近确实有些动静,比如让泰和山移动了十丈,但他觉得这不至于让三司如此大动干戈。
他回想起自己使用地煞法赶山神通的经历,那一鞭子下去,他的丹田灵海几乎被抽空。
尽管他一向以真元雄浑自豪,但在神通地煞法面前,真元的数量似乎并不够用。
“或许地煞法本就不是灵海境所能施展的神通。
我能掌握两门地煞法,已是侥幸。”
那次经历让苏狱行深有体会,他在赶完山后几乎耗尽真元,幸好及时使用聚灵神通回复了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