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呸,怂包!”典韦收起双戟,满脸不屑。
徐晃催促道:“别废话了,赶紧出关!”
二人率领两千兵马,顺利撤出武关。
另一边,曹洪先行返回鄄城。
曹操得知蔡邕获救,立即带着程昱等人出城相迎。
“主公不动声色,竟派猛将潜入关中诛灭董贼,真乃汉室忠良!”
“正是!主公借此坐稳兖州牧之位,加封镇东将军,实乃高瞻远瞩!”
“我说徐晃怎突然不见踪影,原是去执行如此重任!”
“虽险象环生,但徐晃与那神秘的典韦立下大功,双双获封太守,加爵进禄!”
“功劳虽大,可王允那老儿岂会善罢甘休?”
“管他作甚!蔡邕这等大儒都敢杀,王允已疯魔了。若让他继续掌权,天下诸侯岂不遭殃?”
正议论间,一队骑兵护着马车缓缓而来。
“报——夏侯将军已护送蔡侍中抵达!”
曹操朗声笑道:“诸位,蔡大家平安入兖,实乃兖州之福!”
众人齐声恭贺:“主公英明神武,天下苍生之幸!”
蔡邕这等大儒坐镇兖州,日后不知能引来多少名士英才!
鄄城的未来必将成为大汉文化的核心地带,曹孟德的声望也将与日俱增,赢得天下人的敬仰。
营救蔡中郎不仅带来了珍贵的人才资源,更彰显出仁德大义所能收获的丰厚回报。
讨伐董贼、解救蔡邕这两件事,使曹孟德迅速成为天下人交口称赞的焦点人物。
第七十四回 蔡中郎的意外 徐公明的请求
蔡邕的马车缓缓停下,这位当世大儒掀帘而出。
见着曹操,立即加快脚步上前:蔡伯喈参见镇东将军,此番能脱离樊笼返回关东,全仗将军搭救,蔡某实在不知如何报答!
曹操连忙迎上前去,双手扶住蔡邕不让他行大礼。若真受了这位名士的大拜,恐怕会招来无数非议。
蔡公实在太见外了,如此大礼让曹某如何承受?曹操恳切道:
以蔡公的德行情操,曹某知晓后岂能袖手旁观。
虽说此举可能得罪了王司徒,想来也无碍大局。
听曹操提及此事,蔡邕反倒更加愧疚不安。
现今王允执掌朝政大权,可谓一言九鼎。
必然会从中作梗,说不定连之前的封赏都要收回。
自己实在拖累了曹操,心中愈发过意不去。
唉!终究是老夫连累了孟德啊!实在心中有愧。蔡邕叹息道。
曹操宽慰道:蔡公不必介怀,您能莅临兖州就是对曹某最大的信任。若蔡公实在过意不去,不妨在鄄城创办书院,为我兖州培养贤才,为大汉招揽天下俊杰,使他们都为大汉文脉传承尽一份力!
蔡邕闻言一怔。
曹操竟有意兴办书院?
这是要重振大汉文明气象啊。
蔡公说句掏心话,曹某虽据有兖州,却苦于人才匮乏,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曹操压低声音推心置腹道,这话只有蔡邕能听见。
蔡邕听罢不禁对曹操另眼相看。
如此求贤若渴,曹孟德果然与众不同。
确实有雄主之姿。
原本蔡邕选择投奔曹操,也是看准当今天下唯有曹操敢与王允抗衡,能庇护自己周全。
其他诸侯必定避之唯恐不及。
因此才随曹洪来到兖州,本打算暂住观望便离去。
如今听到曹操这番肺腑之言,当即打消了去意。
只见他郑重点头:好!孟德果然志向不凡,能行非常之事,老夫深感欣慰,实乃大汉之福!
当此群雄逐鹿之际,还愿意兴办书院、重振文教的诸侯实在寥寥无几。
毕竟这是费时费力难见成效之事。
曹操既有此抱负,蔡邕自然欣然应允。
荀彧、陈宫、程昱等人闻言皆喜形于色。
纷纷上前行礼:
荀彧拜见蔡公!
陈宫见过蔡公!
程昱参见蔡公!
毛阶与毛孝先向蔡邕行礼:拜见蔡公!
……
荀攸随后上前问候:蔡公,多年不见,别来无恙?
蔡邕显露出惊讶神色。
他深知荀彧有辅佐君王之才,乃是颍川荀氏年轻一辈的翘楚,原以为会在袁绍麾下效力,未料竟投奔了曹操。
更让他意外的是,曾担任黄门侍郎的荀攸也成了曹操的谋士。
此外,还有诸多地方才俊也汇聚于此。
虽然未曾谋面,但蔡邕对这些人早有耳闻。
原以为曹操麾下只有勇猛武将,文官屈指可数,没想到竟有荀彧这般治国之才与荀攸这等谋略之士,让他倍感诧异。
孟德,你可真是瞒得我好苦!蔡邕一边随曹操入城,一边半开玩笑地埋怨道。
曹操笑着回应:请蔡公见谅,我们都是后辈,还望蔡公多多指点。如今朝廷危难,我确实急需贤才相助。
你啊,过犹不及,可别太贪心了。蔡邕笑着提醒道。
………………
接到蔡邕父女后,曹操心情愉悦,立即派人传令给刚到兖州陈留的徐晃和典韦,让他们将围县的蔡氏族人全部迁至兖州,以防王允 ** 。
同时,蔡邕故居珍藏的典籍装了百余车,全部运往鄄城。
这些书籍便是蔡邕最珍贵的财富。
天下藏书,除皇家所藏外,十之一二尽在于此!
