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打算一到河边就立即潜入水中,然而此刻他决定放开手脚,将满腔魔火毫无顾忌地释放出来,与身后的老和尚和小尼姑展开激战。
短短的时间内,清波河上空的夜空被一团团赤红的魔火覆盖,它们如同连天的火焰,将整个天空照得如同白昼。
在这炽热的火焰之中,一个身高十米以上的妖魔形象狰狞,正在与两位正道的高僧和神尼展开激战。
居住在清波河畔的百姓们纷纷出门查看,然而看到头顶这恐怖的正魔大战,他们纷纷吓得赶紧躲回家中,甚至有人担心受到波及,匆忙带着家人逃离。
苏狱行心中暗暗感叹,这老和尚和小尼姑的实力不容小觑,虽然他只有灵海八重和灵海九重的修为,却能够抵挡住他的攻击这么久。
他心中想道,归根结底还是《炽炎魔功》的威力不够强大,虽然对外敌具有 ** 力,但对自身的影响也很大。
他若使用人屠刀,恐怕早已将两人斩杀了。
然而他的主要目的只是发泄怒火,并没有真正想要伤害他们。
因此,这两人坚持的时间越长,他反而越开心。
他甚至在出招时故意放水,以免两人支撑不住。
然而心经和静尘两人此时却内心叫苦。
面对《炽炎魔功》修出的歹毒魔火,只要稍微接触就可能引发心中魔念,引火烧身。
好在苏狱行出手毫无章法,也没有故意去烧底下的百姓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才让他们能够苦苦支撑到现在。
此时心经忍不住向静尘提议:“此魔魔焰滔天,恐怕我两人难以收服,或许需要寻找其他同道来相助。”
静尘深知自己的剑光一直无法触碰到对方本体,心中早有找人帮忙的想法,因此同意心经的提议。
她询问:“大师觉得该找谁来助力?”
心经和静尘庵主感受到这股气息,感到疑惑并仔细感应。
苏狱行此时已现出原形,被刀伤和火焰烧伤,但他及时以炎魔真火抵挡,才避免更严重的伤害。
他现在的形象是标准的妖魔——颅顶生角,青面獠牙,皮肤有炎纹,身高三丈。
这段描述主要关于苏狱行与魔火的对抗,以及新出现的两道力量的介入。
在面对这种威胁时,苏狱行的反应和他现在的妖魔形象也被详细描述。
苏狱行紧咬牙关,内心的震撼无以言表。
面对眼前的两位高手,陶怀与萧怀瑾,以及那位令人费解的心经大师和静尘水月庵主,他不得不认真应对。
他们显然都被他所展现出的力量所震撼。
尤其是陶怀与萧怀瑾,他们看出苏狱行的非同寻常,并准备采取进一步行动。
这时,心经的声音却意外地打断了他们的对话。
他注意到苏狱行的体内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火焰——炎魔真火与魔念之火。
他震惊地发现这两种火焰竟然和谐共存,互相促进,似乎有融合的迹象。
面对心经的疑惑和震惊,苏狱行内心的震撼更甚。
他开始思考,开始领悟。
阳极生阴,阴极生阳。
火焰的转化与融合原来是可能的。
他的内心充满了喜悦和领悟,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经过全新的改写,苏狱行终于渡过了艰苦的试炼,体内的两种火焰也开始融为一体。
《罪狱经》上的文字随之消失,一个新的、融合后的火焰技能悄然出现。
这一夜漫长且曲折,历经生死轮回,痛苦、迷茫和绝望交替上演,但最后却意外获得重生。
胸中满溢着狂暴气息的苏狱行终于忍不住咆哮一声,随后猛烈地挥动手掌向陶怀和萧怀瑾两人攻击。
两人瞬间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震撼和恐惧,因为他们看到苏狱行释放的并非他们所熟悉的火焰,而是一种全新出现的、庄严且大气磅礴的金色火焰。
它如同火中的君主一般尊贵华丽,威力惊人到瞬间烧穿虚空、击溃一切阻碍。
面对这前所未有的攻击,萧怀瑾和陶怀被迫急速后退数百里。
发泄完心中闷气的苏狱行正要离去,却看到了心经和静尘两人惊恐的表情。
他回想起老和尚的话语,放声大笑,留下震撼人心的话语:“心经大师,你着相了啊!”
