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正听得入神,满心期待解答,不料竟被这般搪塞。
好个叶先生,连剧透都拿捏得如此精准,难怪善设悬念。
见问不出究竟,郭嘉只得作罢。
………………
主公!颜良遣三千铁骑直袭我军右翼!
未待亲卫禀报,曹操已洞察战局。
他眸光如电,右手凌空一挥:命李乾率部迎击,务必截住冀州铁骑!
军令既出,令旗翻飞。
李乾得令即刻整军出击。
步骑相交,箭雨漫天。双方将士不断中箭坠马,哀嚎遍野。
杀红眼的冀州军早将颜良叮嘱抛诸脑后,疯狂冲向李乾军阵。铁骑如洪流般撞上曹军盾墙。
连弩齐发!平射勿停!李乾怒吼连连。
曹军弩手扣动机括,密如飞蝗的箭矢瞬间吞噬前排敌骑。后续冀州骑兵躲闪不及,大半仓皇转向两翼逃窜。
唯剩六七百骑退路被封,径直冲向弩阵薄弱处。
轰——
铁骑突入,如惊雷裂地。曹军盾阵崩裂,兵卒四散横飞。
围杀!李乾冷汗涔涔,亲率李氏精锐堵截缺口。这些出自乘氏豪族的私兵门客,正是曹操立足兖州的重要根基。
曹操对李乾、李进、李典、李整等李氏族人礼遇有加。
值得一提的是,李乾的亲兵营始终保持着 ** 性,未经曹操整编,完全由其自主掌控。
面对冀州铁骑的凶猛攻势,李乾率亲卫拼死抵抗,奈何敌骑锐不可当,亲兵队伍伤亡惨重,阵型渐溃。
哧——
随着冀州骑兵的致命冲锋,李乾最终命丧沙场。
为李将军 ** !
杀尽冀州狗!
李乾之死彻底点燃了曹军将士的怒火,不仅其本部人马,其他各部也同仇敌忾,对突入阵中的冀州骑兵展开疯狂围剿。
这支孤军深入的冀州骑队因兵力单薄且缺乏良将指挥,在曹军包围圈中左冲右突终难脱身,最终全军覆没。
混账!谁准你们擅自冲击曹军大阵的?目睹此景的颜良几乎呕血。
转瞬之间,三千精锐铁骑已折损千余——这可是袁绍麾下真正的铁骑精锐,总共不过三千之数。
如今竟与曹操步兵以命换命,折损三成,恐怕战损比还不如对方。
颜良心如刀绞。
颜将军,曹军似有异动!蒋奇突然眯起眼睛,沉声道:敌军全线推进,显要与我军决战!不知何故竟如此亢奋......
许是见我骑兵受损,欲乘势进攻。我军连败两阵,士气低迷,此时决战恐非良策,当速撤退!
颜良本欲借此机会与曹操一决胜负,但连败之下军心涣散。见素来持重的蒋奇主张撤退,他目光闪烁片刻,终于咬牙下令:
全军撤回大营!
主公,冀州军虽败退却阵型不乱。戏志才进言道:敌营必有善战之将,此刻不宜穷追,更忌意气用事强攻!
先前闻听李乾战死,曹操震怒之下全军压上,这才击溃颜良逼退五万冀州军。经戏志才提醒,曹操顿时恢复冷静。
鸣金收兵!下达命令后,曹操揉着太阳穴叹道:李乾自兖州便追随于我,李氏一门厚待曹某,如今该当如何?
无论是李典还是李进,都是帐下重将,必须有所交代。
戏志才献策道:当务之急先提拔李整,令其统率其父旧部。破颜良之计容后再议。
以下为
眼下不宜调动李乾旧部,免得让李家将士心寒!
戏志才虽有意收编李乾的部队进行整训。
但李乾新丧,行事须掌握分寸。
更需对其部属善加安抚。
尤其李进、李典两位侄儿才能出众。
得不偿失之举不可取。
曹操深谙此理,当即下令:速寻李乾尸身,务必妥善净身,运回平原选用上等棺木。待战事告捷,我亲自护送灵柩返回兖州!
同时命李整承袭父职,收拢残部,军中若有人妄议是非,立斩不赦!
..........
颜良清点败兵回营,看到战损数字顿时面色铁青!
可恨!今日竟让曹操小胜一阵,折损五千兵马!
怒骂过后,颜良问道:义渠,如今该如何攻破曹军?
武斗不敌,战阵难胜。
颜良越想越恼,明明己方兵力多出两万。
蒋奇思忖道:欲破曹军,必须增调大军!
以现有兵力恐难取胜。
建议立即奏请主公增援。
同时先攻高唐、安德二城,诱曹军出兵救援,中途设伏方能建功!
这招引蛇出洞之计。
颜良听罢眼中精光闪现。
妙计!就依义渠之策,我这就给主公修书!
另派人查探平原东部军情,若太史慈部东调,就先灭这万余人马!
正面强攻不成,只能另寻战机。
计议已定,颜良立即着手安排。
..........
平原城中。
追击时军师说有破敌良策,不知计将安出?
安顿完李乾后事,曹操立即召戏志才问计。
戏志才禀报:日前收到公达密信,称渤海冀州军正南下进犯平原东部,意图诱出安德守军。
这应是颜良南下时与渤海方面约定的策应之策。若其能在此战胜我军夺回平原,自然最好。
若不能取胜,亦可开辟第二战场牵制我军。
曹操冷笑道:颜良此计虽拙,却是阳谋。东部郡县守与不守,都在逼我抉择。
公达有何应对之策?
