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号”凭借“静默驱动”成功穿越“星尘之海”,未被察觉;
接近至“巡天者”百万公里时,撞上无形屏障,所有探测手段失效;
“巡天者”似乎察觉到窥探,向“精卫号”定向释放海量无法解析的混乱数据流。
---
帝国历三九二年,“精卫号”已在寂静的太空中航行了近一年。
舰内生活区模拟着地球的日夜节律,但舷窗外永恒的漆黑与远方的星点,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船员们身处何地。赵莽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舰桥,凝视着主屏幕上不断更新的星图和前方那片越来越近的、由无数“星尘”探测器构成的稀疏“云团”。
“即将进入‘星尘’主要分布区。”导航员报告,声音带着一丝紧张。
“保持静默驱动最大功率,所有非必要系统进入最低能耗模式。”赵莽下令,“规避所有探测器轨迹,不得接触。”
“精卫号”如同一个真正的幽灵,滑入了这片由异星科技构成的侦察网。近距离观察下,那些“星尘”探测器呈现出一种非几何的、不断细微变化的流体金属形态,表面流转着难以理解的能量纹路。它们对近在咫尺的“精卫号”毫无反应,依旧执着地执行着扫描任务,将数据包以超光速(疑似利用量子纠缠或空间折叠技术)传回遥远的“巡天者”。
“它们的技术……完全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范畴。”随舰的首席科学官看着探测器传回的有限数据,喃喃自语。
成功穿越“星尘之海”后,“精卫号”继续向着“巡天者”的本体前进。距离在不断缩短:一亿公里、五千万公里、一千万公里……
当距离缩短至约一百万公里时——对于星际尺度而言,这已是近乎贴面的距离——异变陡生!
“警报!前方空间结构异常!”
“探测波被完全阻隔!无法扫描!”
“舰体遭遇未知阻力!速度正在下降!”
主屏幕上,原本清晰的“巡天者”影像瞬间被一片雪花取代!所有的主动探测手段,无论是雷达、激光测距还是引力波探测,在接触到某个无形边界时,都如同泥牛入海,消失无踪!更令人心惊的是,“精卫号”本身也仿佛撞入了一片粘稠至极的透明胶体,静默驱动系统发出过载的警告,舰速不可抑制地急剧下降!
“停止前进!全舰一级警戒!”赵莽厉声喝道。
“精卫号”悬停在了这片虚无的太空之中。前方,肉眼望去依旧是一片漆黑,星光正常穿过,但所有的仪器都明确告知,那里存在着一道无法理解、无法探测的“无形之壁”!它完全屏蔽了内部的一切信息,将“巡天者”牢牢保护起来。
“尝试分析屏障性质!”赵莽盯着那片诡异的虚空。
技术人员调动了所有能用的被动探测手段,试图分析屏障的能量构成或空间效应。然而,反馈回来的数据混乱不堪,充满了矛盾。它似乎同时具备能量场、空间扭曲和信息屏蔽多种特性,其运作原理与人类已知的任何物理定律都相悖。
就在船员们全力分析这无形屏障时,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警告!检测到超高强度信息流冲击!”
“来源……正前方屏障内部!是定向传输!”
“数据量过大!系统缓冲区即将溢出!”
一股无法形容的、庞杂到极致的混乱数据洪流,如同宇宙初开时的信息奇点爆炸,从那无形屏障的内部猛地涌出,精准地笼罩了“精卫号”!这不是攻击性的能量束,而是纯粹的信息,但其总量之大、结构之怪异,远超“精卫号”主计算机的设计容量!
屏幕上瞬间被无数飞速滚动的、无法识别的符号、扭曲的几何图形、毫无规律的噪声和意义不明的能量频率图谱所淹没!计算机发出凄厉的过载警报,散热系统全力运转,依旧无法阻止核心温度飙升!
“是‘巡天者’!它发现我们了!”科学官脸色惨白,“它在用我们无法理解的方式……跟我们‘说话’!或者,是在用信息流摧毁我们的系统!”
“切断外部数据连接!启动备用系统!优先保障核心导航和动力!”赵莽临危不乱,一连串命令下达。
然而,那数据洪流仿佛具有某种穿透性,即使切断了主动接收天线,依旧有少量混乱信息通过空间本身渗透进舰内系统,导致部分非关键子系统出现短暂的紊乱和死机。
“静默驱动系统受到影响,效率下降百分之十五!”
“生态循环系统报告数据异常,正在校准!”
“精卫号”如同狂风暴雨中的一叶扁舟,被这无声的信息海啸冲击得摇摆不定。它没有被武器攻击,却面临着系统全面崩溃的风险。
“它在警告我们……或者说,它在测试我们。”赵莽看着屏幕上那些毫无意义的混乱数据,眉头紧锁,“测试我们有没有资格……接收它的信息。”
他们成功穿越了“星尘之海”,抵近了目标,却撞上了一堵技术和认知的绝对壁垒。“巡天者”甚至没有露面,仅仅是一次“回应”,就让他们狼狈不堪。
“记录所有数据!哪怕看起来毫无意义!”赵莽下令,“这是我们了解它的唯一途径!”
“精卫号”在无形屏障之外,承受着持续的数据风暴冲击,艰难地维持着稳定。这次孤勇的侦察,在尚未见到对手真容的情况下,就已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而远在数光年之外的地球,通过“精卫号”断断续续传回的、充满干扰的紧急信号,也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那来自深空的、令人绝望的技术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