这也正是蔡邕深受天下士人敬重的原因。
在这书籍稀缺的年代,蔡邕不仅藏书丰富,还曾担任鸿都门学的教习,培育了无数人才。
不久后,徐晃与典韦顺利返回鄄城。
曹操亲自带着陈宫、曹洪等人出城二十里迎接。
虽未大张旗鼓,但礼遇极高。
二人与曹洪此去关中乃是秘密行动,身负为叶辉争取姻缘的任务,因此不便声张,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猜疑。
公明,辛苦了。此次行动实在凶险,日后必不让你们再涉此险境。曹操已从曹洪处得知事情经过。
徐晃不愧是五子良将之一,在此次关中之行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可以说,若非徐晃,能否救出蔡邕父女都是未知数,更遑论全身而退。
徐晃恭敬回应:承蒙主公厚爱,曹洪将军不远万里相寻,这份恩情徐晃铭记于心。
为主公赴汤蹈火,本就是我等武将分内之事,何谈辛苦。
况且此行西去,不仅得了实权太守之位,还获封爵位!
听闻此言,曹操开怀大笑,拉着徐晃的手向前走去:只盼那王允不会食言,收回封赏才好!
在下今有一事相求,只要我曹阿瞒能办到的,定当应允!
曹操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
他实在想好好犒赏徐晃,这次的任务完成得太漂亮了。
不仅劫回了人质,获封了爵位,还额外带回两千精兵,这样的功劳哪个主公不想重重赏赐?
徐晃目光微闪,拱手道:主公,末将确有一事相求。
但说无妨!曹操爽快道,莫说其他,就是这兖州牧的位子给你都行。
主公说笑了!徐晃心头一热。一州之牧的位置,寻常人哪舍得让出,曹操却如此大方,可见对自己的器重。
末将斗胆想问,不知何时能拜见叶先生?徐晃话锋陡转。
此言一出,曹操、陈宫和曹洪都变了脸色。
陈宫挑眉道:看来公明已经猜到了?
三人的目光齐刷刷看向站在一旁的典韦。
典韦连忙摆手:不是我说的,真不是我!
果然是这憨货说漏了嘴。
不过曹操并不在意。典韦阵斩董卓的壮举,可是给他挣足了脸面。更难得的是能与吕布大战百余回合,虽未取胜却也不落下风。
这样的猛将,谁舍得责备?宠着还来不及呢!
既然公明已经知晓,那我也不瞒你了。曹操解释道,我能知道你这位良将,全赖叶先生举荐,这才派子廉去寻你。后来子廉强抢王允府上歌女的事,也是由此而起。
这回关中之变,也是叶先生早就算准的。我和公台商议后决定救人,保住了许多忠良的性命。
你既有兴趣,今晚就带你去见叶先生。正好我们也想听听徐州那边即将发生的故事。
回城后,众人在曹操府中稍作休整。
傍晚时分,曹操带着陈宫、曹洪、典韦和徐晃一行五人往叶府而去。
路上,曹操和陈宫又给徐晃详细介绍了些情况,让这位新归附的将领对那位神秘的叶先生更加好奇。
虽说素未谋面,但自己的仕途竟是由这位高人一手促成,徐晃不禁心生敬佩。
先生,俺回来啦!还没进院门,典韦的大嗓门就先嚷开了。
看着熟悉的院落,往事一幕幕浮上心头。要不是主公非要借调他去关中杀董卓,他才舍不得离开这里。
在先生身边多好啊!每天吃饱喝足,听听故事,看曹昂那几个小子被教训,防着那帮馋嘴的家伙来蹭饭......
哟,这不是咱们的典大将军吗?看样子这趟收获不小啊,乐成这样!叶辉听见典韦的声音,也是喜出望外。
典韦虽然憨直,可比那个犟驴许褚强多了。
那可不!这次可是赚大发了!典韦得意洋洋地邀功道。
啧啧,连成语都会使了!长进不小嘛!叶辉笑着称赞道。
曹操上前行礼:先生,又来叨扰您了。
不光蹭饭,还带了生面孔!叶辉听见徐晃的脚步声,这位朋友身手不凡,气息控制得极好,是个练家子。
徐晃心头一震,没想到叶先生竟能听出这些门道。
徐十五见过先生。徐晃抱拳道,幼时跟着师父学过些拳脚功夫,不过就会使斧头砍树谋生罢了。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
叶辉笑道:你们村的人取名真有意思,不是典三就是许八,现在又来个徐十五。该不会还有吕大、赵二、张四、关五、马六吧?
这话本是随口打趣,却见曹操正色答道:先生说的正是。与其日后惹他生疑,不如现在顺势承认。
好家伙!叶辉乐了,你们村干脆改叫三国村得了!
典三,去帮小蝉准备火锅吧。叶辉吩咐道,这么多人,炒菜可不够吃。
典三领命而去,他素来寡言少语,只管做事。
陈宫拿出包炒豆:先生,咱们先喝两杯?这是我从村委会特地带来的下酒菜。
看来这次是有备而来,非要听个尽兴不可。
叶辉抓了把豆子扔进嘴里,嚼得嘎嘣响:陈会计这算盘打得精啊!不过村委会的厨艺倒是见长,这炒豆火候正好。
抿了口酒,叶辉开口道:今天接着讲徐州之战。不过在说下邳之前,得先说说其他事。
曹操和陈宫顿时傻眼——又来这套?
等了许多年,结果就换来这般结局!
徐晃倒是一脸淡然,反正故事前文都未交代清楚。
说什么都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