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极!若在许都重建颍川学府,天下英才必尽入我彀中!
郭嘉却冷声反问:一山二虎,主公当真要养虎为患?
(
蔡邕创立了蔡氏学府,已然成为你的象征,若再开设颍川学府,便是公然对峙了。
自相矛盾,岂非荒谬?
曹操如坠冰窟,满腔热情骤然冷却。
陈宫进言:主公,水镜先生等名士已迁居荆州,恐不愿重返颍川。除非天下一统,他们再无去处。
以当前局势观之,荆州更为安定,乃天下百姓与文人雅士心之所向。
避祸荆州,实乃明智之举。
越是睿智之人,越懂得明哲保身之道。
而观水镜先生平日所为,此类隐士更愿置身事外,不涉纷争。
曹操听罢,难掩遗憾之情。
郭嘉忽然笑道:看来主公已有决断!
主公何必忧心?您手握利器,何愁天下英才不归?
见郭嘉慵懒倚榻,笑意从容,曹操知他胸有成竹。
我鄄城有何物能令天下贤才趋之若鹜?
陈宫当即会意。
掌握白纸,刊印典籍,鄄城占尽天时地利。
此乃文人墨客梦寐以求之物。
文运昌隆,何患无才?
若无贤才,便自行栽培。
曹操掌白纸,蔡邕通经史,更藏万卷典籍。
学府既立,何愁天下名士不慕名而来,求真知于鄄城!
此处竟藏宝库!
更是利器,无论世家望族或寒门子弟,皆受其掣肘。
叶先生创活字印刷术,免抄录之苦,可加速典籍刊印。公台,此事须严加督办,速将蔡大家携来典籍整理成册。曹操令道:
这些纸书暂不公开,唯鄄城求学之士方可阅览。白纸可高价限量售予世家,切忌过量。
尤其与我鄄城为敌者,禁绝交易。
须将优势发挥至极致,令声望凌驾所谓四世三公……
…………
冀州常山!
杀……
并州狼骑所向披靡,吕布仅率数十骑便连破黑山军阵,迫其溃退太行山。
蛰伏一冬的黑山军欲劫掠冀州,又遭吕布铁骑冲杀,再度大败而归。
哈哈哈,这帮乌合之众,屡教不改!有我吕布在此,竟敢造次,自取 ** !
吕布冲杀一番,未予追击,收兵回营。
他深知留敌自保的道理,若真将黑山军尽数剿灭,恐怕自己就失去利用价值了。
这是在袁术麾下时领悟的生存之道。
毕竟吕奉先并非愚钝之人,先前协助袁术击退荆州军后,对方就愈发不将他放在眼里。
回到常山郡驻地。
吕布对张辽吩咐:文远速拟战报发往邺城,先为我军表功,再向袁本初讨要援兵!
我军为他征战半载,竟未补充一兵一卒,这般消耗下去,并州儿郎都要折损殆尽了!
安顿下来后,这位飞将心底的野心开始悄然滋长。
为将者,谁不希望麾下兵马愈盛?
忆及长安时光,虽被王允利用,但确实统率着众多兵马,名义上更是统帅三军的大元帅。
那是何等威风凛凛。
吕布岂能不怀念?
虽无吞吐天地之志,但这点小野心还是有的。
张辽呈上信笺:主公且先过目此信。
何处送来?吕布接过。
来自鄄城。
曹孟德?他与我通信作甚?
我又未曾劫掠其地,更未食他半粒粮米!嘴上虽这般说,吕布心知肚明:当初途径兖州时确有劫掠之意,只因曹操派重兵戒备,又忌惮典韦之勇,这才作罢。
毕竟曾共诛董卓,这份情面总要顾及。
展信阅毕,吕布喜形于色:
妙极!曹孟德真乃仁义之士!
果然念及共诛董贼之情,竟救下了绮玲她们!
原来曹操信中言明,趁长安大乱之际派人救出其妻女,助她们躲过李傕、郭汜搜捕。
孟德也真是,既已救人,过境时何不通传?正好让她们随军而行!欣喜之余又生出几分埋怨。
张辽劝道:恐当时尚未将人接出关中,又怕走漏风声,反误了大事。
吕布恍然:文远所言极是。曹操此事办得妥当,既然救出绮玲她们,当速遣人接回。
张辽暗自苦笑。
这位主君未免太过天真,人家救你家眷,你竟毫不客气就要接走,全无谢意。
当真不把自己当外人!
难怪曹孟德会另附密信予我,早料到你吕奉先这般......唉!
张辽实在不知该如何评价这位主君。
曹操则是一位目光长远、善于审时度势的明主。
文远可是不愿替我去接人?吕布见张辽神色恍惚,语气渐冷。
张辽猛然回神,拱手道:温侯,现今我军尚未安稳,倘若途中再生变故,岂非令家眷陷于危境?不如待寻得妥善驻地后再作打算。
吕布陷入沉思。
张辽继续进言:我军将士多来自并州,若能重返故土,既可补充兵源又能休养生息,届时......
吕布猛然攥拳,眼中寒光乍现:袁本初怎会容我染指并州?其外甥高干坐镇并州,岂敢纵虎归山!
这段时 ** 屡次致信袁绍,请求移师太原或上党,愿为袁绍征讨黑山军,却始终石沉大海。即便 ** 驻守云中、雁门等边关要隘,亦遭婉拒。袁绍防他如防贼,分明是忌惮他夺取并州。
加之吕布对中原沃土尚有眷恋,不愿再回苦寒北地,故未与袁绍撕破脸皮。
张辽闻言,不禁想起曹操密信中的预言。那位雄主果真是料事如神,若要重返故土,恐怕唯有依曹操之计!
