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等援军赶到,不是仗打完了就是人跑光了。
诸位可有妙计?曹操拍案问道。
郭嘉与荀彧交换了个眼神。
荀彧上前道:孙策渡江只是试探,若不予反击,他必会得寸进尺,甚至直取府城,鲸吞整个广陵!
赵昱乃文弱书生,岂是孙策对手?当派虎将镇守广陵。可令曹仁、乐进、夏侯惇分别驻守彭城、下邳、广陵。
再配个谋士辅佐,方能暂压孙策气焰!
徐州驻军曹操始终未动。
就是防着袁术哪日突然发癫来抢地盘。
曹操将目光转向郭嘉。
郭嘉捻须道:文若言之有理。孙策不过趁我军与荆州交战之机,偷袭广陵。若战局不利,他必会退兵。
此乃袁术投石问路之计。若广陵失守,袁术定会以为我军可欺,不等南阳战事结束就要来夺徐州!
届时两线作战,恐难兼顾。故广陵不容有失。
说重点!曹操不耐烦地扯着胡子。
他懒得听这些冠冕堂皇的废话。
郭嘉胸有成竹地笑道:
主公,青州既已平定,何不派甘兴霸率水师南下?既能协防徐州,又可警告孙策——
他能渡江来犯,我们就能渡江还击!看谁更防不住!
除调遣三将外,再密令黄忠潜赴广陵。孙策军中无人能敌黄忠,定能出奇制胜!
水陆并进,暗度陈仓。
这主意倒是不赖。
眼下袁绍正盯着幽州,无暇顾及鄄城。
调走黄忠也无妨。
何况鄄城还有吕布坐镇。
袁绍就算来犯也讨不到便宜。
曹操沉吟片刻,拍板道:就依二位之计!
孙策这头恶虎若不制服,迟早要搅得四州不宁!
许县密使火速奔赴鄄城与青州,调遣黄忠、甘宁二将的同时,徐州也接到了曹操的军令。
曹仁、乐进、夏侯惇分守三郡,刘晔随夏侯惇驰援广陵,接替赵昱抵御孙策。袁绍见徐州防线森严,未敢妄动,唯有孙策仍虎视眈眈地凝望江北,眼中燃着炽烈的野心。
曹操反应倒快,果真欲保广陵!孙策冷笑道,区区数千兵马岂能阻我?且看刘晔与夏侯惇有何能耐!他远眺江北,既已尝到甜头,岂肯收手?当即下令:明日渡江,直取舆国,倒要瞧瞧广陵如何应对!
广陵城内,探马疾报入府:军师!孙策军再度渡江!
夏侯惇拍案而起:好个猖狂小儿,我必斩其首级!
刘晔轻摇羽扇,安抚道:元让少安毋躁。转而询问探马:孙策进军何处?
回军师,孙策亲率五千兵渡江,留两千守渡口,余众直奔舆国。
刘晔洞若观火——孙策此番北上试探舆国,下次恐将剑指广陵。夏侯惇提议分兵截杀,自率主力阻击孙策,另遣偏师夺取渡口。刘晔却道:孙策坐拥四郡之兵,江上水师严阵以待。若见烽火,必倾巢来援。更恐其暗伏奇兵自海陵登陆,趁虚夺取广陵。夏侯惇闻言色变,方知凶险。
难道任由其肆虐?夏侯惇愤然握拳。刘晔目视舆图,眸光深邃如潭。
刘晔含笑说道:“这怎么可能?你我都已至广陵,岂能容忍孙策继续肆意妄为!”
“他此行不过是试探虚实,舆国邻近我广陵,却远离江岸渡口,他只带了三千士卒,短时间内难以攻克舆国,最多不过是虚张声势,骚扰城外围的百姓罢了!”
“元让,你同样率三千精兵出城,先直奔舆国,令孙策误判你要正面迎击,他必定会准备与我军交战或是设下埋伏。待行军过半,你突然调转方向南下,直取渡口,再依计行事!”
夏侯惇听罢,眼中光芒大盛。
“还是子扬高明!我这就出发,定要让孙策明白,长江不是他想渡就能渡的!”
话音未落,夏侯惇已斗志昂扬,满怀信心地策马离去。
…………
舆国城外!
孙策确实没有携带攻城器械。
区区三千兵马,根本无力运输这些笨重的装备。
想要夺城,唯有两条计策:要么震慑守军献城投降,要么诱敌出城歼灭其主力。
然而城内守军丝毫不为所动,坚守城池拒不回应。只要江东军靠近城墙,便立即遭遇箭雨压制,致使孙策部下多人负伤。
“可恨!小小舆国竟敢阻我!”向来号称江东小霸王的孙策,在江南攻城略地从未失手,即便渡江攻取海陵、江都时,也是势如破竹,掳获数万百姓与大量财物。
这种战无不胜的 ** ,已让孙策沉醉其中。
“禀主公,广陵城出兵了!”
孙策闻言精神一振:“何人领兵?兵力多少?”
探马答道:“帅旗为夏侯字样,约三千精锐,皆为丹阳兵!”
