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合用吗?叶辉问陈宫。
陈宫答道:先生,这套聘礼极好,是我们见过最好的!蔡家定会满意。
若让曹老板去置办,反倒俗气了。
合用就好,只要你们觉得不寒酸,没委屈燕儿就行。叶辉道:
我眼睛不便,不能亲自去下聘,实在对不住蔡家。
先生放心,这事我们一定办妥,若办砸了,我这村长就不当了,陈会计也可以辞职,郭大来给先生扫茅厕都行!曹操拍着胸脯保证。
陈宫和郭嘉闻言,顿时脸色发黑。
主公啊主公,你发誓能不能别带上我们。
多谢诸位了!叶辉指着程昱等四人道:
曹老板和陈会计还没给我介绍各位呢,大家来帮忙,我却不知诸位姓名,实在失礼。
程昱四人便报上事先准备好的化名。
先生,听说您讲的故事最为精彩,今日可否让我们也开开眼界?戏志才笑问,目光却瞟向郭嘉。
笑声爽朗,曹操捻着胡须眯眼道:叶先生在场诸位可都是您的铁杆听众呐!
今儿个若不说个尽兴,大伙儿准不肯放您走。
正是正是!满座宾客跟着起哄。
今日不听个痛快,定不轻饶叶先生。
叶辉兴致颇高,爽快应道:好!这回定叫诸位听足三国典故,包管过瘾!
众人喜形于色。
纷纷正襟危坐,连卧榻的郭嘉都撑开眼皮,露出期待的笑容。
好戏开场了!
故事正往耳朵里钻呢!
上回说到哪儿了?叶辉环顾四周。
曹操刚要开口却又噤声。
陈宫接话道:先生讲到董昭劝曹公受九锡之礼,晋封魏王。
封王?
曹操?
程昱、戏志才、曹仁、夏侯惇、吕布五人闻言色变。
何等离奇故事?
竟敢如此杜撰?
连主君都敢编排。
但见曹操、陈宫、郭嘉、曹洪等人神色如常,似乎习以为常,五人只得强压心绪继续聆听。
不错,正是说到董昭 ** 之事。叶辉颔首道:
今日我们先换个篇章,说说幽州群雄公孙瓒、刘虞、公孙度,以及鲜卑、乌桓、扶余等胡族故事。
这段在《三国演义》中不过寥寥数笔。
趁今日兴致好,我就细细道来,权作一篇外传如何?
曹操与众人都道:全凭先生分解。
那先说说公孙瓒。
这位贵族之后因母家卑微,初为书佐......幸得涿郡太守青睐,娶其女为妻。后在其举荐下师从卢植,亦曾受教于刘宽......
有次率数十骑巡边,突遇数百鲜卑骑兵。公孙瓒退至空亭,对部下言:若不先发制人,必遭屠戮。
遂持长矛率众冲阵,自此鲜卑闻风丧胆。
光和年间,张纯勾结丘力居叛乱。公孙瓒率三千精骑追击,却因孤军深入,反被困辽西管子城二百余日,粮尽援绝,伤亡过半......
公孙瓒闻敌即怒,每每冲杀如搏生死,战至星夜方休。乌桓部众皆畏其悍勇,再不敢犯边。其亲率数十白马精骑,自号白马义从,左右驰射,威震塞外。
叶辉所述令众人对这位边疆猛将有了新的认识。
公孙伯圭真豪杰也!吕布击掌赞叹,胡虏畏威不怀德,唯以血火方能慑服。同为边关守将,他深知唯有铁血手段可保疆土安宁。
程昱颔首道:此人对胡夷赶尽杀绝,俨然疯魔。众人闻言皆惊,不曾想虎牢关前的败将竟有如此悍勇一面。
叶辉继续讲述:黄巾乱时公孙瓒屡立战功,后因袁绍挑拨与刘虞交恶。初平四年,公孙瓒杀刘虞夺四州兵权,然龙凑一败后日渐衰颓,最终引火 ** 。
继而讲到刘虞旧部联合乌桓、袁绍 ** ,在鲍丘大破公孙瓒。戏志才叹道:刘虞怀柔取祸,公孙瓒虽盛极一时,终是昙花一现。众人听罢,各有所思。
【
袁绍该杀!刘虞的妻儿部属也该杀!公孙瓒好歹是汉室臣子,竟勾结胡人攻打同胞!程昱怒不可遏,拍案而起。
同胞相争无妨,但引狼入室实属大忌!