作为雁门马邑人,张辽无时无刻不惦记着位于边关的故乡。那里年年遭受胡骑侵扰,他的兄长仍率亲族戍守故土。夜半梦回,常看见马邑城墙上的烽火。
末将恐袁绍此次仍不会应允。张辽沉声道:观其所作所为,与袁公路并无二致,不过是想消耗我军实力。
这番话刺痛了吕布。他何尝不知袁绍用心,只是袁绍比袁术更懂得伪装,虽拨发粮饷却严格控制数量,既要饿不死他们,也绝不让他们壮大。
罢了。吕布长叹一声:就让玲绮暂居鄄城吧。曹孟德总不至于短了她们衣食,来日本侯十倍奉还便是!想到袁绍掌控下的常山危机四伏,倒不如留在曹操治下来得安稳。
如此一来,即便日后与袁绍兵戎相见,也无需顾虑家眷安危。
春风和煦,万物复苏!
鄄城的四月天已悄然来临。
田间地头尽是丰收景象,兖豫两州的军营田地里,秋播的土豆又迎来好收成。官府粮仓堆得冒尖,新修的储粮库都快装不下了。尤其是军营周边的屯田区,粮食堆积如山,官兵们正忙着将它们制成能长期保存的 ** 便携军粮,以备不时之需。
整个曹营上下忙得脚不着地,却也笑得合不拢嘴。
久居宅中的叶辉终于踏出府门。
只是他戴着黑色面纱斗笠,
将自己面容遮得严严实实。
饶是如此,当马车驶过街巷时,仍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怎的这般奇怪?车里坐的不知是谁家郎君,我竟......莫名心生亲近之感。
真是羞煞人也!连面容都未瞧见,就对车中人生出爱慕之情......
街边不少年轻姑娘又是跺脚又是捂脸,明明羞得转身要走,不一会儿又忍不住回头张望,直到马车消失在城门外。
公子为何要戴这遮面斗笠?貂蝉好奇问道。先前从濮阳到鄄城时,可不见他这般打扮。
叶辉摇头苦笑。这叫他如何解释?总不能直说自己魅力太大,怕惹得满城姑娘茶饭不思吧?
这话听着实在狂妄,偏生又是事实。
倒是一旁的蔡琰看破玄机,噗嗤笑道:我猜叶大哥是怕自己太招人喜欢,被姑娘们抢回去做夫君呢!
这个新奇称谓,是她们跟着叶辉学来的仙界词汇。
貂蝉恍然大悟,眨着水汪汪的眼睛认真道:公子确实风姿过人,寻常女子见了定会心驰神往。说完自己先红了耳根——她可不就是那心驰神往之人。
你俩就别打趣我了。叶辉转移话题道:难得出来赏春......
正说着,马车忽然停下。
先生!听说您要出游,我们特来相伴!曹昂恭敬行礼。
徐晃也上前抱拳:算上徐某一个!
这时又一辆马车追来,曹洪掀开车帘喊道:先生莫急!咱们村的吕姑娘也来了,正好与蔡 ** 作伴!
活泼的蔡贞姬探头往后瞧,缩回车厢惊呼:姐夫快看!后面有位英姿飒爽的姐姐,骑着骏马好不威风!
哦?
乡野之地竟有这般巾帼女子?
难怪小丫头看得眼睛发亮。
春光易逝,韶华难再。
叶辉笑道:既然大伙儿都来了,便同游踏青吧!
车队继续向前驶去。
吕玲绮一行人尾随在后,久未外出透气,更难得有机会策马驰骋。她原想扬鞭疾驰至队伍前方,余光瞥见众人恭敬行礼的叶辉所乘马车时,眸中闪过一丝犹疑。
怪事,未见其人,却莫名生不出厌弃之感。
倒像……迫切想见其真貌!
她猛然甩头:荒唐!岂能注目那车驾!
自幼习武的吕玲绮毕竟心志坚毅,刹那间便将这缕异样心绪斩断。扬鞭催马越过队伍,转瞬消失在众人视野中。
曹洪见状欲遣人追赶,徐晃劝阻道:吕家丫头逃不脱的,不过性子活泼些。若不让她撒欢,反倒要惹出祸端。
此言有理。曹洪望着远处尘烟,严氏在此,她总不会弃家而去。
队伍行至黄河畔桃林,绿草如茵,清风拂面。正适闲游 ** ,众人皆觉心旷神怡。
严氏携杜姬上前行礼:吕门家眷拜谢叶先生。原不敢打扰,可望见那顶黑纱斗笠后,心头竟涌起莫名的敬畏,似有冥冥之音催促她们前来谒见。
原是吕壮士亲眷。叶辉遥指河畔驰骋的身影,曹公曾赞吕壮士武艺超群,尤擅骑术。令爱颇有父风,若勤加栽培,或可角逐马术赛事,奥运夺魁,扬我国威。
严氏听得前段尚明,后语却如闻天书。正踌躇间,忽忆曹洪叮嘱,忙应道:谢先生指点。
令爱年岁几何?为何不入学堂?叶辉忽问。
严氏怔然答道:小女名玲,虚岁十二,随妾身在家习女红。
又是陈腐之见。叶辉摇头,择日让她来学堂听讲罢。我会与曹公等人分说。春风掠过桃林,几片花瓣飘落在他斗笠的黑纱上。
严氏一怔,显然没想通叶辉的意图。
蔡琰在旁轻声提醒:吕家主母,快谢过叶公子。叶公子平日极少收徒,如今学堂里与令爱同龄的只有曹家三位公子。这可是天大的机缘。
话中深意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