——丹阳兵源自江南丹阳郡,昔日陶谦便在此募兵。因丹阳士卒忠勇善战而闻名天下。
即便是孙策,也曾在此招募五百壮士组建铁锤军,每人配备三十斤重锤,攻坚陷阵所向披靡,横扫江南未逢敌手。
不过此行他并未带上这支精锐,毕竟此番只是试探夏侯惇与刘晔的虚实。
同属丹阳出身的探马,一眼就认出了夏侯惇部众的来历——相似的面容肤色就是最好的证明。
“三千丹阳兵?!”孙策眼中燃起炽热战意。他横扫江南四郡才募集数百丹阳精锐,而夏侯惇竟坐拥三千之众。虽训练不如自己的铁锤军,但根基优异,若能收编,实力必将大增。
“广陵城可有其他兵马出动?”孙策追问道。
探马摇头:“未见其余部队出城。”
蹊跷,莫非刘晔打的算盘是让夏侯惇与我们正面交锋?军师秦松拧着眉头喃喃自语。
孙策抚掌大笑:妙极!我正想领教夏侯惇的本事,若能阵斩敌将,收编那三千丹阳精兵,三日之内定叫广陵城易帜!
传令下去,全军依计埋伏于白水湖芦苇荡,静候夏侯惇入瓮。
战局果然如刘晔所料,孙策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可埋伏了大半日,东面官道始终不见曹军旌旗。秦松忍不住转身进言:主公,曹军早该到了,莫非有诈?
孙策当即派出斥候刺探,不过片刻工夫,探马仓皇回报:禀主公,夏侯惇大军半途转向南去了!
南去?秦松突然拍案而起,不好!曹军这是要断我退路!渡口两千守军危矣!
孙策眼中寒芒乍现,掌中长枪铮然作响。好个刘子扬,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竟是要绝我归途!
全军听令,即刻挥师南下!
孙策当机立断,既然夏侯惇想吞掉渡口驻军,他便来个将计就计,与守军形成合围之势。
秦松紧跟身侧赞道:主公明鉴!我军南岸尚有接应,此时截击正当其时!
这位小霸王纵马疾驰,乌骓马四蹄生风。舆国城迟早是囊中之物,但今日定要叫夏侯惇见识什么叫江东虎威!
前线战报接连传来:夏侯惇前锋已逼近渡口。孙策闻言催兵更急,三千铁骑卷起漫天烟尘。
就在行军途中,两旁的芦苇丛突然响起密集的破空声。
随即杀声震天而起。
孙策小儿,休想逃走!
密集的箭雨从芦苇丛中激射而出。
孙策麾下将士纷纷中箭倒地。
他急忙挥动长枪格挡箭矢,脸上露出惊骇之色。
转眼间,两千余名曹军从芦苇丛中杀出。
遭遇突袭的孙军顿时阵脚大乱。
看着部下接连倒在血泊中,孙策双目赤红,几欲喷火。
竟是夏侯惇在此设伏!
全军听令,随我冲锋!
孙策正要率部冲向夏侯惇所在。
谋士秦松急忙劝阻:主公不可!敌情不明,当速退!
此时突围方为上策。
区区夏侯惇,何足惧哉!孙策怒指前方喝道:
双方兵力相当,只要奋勇拼杀,曹军必败!
孙策向来喜欢迎难而上,在他看来,这只是中了埋伏,并非战败之局。
他自信凭武力足以斩杀夏侯惇,届时曹军必然溃散。
这正是他平定江东的惯用战术。
往往只要斩杀敌将,敌军便会望风归降。
果然,孙军将士骁勇异常,一轮反击竟击退了曹军攻势。
见曹军向芦苇深处溃逃,孙策大喜,率部乘胜追击。
不料芦苇丛中遍布陷阱,众多将士跌入坑穴。
紧接着又是一轮箭雨袭来。
孙策愤怒挥枪格挡,却见战马中箭吃痛,将他掀 ** 背。
他滚地起身,发现坐骑已中箭身亡。
此时芦苇深处再次杀声大作,夏侯惇亲率精锐杀出。
孙军终难抵挡,四散溃逃。
主公速退!
秦松在官道上焦急呼喊。他早觉异样,却未料到夏侯惇竟设下连环计。
孙策平日在大江南岸所向披靡,哪知中原战事如此诡谲。
孙策此刻也明白大势已去。
折损过半,士气全无。
他转身便向后方撤退。
孙策小儿,可敢与我决一死战!夏侯惇的吼声在身后回荡。
夏侯惇紧追不舍,长枪左右突刺,瞬间结果了孙策身旁两名亲卫。
孙策怒目圆睁,调转马头再度杀来,与夏侯惇战作一团。
纳命来,夏侯惇!
暴怒的孙策枪出如龙,招招直取要害。夏侯惇沉着应战,铁枪挥舞间火花四溅。
二人激斗三十余合,夏侯惇暗自心惊:这孙伯符竟如此骁勇!自己非但压制不住,反被其凌厉攻势逼得节节后退。这般情形,倒是他生平首遇。
幸而曹军士气高涨已占上风,纵使孙策勇猛亦难挽颓势。
主公速退!
原先溃散的孙策部卒此时重整旗鼓杀回,将夏侯惇团团围住。孙策环顾战场,只见遍地都是江东儿郎的尸骸,终于心生退意,带着残部沿芦苇丛生的官道撤走。
夏侯惇连斩十余名追兵,见孙策已远遁,遂收兵喝道:不必追击,速速清理战场,兵发舆国!此番交手令他再不敢小觑孙策,对刘晔的谋略更是叹服——若非早有布置,今日怕是要吃大亏。
渡口处,接应的将士见孙策率残部狼狈而至,俱都骇然。
主公,这...
三千精锐折损大半,剩余千余人亦是伤痕累累。孙策咬牙登船,厉声道:立即起航!
战船离岸时,孙策凝视北岸,眼中燃起熊熊怒火:广陵,我必卷土重来!夏侯惇、刘晔,且等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