此举败坏纲常,遗祸无穷。陈宫沉声附和,借外族之力,无异于玩火 ** ,终将断送华夏根基!
曹操目光如炬:蛮夷之刃若敢伤我子民分毫,必教他们百倍偿还!
众将齐声响应。身为武将,最恨外寇屠戮百姓、践踏河山。若任胡虏肆虐,九泉之下有何颜面拜见列祖列宗?
......
叶辉含笑道:诸君皆热血儿郎。内部纷争乃家常便饭,引外敌干预却是国之大患。
先生高见。曹操等人心悦诚服。
说到乌桓——这个起于东胡的部族以山为号......至初平年间,已 ** 为丘力居、难楼等数十部落,合计三十四万众。其中丘力居雄踞王庭,统领各部。叶辉继续道,建安年间丘力居病逝,因其子楼班年幼,改立其侄蹋顿为单于......
建安十二年,曹公亲征乌桓。白狼山一役,张辽阵斩蹋顿,乌桓精锐尽丧。至建安二十三年,残部勾结鲜卑作乱,被曹彰、田豫击溃,最终或被鲜卑吞并,或融入汉家,就此消亡。
听闻乌桓亡于曹魏之手,众人目光灼灼望向曹操。这位枭雄首战摧毁乌桓王庭,其子再战彻底瓦解残部,实在大快人心!
丘力居竟能统合乌桓各部?郭嘉眼中精光一闪,其侄蹋顿能维持霸业多年,想必也非等闲之辈。
陈宫迅速记录了丘力居、难楼、苏仆延、乌延、速仆丸、寇娄敦、厥机、沙末汗、普庐等部落首领的名字。
这些情报对日后探查乌桓动向至关重要。
乱世之中,无人可小觑!叶辉点头赞许,继续道:
再说鲜卑,源自大兴安岭,属东胡分支。匈奴衰落后,鲜卑趁势崛起,公元87年大败北匈奴。
二世纪中期,檀石槐统一鲜卑各部,使其势力达到鼎盛。
但其死后,鲜卑 ** 为三部——
西部鲜卑拥立其孙骞曼为首领;
中部鲜卑以扶罗韩为首,扶罗韩死后又分三支:其子泄归泥、其弟步度根及轲比能;
东部鲜卑则以素利、弥加、阙机部为主,占据辽东至渔阳塞外区域。
后来轲比能整合中东部鲜卑,先与曹魏交好,后成威胁。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曾联合轲比能意图夹击,鲜卑大军陈兵石城边境。
公元235年,曹魏幽州刺史王雄派刺客韩龙刺杀轲比能,鲜卑陷入内斗。至晋代,鲜卑各部南迁中原,成为五胡乱华主力,先后建立代国、前燕、后燕等十余政权,祸乱神州。
荒谬!程昱面红耳赤目露凶光,蛮夷安敢在中原称王?
众将怒发冲冠,夏侯惇指节爆响:若见轲比能,必啖其肉!
曹操与陈宫虽早知五胡乱华,闻此仍青筋暴起。
这一世,誓要屠尽鲜卑——
扶罗韩、轲比能,杀!
素利、阙机部,杀!
骞曼旧部,杀!
遁至天涯海角亦必诛之!
