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神兵坊”的防卫等级被提升至最高。风宸煜调来了麾下最精锐的“玄甲卫”,明哨暗卡,巡逻警戒,将整个山谷围得铁桶一般。工坊内部,苏云浅也重新规划了区域,核心的火药配制与武器组装区域,只有她和寥寥数名签署了生死契、家人被严密保护的核心工匠能够进入,并且实行严格的物料登记与流程监控。
与此同时,在风宸煜的授意与资源支持下,一个以商队、镖局、酒楼等为掩护,覆盖京城并逐渐向外辐射的情报网络开始加速构建。苏云浅凭借其超越时代的组织与管理理念,为这个初生的情报体系设计了清晰的架构、保密条例与信息传递流程,使其效率远超这个时代的普通谍报组织。
第一批经过筛选、可靠的情报人员,被悄然派往北境狄戎、西域诸国乃至南方沿海。他们的任务不仅是打探军情,更要关注各国的物产、技术、政局乃至风土人情,为苏云浅勾勒更完整的世界图景提供碎片。
就在这紧锣密鼓的布局中,苏云浅接到了颜如玉的传信——西域乌孙国的使团即将抵达京城,进行例行朝贡与贸易。而此次使团中,有一位身份特殊的成员,乌孙国的大祭司,阿史那罗。此人不仅地位尊崇,更以博学多闻、对天文、历法、乃至一些奇巧之术颇有研究而闻名。
“乌孙国…地处西域要冲,盛产良马、玉石,国力不俗,且与狄戎素有龃龉。”苏云浅看着情报,眼中闪过算计的光芒,“颜姐姐,安排一下,我想见见这位阿史那罗大祭司。”
颜如玉有些迟疑:“云浅,你如今身份敏感,私下会见外邦使臣,恐怕会惹来非议…”
“无妨。”苏云浅淡然道,“不以县主身份,只以‘云裳阁’东家的名义,探讨些‘香料’与‘工艺品’而已。况且…”她嘴角微勾,“我们总要让某些人知道,我们拥有的,不仅仅是武力,还有他们无法拒绝的…‘交流’筹码。”
三日后,京城最负盛名的“一品楼”雅间。
苏云浅一身简单的月白常服,未戴任何彰显身份的饰物,如同一位寻常的富家小姐。她对面的阿史那罗大祭司,年约五旬,身着乌孙特色的华丽祭司袍,面容深邃,眼神睿智而带着审视。
“久闻苏东家‘云裳阁’之物,神奇非凡,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阿史那罗的官话带着异域口音,却十分流利,他目光扫过苏云浅带来的几样“云裳阁”顶级产品,包括一小瓶特制的、加入了微量安神药材的“凝神玉露”。
“大祭司过奖。”苏云浅浅笑,亲自为他斟上一杯清茶,“些许微末技艺,难入方家之眼。倒是听闻大祭司博通古今,尤善观星测象,云浅心向往之。”
两人看似随意地闲聊着,从香料谈到天文,从西域风物谈到草原局势。阿史那罗起初还带着几分试探与矜持,但随着交谈深入,他渐渐被苏云浅广博的见识、精辟的见解,尤其是对一些自然现象迥异于常理却逻辑严密的解释所震惊。
当话题不经意间转到北境战事时,阿史那罗感叹道:“大夏近来军威赫赫,尤其是那如同天威般的‘雷霆’之物,实在令人敬畏。却不知此等神物,究竟从何而来?”
苏云浅端起茶盏,轻轻吹开浮沫,语气平淡无波:“天地之力,存乎万物之间,唯善用者得之。大夏不过是偶窥门径罢了。”她放下茶盏,目光直视阿史那罗,意有所指,“就如同乌孙国的千里马,于他人或仅是代步,于善驭者,则可驰骋疆场,日行千里。关键在于…如何驾驭,以及与谁同行。”
阿史那罗瞳孔微缩,听出了她的弦外之音。
苏云浅不再多言,将那个小巧的“凝神玉露”瓷瓶推到他面前:“此物赠予大祭司,旅途劳顿,或可解乏安神。望大祭司在京期间,诸事顺遂。”
会面在一种心照不宣的氛围中结束。
阿史那罗回到驿馆,摩挲着那个触手生温的瓷瓶,回想方才苏云浅那深不可测的言辞与气度,心中波澜起伏。他隐约感觉到,大夏拥有的,绝不仅仅是战场上那惊鸿一瞥的“雷霆”,其背后,恐怕站着一位能撬动天下格局的人物。
数日后,乌孙使团离京。不久,风宸煜安排在狄戎的暗桩传回消息,狄戎大汗试图拉拢乌孙共同出兵的计划,遭到了乌孙国王态度暧昧的拖延。同时,西域商路传来风声,乌孙国开始有意无意地限制前往狄戎的商队,尤其是涉及硫磺、硝石等特殊物资的贸易。
“云浅,你那一面之缘,竟有如此效果?”风宸煜看着情报,难掩惊讶。
苏云浅正在调试一个新设计的、用于测量火药燃烧速度的简易装置,头也不抬地回道:“我只是让他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乌孙不傻,与其与虎谋皮,不如待价而沽。我们展现出的实力与潜力,足以让他们在站队时多掂量几分。”
她放下工具,看向风宸煜,眼神清亮:“王爷,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我们要让更多势力看到,与大夏合作,远比与大夏为敌,更有前途。”
主动出击的布局,已然落下第一子。
接下来,她要织就的,是一张笼罩四野、牵动八方的大网。
而网的中心,便是她手中那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