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陛下耳聪目明,自然很快就了解了事情的原委,笑骂道:“这林窈胆子倒是大的很,还敢扯着朕的名头做事!”
御侍令从当今是公主时就跟在她身边,哪能看不出她的意思。
脸上露出一抹恭敬而又不谄媚的笑容:“林大人思路活泛,是百姓之福。”
昭帝笑着点她:“就你滑头。”
林窈对这段小插曲丝毫不知,她正盘算着手头的银两。
林窈一向秉持,钱放在库房里那就是在贬值,必须得让钱流动起来才行。
但是钱生钱的法子还没找到,大把钱花出去的途径倒是找到一条。
前日富源暴雨,一个老农在山上捡了些常见的鸡腿菇,用筐子装了准备上县城换些铜板,谁知雨天路滑,连人带筐的摔进了黄土沟里。
索性沟渠不深,放羊的老叟很快听见求救声赶来救下他一条性命。
这件事也变相提醒林窈须得尽快修路才是。
想要现代一般,水泥路到户是没希望了。
但是能将主干道修的平整宽阔,一路连接主城以及周边的城镇,也能很快带动经济发展。
传统修路方法太过耗费人力物力,水泥还是必不可少。
要说水泥的配方那还要感谢万能的短视频平台。
随着各种穿越小说的爆火,各种纸皂、白糖、精盐、水泥……的古代必备技能轮番上阵。
水泥只需要将石灰和黏土以3:1的比例混合,经过高温煅烧,最后研磨成粉。
混合沙子、小石子就可以修剪出平整又宽阔、且较为耐用的马路。
根据她之前到处走访观察,在富源边上就有一座小镇就是以黏土做的砖块为生。
可惜砖倒是烧的不错,但富源百姓贫苦,以窑洞居多,鲜少有人建转瓦房。
砖基本都卖给县城的富商,稍远些也就无能为力了。
毕竟砖块笨重,运费自然不低,远途赚的那点钱还不够补贴运费旳。
自然生活也就只比普通百姓强上一点。
指了迟铁牛、观雪与她一道,三人快马加鞭,不过半日功夫便到了这座红泥小镇。
这座小镇以造砖为生,自然家家户户都有个烧砖的小窑。
林窈要修路,需要水泥的数量并非一星半点,自然一来就跟上了这座镇子最气派、也是最大的一个砖窑。
听闻三人的来意,黄老汉吐出一口旱烟,脑袋摇的像拨浪鼓:“不成不成!”
“这是祖宗留下的基业,除非出了个败家子,否则谁会将自家的砖窑卖了?”
林窈沉默一瞬,倒是她想差了。
古代工厂经营不下去为了保本转手的比比皆是。
但这是古代,即便这砖窑已经赚不了多少钱,依旧是一家人的精神支柱,亦是代代相传的根本。
林窈换了个说法:“那我们合作,除了烧制之外的一应事务皆由我负责,利润我九你一。”
黄老汉一脸我是不是听错了的表情,迟铁牛和观雪也有些抓狂。
黄老汉抓着烟嘴在石头上敲了敲,开口试探道:“这位女公子莫不是开玩笑?”
林窈当然不可能拿这种事开玩笑,水泥所能带给这个世界的震动有多大她一清二楚。
即便是一成的利润,也足以让黄老汉一家赚的盆满钵满。
但是再多,对黄家而言,就不是跃升阶级的台阶,而是催命的毒药了。
林窈摇头,让迟铁牛从马上挂着的两小包东西取下来。
“砖窑的最高温两个时辰,这东西到底如何届时自有分晓!”
黄老汉见她说的笃定,心中也有些打鼓。
最后一咬牙,同意了!
就算烧出个四不像也没有什么损失,不过是废些柴火。
黄老汉依照烧砖的步骤将那包粉末状的东西放进砖窑,之后高温煅烧,差不多两个时辰之后撤了火,将窑口封死,等待砖窑自然冷却。
窑温冷却需要时间,几人约定好第二日一早开窑。
第二日,日晷的投影悄无声息的指向巳时。
林窈翻了个身,从睡梦中悠悠转醒。
果然富源就是个适合养老的地方,自从来到富源她连睡眠质量都好了很多。
不舍的在床铺上蹭了蹭,听见走廊上有人走动这才起身洗漱。
这小旅馆是个寡居的老太太开的,房子不大,却收拾得格外干净妥帖。
院子里栽种着各色月季,花朵竞相开放,灿烂又热烈。
墙角还挂着一架秋千,秋千架上还挂着葡萄藤。
也不知老太太是花费了多少心思,才将这些娇贵物什养活。
王老汉家距离林窈她们住的小旅店并不远,走路过去大概七八分钟。
黄老汉今早卯时初就起了,确认窑壁已经彻底冷却。
就等着林窈来一起看看,这物什到底成功了没有。
千呼万盼,巳时中,林窈终于姗姗来迟。
两人通力打开被封闭的窑口,刚拆掉中间糊起的泥巴,黄老汉就忍不住钻了进去。
从窑洞里捧出一把灰色粉末,他有些丧气,估计是失败了。
林窈却截然相反,让迟铁牛找了块空地,将提前准备的河沙、小石子都放在一旁。
先将烧成的水泥和沙子搅和均匀,之后缓缓向里面加水,直到粘稠度适中,林窈这才示意他停手。
倒入黄老汉往日做砖的模具中,将混凝土抹平夯实,再晾晒几日。
黄老汉掂量着手里的混凝土砖,不得不承认,这种砖不管是硬度还是结实程度都要强于红砖。
既然证明水泥这条路子行的通,那自然要先打通富源县到凉州府的主干道。
往年十一月份到年底都要征调大量民夫服劳役,天冻地寒,官府每顿就管两个窝窝头,死在劳役中的百姓不胜其数。
林窈自认还算体恤百姓,干不来压榨别的事。
来服劳役的百姓是一定要补贴的,但是补贴的多与少也是个问题。
自费修建主干道本就是一项不小的开支。
服劳役者众,如果补贴的太多,日久天长,恐怕富源县城也无法支撑这庞大的支出。
这时候王恒之给她提了个好建议:“以劳役替税,凉州苦寒,让百姓干活时能吃饱穿暖,偶尔有顿肉汤喝,已经算是大人极为仁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