卑贱鲜卑,安敢如此放肆,倘使本将得势,必率铁骑荡平其族,鸡犬不留!吕布拍案而起,眸中怒火灼灼。
昔日坐镇并州之时,无论匈奴抑或鲜卑,皆不敢犯边半步,但凡来犯者尽数化作草原养料。
先生既毕鲜卑之事,下一位当论何人?郭嘉一扫慵懒之态,推直躺椅,背脊笔挺,神采奕奕。
身为校事府主事,案牍劳形尚多。叶辉此处仅提供大势脉络,诸如钱粮调度、细作派遣等具体事务,尚需校事府亲力查证。
幽州外患岂止鲜卑乌桓?更有扶余、**、沃沮、东濊、三韩等蛮夷环伺。这些化外之民究竟如何祸乱我大汉天威?
今日且说公孙度!
此人在中原声名不显,实乃举足轻重之枭雄。叶辉环视众人道:莫说当世百姓,即便世家大族亦多不知其详。世人常误以为他是公孙瓒子侄,甚或诘问此等小诸侯从何处冒出来
席间除却曹操、陈宫、郭嘉等文士,吕布、曹洪等武将皆面露茫然,徐晃更直言:先生见笑,末将今日方知世上竟有此号人物。
诸将纷纷附和:辽东苦寒之地,料想不过数千杂兵。僻处边陲的微末之辈,举手可灭耳!
谬矣!叶辉正色击案:公孙度实乃被世人低估的雄主,辽东更非贫瘠之所!此人出身辽东襄平,少时为玄菟郡吏,得太守公孙琙赏识,历任尚书郎、冀州刺史。
董卓为制衡公孙瓒与袁绍,特擢其为辽东太守。到任后雷厉风行诛灭豪强,拥兵数万,堪称东北霸主!
(
公孙度先东取玄菟郡,再西攻乌桓夺得辽东属国,占据辽西大部,又南下夺取辽东半岛,掌控四郡后挥师东征 ** ,迫使 ** 归顺,每逢战事必获其助。
至此公孙氏拥兵近八万,威震边疆诸族。扶余首领尉仇台主动归附辽东,向公孙度称臣进贡。东濊、辰韩、马韩、弁韩等小国亦惧其威势,纷纷臣服。
短短数年间,公孙度势力遍及辽东半岛、高丽半岛及东北全境。趁中原内乱之际,更渡渤海攻占青州东莱,控制胶东半岛,兵锋直指中原与徐州。
众人惊叹于公孙度之强势——竟以辽东偏远之地开拓广袤疆域,令 ** 、扶余等族尽数臣服。拥兵十万之众,显露出问鼎中原之势,实属不容小觑的枭雄。若辽东汉民人口充足,恐幽青二州早被其吞并。
曹操敏锐指出:若我为公孙度,必固守胶东半岛,同时进击右北平夺取幽州。后方无虞之时全力南下,中原唾手可得!
郭嘉却持异议:辽东根基薄弱,缺谋士、少良将、土地贫瘠。所谓十万大军乃竭泽而渔,久必生变。称霸边陲尚可,逐鹿中原绝无胜算。
叶辉补充道:即便如此,公孙度仍私设平州,自封辽东侯。当朝廷封其为永宁乡侯时,他嗤之以鼻:吾在辽东称王,要永宁何用?将印绶弃于武库,继续割据一方坐观中原之变。
这番言论令众人咋舌——敢自立为侯,实属胆大妄为。
曹操以朝廷之名赐封永宁乡侯,公孙度竟断然拒受,此举无疑是要公然对抗朝廷。
主公,公孙度如此作为,其治下数郡臣民岂不要群起反抗,尽皆背弃公孙家族?陈宫一语双关地问道。
这实则是为曹操日后晋位魏王探路。
倘若公孙度自立辽东侯无人反对,那曹操进位魏王自然水到渠成。
非议之声自然不少,不过都被公孙度以铁血手段 ** 了。叶辉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