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府的书房,俨然成了帝国新的决策中心。大婚的喜庆余温尚在,苏云浅便已换下华服,身着利落的常服,与风宸煜并立于那幅巨大的海疆舆图前。
“工部将作监的老匠人,看到你设计的‘飞剪船’图样,惊为天人,连称此船型破浪之能远超现有所有船只。”风宸煜指着舆图上标注的船厂位置,“龙江船厂已开始遴选优秀工匠,按照你的要求,筹建新船坞。所需木料,尤其是龙骨所需的巨木,已下令沿海各州府加紧采办输送。”
苏云浅点点头,指尖划过漫长的海岸线:“船只是基础,航行技术更是关键。我整理了一些关于利用星辰、信风、海流导航的纲要,需要招募通晓天文、地理的学者,并与有经验的海外商人、老水手交流验证。此外,火炮上舰是必然,现有的‘震天雷’和火箭需要针对海上环境进行改良,设计专用的舰炮和稳定的发射平台。”
她思路清晰,每一项计划都直指核心。风宸煜专注地听着,不时补充几句关于人员调配或资源协调的意见。两人默契十足,仿佛已这般并肩谋划了无数岁月。
然而,就在这雄心勃勃的蓝图缓缓展开之际,一纸来自东南沿海的八百里加急军报,打破了书房内的宁静。
“报——!王爷,王妃!东南急报!泉海府、明州府沿海多地遭大规模倭寇与海盗联合袭击!数支商队被劫,沿海多个渔村被焚掠,百姓死伤惨重!水师出击不利,战船被毁数艘,都尉刘仁杰…殉国!”
传令兵的声音带着悲愤与急切。
风宸煜脸色瞬间沉下,接过军报快速浏览,眉宇间凝聚起风暴。苏云浅也蹙紧了眉头,接过军报细看。
倭寇海盗之患,历来是东南痼疾。他们熟悉海情,来去如风,依仗岛屿巢穴,屡剿不绝。如今竟敢如此猖獗,联合起来袭击府县!
“看来,有人不想让我们安心发展水师。”风宸煜声音冰冷,带着杀意,“是觉得本王刀锋不利了么?”
苏云浅放下军报,走到舆图前,目光锐利地扫过东南沿海那些星罗棋布的岛屿:“疥癣之疾,如今已成心腹之患。王爷,筹建远洋水师非一日之功,但肃清近海,保障海疆安宁,刻不容缓。这…或许也是检验我们新式战法与武器的试金石。”
“你的意思是…”风宸煜看向她。
“组建一支特遣舰队。”苏云浅果断道,“不必等待庞大的新式战舰,可先行改装部分现有的大型海船,加装改良后的舰炮和火箭发射架。选拔精通水战、敢于创新的将领与水兵,由我随行指导火器应用与新的海战战术。以雷霆之势,扫荡其主要巢穴,擒贼先擒王!”
她此言一出,连风宸煜都微微一怔。王妃亲自随舰队出征?这比随陆军出征更为惊世骇俗!海上风浪险恶,倭寇凶残,风险极大。
“海上不同陆地,风波难测,太过危险!”风宸煜下意识反对。
“王爷,”苏云浅迎上他担忧的目光,语气坚定而冷静,“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这些新式火器的性能与局限,在海上的应用更是需要现场调试与指挥。纸上谈兵,只会让将士白白牺牲。况且…”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厉色:“这些渣滓,竟敢在我大婚之际,犯我疆土,屠我百姓!此仇不报,我心难安!我要亲自看着他们,在炮火中灰飞烟灭!”
她身上骤然迸发出的凛冽杀气,让风宸煜都为之动容。他知道,她不仅是他的王妃,更是那个能召来雷霆、决胜千里的苏云浅。她的决定,从来都经过深思熟虑。
沉默片刻,风宸煜重重吐出一口气,握住她的手:“好!我与你同去!”
“不可!”这次换苏云浅反对,“王爷如今摄政,朝中离不开你。北境虽定,各方势力仍需平衡。海上剿匪,有我足矣。你坐镇中枢,方能确保粮草兵员,应对可能出现的变故。”
她考虑得更为周全。风宸煜深知她说得在理,但让她独自面对海上风险,他心中如同压了一块巨石。
“我会带上玄甲卫中的水性精熟者,以及‘神兵坊’最好的火器工匠。”苏云浅看出他的担忧,语气放缓,“况且,这只是清剿匪患,并非远洋远征。待我扫平这些障碍,我们的远洋舰队,才能真正无后顾之忧地启航。”
风宸煜凝视着她清澈而坚定的眼眸,最终,艰难地点了点头:“一切以你安全为重!我让赵莽率三千精锐步卒沿海策应,水师剩余舰船皆由你调遣!若有任何需要,八百里加急即刻送达!”
“放心。”苏云浅浅浅一笑,自信从容,“等我凯旋。”
三日后,一支由三十余艘经过紧急改装的战船组成的特遣舰队,在苏云浅的亲自率领下,自龙江船厂拔锚起航,帆樯如林,破浪南下。船首飘扬的,除了大夏龙旗,还有一面新制的、绣着金色雷霆与齿轮交织图案的旗帜——这是属于苏云浅,属于新时代水师的标志!
岸边上,风宸煜负手而立,目送着舰队消失在茫茫海天之际,袖中的拳头悄然握紧。
云浅,定要平安归来。
而这东南海疆,将因你的到来,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雷霆洗礼!
旧患的猖獗,反而加速了帝国迈向海洋的步伐。一场针对海盗倭寇的、降维打击式的清剿,即将在这万里波涛之上,悍然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