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寒冬腊月,一阵冷风吹来,福全身边的小太监忍不住缩了缩缩脖子,看着远去的伏窈等人,眼里满是艳羡道:“干爹,祭司大人可真是得陛下宠信。”
福全的唇角溢出个囫囵的音节,手上麻利的给他一记脑瓜子。
“陛下的事也是你能置喙的?”
“以后把嘴给我管好喽。”
小太监讪讪的摸了摸脑瓜子,连连点头,一溜烟的去侧殿泡茶。
没看见他转身后,福全那双总是含笑的眼眸中一闪而过的冷嘲。
陛下要是真对大祭司好,就不会让她在寒冬腊九的天气,拖着虚弱的病体一路从云水宫步行到朝阳殿。
更不会对于她的病情只是一句“要不要宣太医”就轻而易举的揭过。
只是这也不关他的事,在这深宫中,他能做这么久的大总管,靠得就是会揣摩皇帝心意,也能闭的上嘴。
他轻手轻脚的进了内殿。
厚重的门扉合上,灯火通明的朝阳殿和外面的冰天雪地彻底被隔绝成了两个世界。
……
“报!!!”
疾驰的马蹄踩过空旷的街道,所过之处,引起阵阵犬吠。
马背上的人铠甲破的不成样子,全身布满黑褐色的痕迹,一双眼睛因为不眠不休赶路而布满了血丝。
“风陵渡城破!”
“越军屯兵三十万,一夜连下三城!!”
他的声音喑哑,带着连日奔波的疲累,和目睹同僚战死沙场的悲愤。
这嘶哑的声音像一道惊雷,将整个皇宫的安逸祥和都撕的粉碎。
连续的撞钟声响起。
往日象征着皇权威严的撞钟声一改往日的雄浑绵长,变得急促而刺耳。
直到连续三十声,才有一小刻的停歇。
紧接着,钟声变得更加 密集刺耳。
是敌袭!
被夜幕笼罩的洛京迅速亮起星星点点的灯火。
不多时,车道上响起轮轴滚动的声响,被寒风吹的东倒西歪的萤光迅速在主道上汇聚,成为一条灯火铸就的长龙。
宫门早就开了,一字排开的禁卫军面色格外冷峻,手中的长枪闪烁着冷兵器独有的锋芒。
往日见面多少要寒暄的各位大人,只是打个照面便脚步匆匆的赶往朝会的大殿。
大殿里已经站了不少人,崔相已经到了,他须发尽白,手持白玉笏站在百官之首,眼睛微阖着,似乎在闭目养神。
事关国之存亡,没人敢耽搁,几乎是在钟响的半个时辰之内,朝臣便已经到齐。
昭宁帝坐在高高在上的金椅上,眉头拧的死紧。
那封带血的简报正被朝臣一一传阅。
风陵渡城破!
主帅战死!!
齐越一夜连下三城!!!
这还是八日前的战报,如今八天过去,战况如何尚未可知。
有那胆小的,拿着简报的手都微微发起抖来。
以齐越势如破竹的架势,要是动作再快一点,说不定都快打到皇城底下来了。
明明是寒冷的冬日,他的身上却渗出密密麻麻的汗珠。
汗珠很快转凉粘在他的中衣上,惊起了一层又一层的鸡皮疙瘩。
他的手颤抖着,将简报传给下一个朝臣。
如此周而复始,整个大殿都陷入了一种令人窒息的寂静之中。
昭宁帝的虎目从众朝臣身上扫过:“齐越公然撕毁协议,一夜之间连下三城,可见早早就做好了准备。”
“各位可有何良策?”
所有朝臣的腰背都不经意间弯了弯,生怕下一秒就被点到名字。
昭宁帝眼中的光芒愈发沉寂,就在腰间的长剑即将出鞘的刹那。
崔相向前一步,率先道:“唯今之计,须得先选主帅,即日出征!”
昭宁帝眼中的狠厉淡了些,但是压迫依旧:“依爱卿之见,应当以谁为主帅?”
以往在朝堂上耀武扬威的几个武将,此刻都像被堵了嘴的鸭子,生怕发出丝毫声响。
大昭建国已有百年,对比曾在马背上打天下的先祖,如今朝堂上的武官不过是金银窝里豢养的毫无斗志的武夫。
崔相须发尽白,目光却依旧锐利的仿佛能看透人心,他肃声道:“臣愿往,为江山社稷,为黎民百姓,虽万死不辞。”
他缓缓跪倒在地,白玉笏抵在额前,端是一片忠君爱国之心。
对比一言不吭的武将,高下立现。
昭宁帝无奈的挥了挥手:“打仗是武官的事,那用的着你一个文官在前面冲锋陷阵?!”
说罢虎目一瞪,看向右边的武将。
不待为首的武将说话,大殿外就远远传来太监的传唱:“靖亲王到!”
黑暗中,一个高大的身影由远及近,他的身上还带着霜雪的冷肃气息,步伐迈的极稳。
满大殿的烛光落在他身上,打下一小片阴影,却没暖得了他丝毫。
“陛下,臣愿往。”他一掀披风,单膝跪地。
昭宁帝的视线落在他身上,一双眼里满是复杂,似疼爱、似怜悯、似嫉恨,最后都化为了一声微不可见的叹息。
他这个皇弟,打下就聪颖异常,文治武功,样样都在他之上。
先皇甚至一度想改立他为太子,如果不是他先下手为强……
他的手指摩挲两下,看向秦靖的目光又带上了以往的疼爱。
“齐越来势汹汹,前线情况未明,朕不可能让你去冒险!”
秦靖抬头,直直的对上皇帝的眼睛:“如今敌寇犯境,生灵涂炭,我是大昭的亲王,自当率先士卒。”
“臣以项上人头担保,不破敌寇,誓不还朝!”
“臣愿以项上人头作保,换山河无恙,望陛下准奏!”
不等昭宁帝说话,一个挤在门口的小官也探出身来,涨红着脸道:“臣亦愿捐躯赴国难,马革裹尸还!”
“臣附议!”
“臣附议!”
……
许是被这份保家卫国的热血触动,一时间,不少人都站出来,愿意奔赴前线,以身报国。
“好好好!!!”
昭宁帝连连抚掌,眼眶中带上热意:“都是我大昭的好儿郎!!”
“福全拟旨,封靖亲王为主帅,禁军统帅林辉为副帅,岑元为前锋…,点兵十万,即刻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