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进入和平发展期,苏云浅潜心研究“维度碎片”,推导出初步星舰理论;
理工学院天文台发现太阳系外异常引力波动,疑似非自然现象;
朝堂对是否投入巨资探索深空产生分歧,苏云浅力主“文明火种必须走出摇篮”。
---
帝国历三八二年,春。
龙吟核心的纯净能量如同奔涌的血液,注入了大夏帝国的四肢百骸。以钢铁轨道编织的交通网络覆盖南北,高效农业养活了前所未有的人口,新兴的工业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帝国的国力蒸蒸日上,进入了史无前例的“格物盛世”。四海承平,万邦来朝,似乎一切都在向着最美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在帝国科学院最深处,那座守卫森严的“维度研究所”内,气氛却与外面的繁华盛世截然不同。这里安静得只能听到精密仪器运行的微弱嗡鸣,以及炭笔在稿纸上划过的沙沙声。
苏云浅已经在这间布满复杂能量约束场和计算模型的研究所里,度过了不知多少个日夜。她的研究对象,正是那枚从曙光湾地心带回的“维度碎片”。碎片被悬浮在中央一个多层能量场交织的透明容器中,内部那些生灭不定的星璇,依旧散发着诱人而危险的气息。
经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借助碎片偶尔泄露出的、支离破碎的信息涟漪,以及理工学院全体精英的合力推演,苏云浅终于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理论成果。她面前的光屏上,正展示着一系列复杂到令人头晕目眩的数学模型和结构蓝图——
“曲率驱动理论框架(初步)”:描述了通过操控时空本身(而非在时空中移动)来实现超光速航行的可能性。这是摆脱化学燃料和聚变动力束缚,真正迈向深空的钥匙。
“简并态材料应力模型”:推演了足以承受曲率航行中巨大时空撕扯力的、超越现有物理极限的新型材料构成。
“生态循环系统终极方案”:设计了一个近乎完美闭环、可维持数百年乃至更长时间的生命维持系统。
这些理论,共同勾勒出了一艘真正意义上的恒星际宇宙飞船——被苏云浅暂命名为“星槎”计划的宏伟蓝图!它已不再是基于龙吟引擎的简单放大,而是一种维度层面上的技术跃迁!
“我们……真的能造出这样的东西吗?”一位参与项目的高级研究员,看着屏幕上那仿佛只应存在于神话中的飞船蓝图,声音带着震撼与颤抖。
“理论路径已经指明,”苏云浅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剩下的,只是时间和工程学的问题。”她的目光越过蓝图,仿佛已经看到了那艘巨舰撕裂虚空,驶向星海的壮丽景象。
就在“星槎”计划的理论基础日趋完善之时,另一则来自帝国理工学院天文台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引起了更大的波澜。
天文台主持,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学者,带着最新的观测数据,紧急求见苏云浅和风宸煜。
“王爷,王妃!”老学者脸上混杂着激动与不安,他展开一卷星图,指向太阳系外围柯伊伯带之外的某个区域,“我们……我们监测到了异常的引力波动!非常微弱,但持续存在,其波动模式……完全不符合任何已知的天体运行规律!它……它更像是某种……某种‘人造’结构运行时产生的涟漪!”
非自然引力波动!
这个消息的意义,不言而喻!它可能意味着,在太阳系之外,存在着其他掌握了高等科技的智慧文明!无论是善是恶,其存在本身,就对尚在摇篮中的地球文明,构成了潜在的、也可能是巨大的威胁或机遇!
消息被严格控制在最高层。风宸煜立刻召集了核心重臣进行商议。
朝堂之上,分歧巨大。
以户部、工部为首的部分官员,强烈反对投入巨资进行深空探索。
“陛下!‘星槎’计划所耗,将是龙吟计划的十倍、百倍!如今国泰民安,正当休养生息,将财力用于改善民生,巩固现有疆域,方是正道!为何要去追求那虚无缥缈的星空?那引力波动,或许是自然现象,即便是其他文明,距离我们如此遥远,又何必杞人忧天?”
“臣附议!格物之学,当脚踏实地!如此好高骛远,穷尽国力去搏一个未知,实非明君所为!”
保守的观念再次抬头,他们满足于帝国现有的强盛,不愿再去冒险。
然而,以军方和理工学院为首的新生代力量,则态度坚决。
“王爷!王妃!文明之争,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若那引力波动真是其他文明所为,其科技水平恐怕远超我等!若不尽快发展,他日兵临城下,我等岂非如同待宰羔羊?”
“星空并非虚无缥缈,而是关乎文明存续的未来!只有走出去,才能获得更多的资源,更广阔的空间,才能确保我华夏火种,永不绝灭!”
双方争论不休,目光都聚焦在了苏云浅和风宸煜身上。
风宸煜看向苏云浅,眼神询问。
苏云浅缓缓站起身,她走到大殿中央,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大臣,清越的声音回荡在寂静的金銮殿中:
“诸位可曾想过,我们脚下的土地,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赖以生存的太阳……并非永恒?”
她抬起手,指向殿外晴朗的天空,仿佛要指向那无尽的宇宙深空。
“天体有寿命,恒星会熄灭。灾难可能来自地底,也可能来自天外。那邪神残念,便是前车之鉴!它将一个辉煌文明的绝望与扭曲带到了我们面前!”
“固守摇篮,或许能得一时的安宁,但最终等待我们的,只能是随着摇篮一同腐朽、消亡!”
她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文明的征途,必须是星辰大海!‘星槎’计划,不是为了虚无的探索,而是为了播撒文明的种子,是为了在不可避免的灾难来临前,为我们的后人,寻找新的家园!是为了让我华夏智慧,在这浩瀚宇宙中,留下不屈的印记!”
“这,不是选择,而是……生存的必然!”
她的话,如同洪钟大吕,敲响在每个人的心头。就连最顽固的保守派,也陷入了沉思。生存,这是最原始,也最强大的动力。
风宸煜适时站起,声音沉稳而决断:“镇海王所言,亦是本王之意。文明火种,必须走出摇篮!‘星槎’计划,列为帝国最高优先级国策,举全国之力,务必实现!”
皇帝的旨意随即下达,为这场争论画上了句号。
帝国的巨轮,在经历了内部的革新与海洋的征服后,再次调整航向,将目光投向了那更加浩瀚、也更加危险的最终边疆——无垠的宇宙深空。
而苏云浅知道,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刚刚开始。他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技术和工程的极限,更是可能存在的、来自星海深处的未知目光。那遥远的引力涟漪,如同黑暗中传来的一声模糊低语,预示着前路的莫测与波澜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