随后全身燃起金色火焰的苏狱行转身跳入清波河。
河水瞬间蒸发,百里清波河一夜干涸。
七日后大雨倾盆而至,恢复了河水的生机。
天气转晴后,苏狱行站在自家门前出神地望着天空。
邻居王婶经过看到此景有些惊讶地向其询问。
苏狱行才惊觉她谈及曾前往佛光寺的事未果而返。
当得知佛光寺闭寺时,苏狱行脸上露出疑惑和惊讶的表情向王婶询问详情,但王婶也不得其解。
王婶匆匆离去,在离去前特意嘱咐苏狱行。
据说清波河边最近出现了妖魔,整条大河的水都已经干涸,大雨连下六天都没有停歇的迹象,情况十分诡异。
她还特别提到,希望苏狱行不要再把自家的房子给点着,因为这是他的父亲仅留给他的遗产。
苏狱行面对王婶的担忧和眼神,感到有些尴尬,只能频频点头答应。
六天前,他因为走火入魔,魔念之火失控,不慎将房子点燃。
幸运的是,隔壁的王叔及时发现,叫来邻居们帮忙灭火,才保住了院子。
对此,苏狱行深感惭愧,对邻居们的帮助心怀感激。
他走进屋里,对着父亲的灵位轻声感叹:“爹,你生前说的,远亲不如近邻,孩儿这下算是真明白了。”
灵位是新的,因为原来的灵位在火灾中被毁,苏狱行用梨木芯重新做了一个。
上香后,苏狱行开始回顾自己的经历。
六天前,他在机缘巧合下顿悟,成功将魔念之火和炎魔真火融合,得到一种全新的强大神火。
心情大好之下,他本想入河遁走,却不料神火入水,将清波河蒸干,引发大雨如瀑。
幸运的是,有四名灵海境修士及时救护,百姓未受伤害。
但连续六天的大雨还是冲毁了部分水田和房屋。
雨停之后,无数百姓或将流离失所,情势堪忧。
苏狱行对此深感愧疚。
尽管这六日内他日以继夜地救援受灾百姓,但心中的愧疚感依然难以平复。
他自语道:“虽善恶不可相抵,我已然犯错,或许只能日后多做善事,以弥补过失……”
虽然此事出于无心之失,但苏狱行清楚自己的错误,因此即便获得了巨大好处,他的心情也并未因此变得轻松。
《罪狱经》上关于苏狱行的信息有了些许变动。
新增了三行字:第一行为罪孽值,后面标注着两星;第二行为状态,显示“消业中”
;最后一行为收益。
苏狱行看着这些变化,不禁思绪万千。
六天前,他的罪孽值是三星,自我收益每个时辰两千多点。
如今罪孽值降低,收益也随之减少到每个时辰一千点。
他困惑地自问:“我是否过于愚蠢?主动作恶,提升罪孽值,不是更快提升实力吗?《罪狱经》是否在暗示我这样做?”
然而,他清楚自己的选择。
他无法成为那种大恶人,他的内心依然是那个躲在出租屋里打游戏、吃外卖的普通宅男。
他无法做到对一切无愧于心的事情视若无睹。
他继续浏览《罪狱经》的变化,《炽炎魔功》和《炎魔金身》的字样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门全新的 ** ——《祝融火徳身》(地煞),当前境界为第一层,数值后面跟着一串庞大的数字。
《祝融火躯传奇》
远古之神祝融,掌世间万火。
其在炎极天之内孕育的火徳之身被苏狱行所融合。
此神秘力量源自天地之间,可吸收火属灵气,逐渐改造苏狱行的身躯,使其成为后天火徳之身。
自此,他已不再是普通人类。
随着蜕变的开始,苏狱行的身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的指甲、发丝乃至最表层的皮膜都在发生着变化。
金色符文般的纹路不断生长、缠绕,构建出一副全新的躯壳。
天地火焰君主之躯初现端倪。
祝融火徳之身的强大,远超想象。
仅仅在第一层蜕变的阶段,就需要一千万点经验值才能提升。
随着经验的累积,蜕变过程将稍有加速。
此时的苏狱行已经体会到了无与伦比的巨大好处。
他的武躯强度比炼体破先天后还要强大十倍不止,甚至超越了《真圣魔功》的强化效果。
因为《祝融火徳身》改变的不仅仅是他的肉身,更是他的根基。
此外,苏狱行对天地火力的感应和掌控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只需心念一动,便能轻松召来源源不断的天地灵气,燃起祝融真火。
而这祝融真火的威力,只需看清波河便能感知一二。
此时的苏狱行所掌握的,已经是超越一品绝世的地煞级超级神通。
天罡三十六术与地煞七十二法,是上古天地间最为强大的神通。
而像《祝融火徳身》这样的神通,被归为地煞法之中。
由此可以想象,地煞之上还有更高的天罡境界。
而祝融火徳身虽强大,却也只是地煞法中的一种。
苏狱行对那天罡术的威力感到无比惊讶。
他心中琢磨着,在大虞国境内,无论是正道、魔道、妖道、鬼道还是邪道,是否有一门地煞法的传承存在。
在堂中沉思半晌后,苏狱行换上解豸袍准备出门,以家中失火为由向镇狱司请假几天。
今天他必须去当值。
路过隔壁王家时,苏狱行想起了王婶之前提到佛光寺关闭的事情,不确定是否与自己有关,但想来应该无关。
佛光寺的清心大殿内,灯火通明,一位身披袈裟的老僧坐在烛光中,周围散落着佛经。
周围环境寂静无声,只有油灯偶尔发出的脆响声。
一位相貌中正、宝相庄严的白袍僧人从殿外走进,走到老僧身后,诵念佛号后开口,汇报清波河两岸的难民救助工作已经完成,寺门也已按照方丈的指示关闭,香客被逐一劝返。
老僧询问两司是否找到了那日的妖魔,白袍僧人回答没有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