荀攸素有王佐之才。
曹操相信他必有良策。
戏志才答道:公达认为,若主公能在平原城下大破颜良,则渤海敌军不足为虑。
倘若主上未能击溃颜良及其五万大军,他建议顺势设局,调兵出城引诱冀州渤海兵马进犯,或诱使颜良突袭安德,再行合围夹击!
曹操闻言丝毫不显诧异,轻抚长须道:要破颜良并非难事。今日既已挫其锐气,冀州军心涣散,只需夜袭敌营,以火石轰击,其营必乱,我军可乘势掩杀。
然霹雳炮乃我军隐秘利器,过早显露恐令袁绍有所防备!
连弩锋芒已现,令冀州军尝尽苦头,颜良必生戒心,日后定会严加防范。
如此主上唯有采纳公达的将计就计之策了!戏志才进言:
明日可命将士叫阵,与颜良正面周旋。后日派兵埋伏安德,颜良必不设防,届时可全歼冀州军。
曹操颔首:善,便依此计行事!
翌日!
袁绍军帐!
颜良这蠢材!夺平原就该全力攻城,偏要与曹操在城下废话连篇,徒增事端!
袁绍得知公孙瓒已撤走田楷,将临淄拱手让与曹操。原以为公孙瓒必与曹操在青州齐国鏖战,未料其竟不战而退。
这令欲坐收渔利的袁绍恼恨不已——为何我袁绍取青州,你公孙瓒便殊死相抗;对那阉宦之后曹操,反倒退避三舍?
得此消息,袁绍亦生隐忧。他最不愿见曹操与公孙瓒联手。纵使曹操与他为敌,维持小 ** 尚可容忍。若曹操倒向公孙瓒,战局必将倾斜——冀州断难抵挡两家合击。
主公,此时怨怼无益。审配劝道:
以某之见,曹操未必真与公孙瓒结盟。此举或为震慑颜良,亦是警示主公勿犯青州。
哼!好个曹阿瞒!袁绍愤然拍案:
当年若非我表奏他为东郡太守制衡刘岱,岂容他坐大至此,竟敢威胁于我!
报!颜良将军急报送达!袁绍闻言目露喜色:
可是颜良已破曹军,夺回平原?
快呈上来!
帐中众人皆翘首以待。
待袁绍展信细阅,面色渐沉。
废物!五万大军竟奈何不得曹操!
---
“自己单挑打不过许褚也就罢了,带着三千骑兵攻打曹军竟然折损上千,简直罪该万死!”
骑兵啊!
那可都是百战精锐。
颜良一战就葬送千骑,恐怕袁绍要心痛得寝食难安了。
虽然怒火中烧,袁绍仍将战报递给审配与逢纪。二人阅后面面相觑——以五万对三万竟遭败绩,反被曹操追击至营寨,如今竟还想调兵请袁绍亲征。
二位认为,我冀州大军是否该转而南下,与曹操再争平原?袁绍语气疲惫。与公孙瓒的停战协议墨迹未干,曹操的威胁又接踵而至。五万大军尚不能胜,若要增兵该调多少?
主公,既与公孙瓒停战,正可挥师南下。部分兵马可先回邺城,再从渤海郡南下震慑曹操。审配进言,那曹孟德说过,唯有主公才配与他对话。若您不亲自出面,他必继续装聋作哑。
此人奸猾,不可不防!
袁绍沉吟道:也罢,即刻整军南下。但公孙瓒那边仍需戒备,若其背约来犯,冀州将腹背受敌。
主公英明!曹操与公孙瓒暗通款曲之事,确需提防。逢纪立即附和。
当日,六万袁军浩荡南行。
——幽州·公孙瓒驻地——
报!田楷将军急件到!
正在帐内焦灼踱步的公孙瓒闻言大喝:速呈上来!
展开军报后,他紧锁的眉头逐渐舒展:好!好得很!子龙不负所托!曹孟德果真信义之人!随即高声下令:即刻调集幽州所有船只赴青州乐安国运粮,再从我军拨三千战马作为货款——马匹可缓发,粮食必须即刻启运!
公孙瓒没料到曹操如此豪爽,未收战马便肯先发粮。这等气魄,难怪能雄踞中原四州。若能结盟共讨袁绍,何愁大业不成?
主公!关靖匆匆入帐,见众人忙碌便挥退左右。公孙瓒挑眉:士起何事如此谨慎?
探马来报,袁绍正率六万大军南下!
“逢纪又派了使者前来,提议延长停战协定。”
“哼,袁绍倒是打得好算盘,想稳住我们,好腾出手去对付曹操!”公孙瓒嗤之以鼻,冷笑道:
“等曹操的粮草一到,我便率军直捣冀州,打袁绍一个猝不及防,与曹操合力剿灭袁绍,攻占邺城,夺下冀州全境!”
关靖急忙劝阻:“主公,万万不可!”
“哦?为何?”公孙瓒皱眉看向关靖。
关靖沉声道:“如今我们遵从朝廷旨意停战,若贸然撕毁协议,进攻冀州,其一,师出无名,必失民心,难以得到地方支持;其二,朝廷必然震怒,郭汜、李傕等人定会借题发挥,对主公不利;其三,一旦开战,袁绍势必调转枪头,重新与我军交锋,我们好不容易得以休整,此时应当整顿军备,静观其变——坐看邺城与鄄城两虎相争。”
“无论曹操胜,还是袁绍胜,消耗的都是他们双方,于我公孙氏百利而无一害!”
听完关靖的分析,公孙瓒双眼圆睁,随即展露笑容,摩挲着下巴赞道:“不愧是士起,果然深谋远虑。”
“是我一时冲动,险些误了大事!”
与曹操那点交情,还不值得拼命。保存实力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