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口谕很快便落到实处。这日,由内务府副总管太监和工部一位精于营造、锻造的员外郎带队,一行数十人的巡视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了京郊“神兵坊”外。
风宸煜早已接到消息,与苏云浅一同在工坊大门前等候。他依旧是那副冷峻威严的模样,而苏云浅则穿着一身利落的素色劲装,长发简单束起,不施粉黛,却自有一股沉稳干练的气度,与寻常闺阁女子截然不同。
副总管太监姓李,面白无须,眼神活络,一下轿便堆起笑容,对风宸煜躬身行礼:“奴才给王爷请安。奉陛下口谕,前来瞻仰王爷这‘神兵坊’的盛景,学习一二。”
他身后的工部员外郎姓张,是个四十多岁、面容古板的技术官员,他草草行了一礼,目光便迫不及待地投向那戒备森严、不断传出轰鸣声的工坊内部,眼神中带着明显的不信与挑剔。
“王爷,”张员外郎开口,语气带着官腔,“军械制造,自有法度规制。不知王爷这工坊,所造兵器,可符合工部定例?所用工匠,可都身家清白?这营造规制,是否合规?”
一连串的质问,带着居高临下的审视意味。
风宸煜面色不变,淡淡道:“张大人进去一观便知。”
李公公连忙打圆场:“正是,正是,王爷亲自督造,定然是极好的。”
一行人进入工坊。扑面而来的热浪和震耳欲聋的锤击声让不少随行官员皱起了眉头。然而,当他们看清工坊内部景象时,却都愣住了。
工坊内部规划得井井有条,不同区域分工明确,物料堆放整齐,工匠们各司其职,动作麻利,全然不见普通官营工坊的散漫与杂乱。尤其是那几座高大的、不断喷吐着灼热气息的“高炉”,以及连接其上的复杂风箱和水力驱动装置,更是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景!
“这…这是何物?”张员外郎指着高炉,满脸惊疑。
苏云浅上前一步,平静地代为解释:“此乃改进后的冶铁炉,可提供更高更稳定的温度,冶炼出杂质更少、品质更佳的生铁。”
“改进?”张员外郎嗤笑一声,带着技术官僚的傲慢,“冶铁之法,乃祖宗所传,岂能轻易更改?若是炼出不伦不类之物,耽误军国大事,谁人能担待?”
风宸煜眼神一冷,正要开口,苏云浅却已淡然回应:“大人所言极是。故而,我等并未轻易更改,而是在古法基础上,加以优化。至于效果如何…”
她示意旁边的工匠取来几件刚刚下线、尚未开刃的刀条和箭簇,又命人取来工部制式的同类产品。
“口说无凭,请大人亲自检验。”
张员外郎狐疑地拿起一根新式箭簇,入手便觉沉甸,色泽青灰,质地均匀。他又拿起工部的箭簇,两者一对比,高下立判!新式箭簇明显更加致密、规整。
“这…”他脸色微变。
苏云浅又让人取来测试用的铁甲和硬木靶。“请大人随意挑选,一试便知。”
张员外郎犹豫了一下,命随从将工部箭簇和新式箭簇分别用强弓射向铁甲和硬木靶。
“嗖!噗!”
工部箭簇撞在铁甲上,箭头变形,无力滑落;射入硬木,入木三分。
“嗖!嗤!”
新式箭簇却如同热刀切牛油般,轻易穿透了铁甲!射入硬木靶,几乎没至箭羽!
全场瞬间死寂!
李公公张大了嘴巴,张员外郎更是目瞪口呆,脸色由不信转为震惊,再由震惊转为狂喜!他是懂行的,深知这其中的差距意味着什么!
“神兵!真是神兵利器啊!”张员外郎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再也顾不得官威,抚摸着那新式箭簇,如同抚摸情人的肌肤,“王爷!苏…苏小姐!此等利器,若装备我军,何愁狄戎不破!”
风宸煜看着他们前后反差巨大的表情,嘴角几不可察地勾起一抹弧度。
苏云浅依旧平静,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大人过誉。此不过初步成果,后续还有改进空间。至于工坊规制、工匠身份,一应文书账目,皆已备齐,请大人核查。”
张员外郎此刻哪里还有半分刁难的心思,连连摆手:“不必不必!王爷与苏小姐办事,下官还有何不放心?下官回去定当禀明陛下,此乃国之重器,当大力推行!”
李公公也连忙附和,态度恭敬了十倍不止。
巡视队伍来时空有质疑,去时满心敬畏与激动。
消息很快传回宫中,皇帝闻奏,龙颜大悦,对风宸煜大加赞赏,并正式下旨,将“神兵坊”列为朝廷特设军工作坊,一应资源优先保障,苏云浅以技术总监身份,享朝廷供奉。
而苏雨柔派人散播的、关于苏云浅“不守妇道”、“混迹工坊”的流言,在这“国之重器”的光环下,显得如此可笑与渺小,刚一冒出便被更汹涌的赞誉之声彻底淹没,反而让苏雨柔自己成了众人嘲笑的对象。
经此一事,苏云浅之名,不再仅仅是“制香奇女子”,更与“军工大家”、“国之栋梁”联系在一起,地位已然超然。
站在“神兵坊”的了望台上,苏云浅看着远处官道上那支渐行渐远的巡视队伍,目光悠远。
第一关,已过。
接下来,该让北境的狄戎蛮族,好好尝尝这“神兵”的滋味了。
钢铁的洪流,即将席卷战场。而她,便是这洪流的铸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