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光阴,如白驹过隙。自迦尔纳遗迹重见天日,王国在李维的引领下,迈着稳健的步伐向前发展。
昔日蒙昧的国度已悄然蜕变,机器的轰鸣取代了部分手工劳作,蒸汽的力量驱动着齿轮转动,一座座初具规模的工厂拔地而起,整个国家呈现出接近前世十八世纪工业革命早期的蓬勃面貌。
在超凡领域,进步同样显着。
艾尔文博士,这位最初的引路人,如今精神海中已稳固地悬浮着五枚熠熠生辉的精神符文。
与他一同最早接触冥想法的几位核心学者,也有五人达到了同样的高度,其余者最差也凝聚了四枚符文,整个王国的高端巫师学徒群体已初具规模。
而作为引领者的李维,更是早已跨越了那道天堑,正式踏入了正式巫师的殿堂。
只有亲身站在这个高度,才能真正体会到它所代表的恐怖力量。
当第十二枚精神符文圆满凝聚的刹那,量变引发了质变。
十二枚符文不再是分散的存在,它们在精神海的核心处相互吸引、交织、坍缩,最终融合为一枚完美无瑕的六棱形精神结晶!
这结晶仿佛由最纯净的精神力实质化而成,放大观察,其表面并非光滑,而是覆盖着无数细微、玄奥、仿佛时刻都在流动变化的符文线条,这是巫师文明智慧与力量最直观、最美丽的结晶!
李维深思熟虑,最终选择了“闪现术”——一种基于空间原理的短距离瞬间传送法术——作为自己的本源法术,将其核心模型直接铭刻进了精神结晶的核心。
这使其成为一种近乎本能的被动能力,同时也保留主动施放的特性。自此,只要他的巫师直觉(危险感知)察觉到致命威胁,根本无需思考,本源法术“闪现”便会瞬间发动,将他传送到安全位置,堪称保命神技。
精神层面的巨大飞跃,也深刻改造了他的肉体。
身体的强度堪比百炼精钢,坚韧异常。更关键的是,体内流淌的庞大魔力本身,就构成了一层无形的能量护甲。
当身体即将遭受攻击时,魔力会瞬间在受击点凝聚,转化为高强度的能量护盾进行重点防御。
只有彻底击溃这层能量护盾,攻击才能真正伤害到他的身体本身。
强大的防御力配合远程毁灭性的攻击法术,此时的李维,在凡人眼中已无异于行走在人间的小号超人。
他甚至曾恶趣味地在霍克的典籍中搜寻过类似“眼射激光”的法术,试图以此纪念一下上辈子看过的漫画英雄——虽然最终没找到,但也算是对逝去青春的一种缅怀。
在霍克·迦尔纳的笔记中,李维了解到,能在晋升正式巫师时将“闪现术”这种蕴含空间奥义的高难度法术刻印成本源法术的人,极其罕见。
这让他更加确信,自己这具身体的天赋确实非同凡响。
艾尔文博士等人学习一个法术,往往需要经年累月的练习才能勉强掌握,而他几乎能在理解后瞬间释放,这份悟性堪称天生的巫师种子。
此刻,迦尔纳遗迹深处,那条熟悉的螺旋通道内,李维与艾尔文博士并肩而行。通道壁上的皓石散发着柔和稳定的光芒。
“陛下,”艾尔文博士的声音带着一丝完成重大任务的如释重负,“传送法阵的调试工作已基本完成,确认可以稳定运行。我们按照霍克笔记中的能量兼容性图谱,测试了王国境内及周边搜集到的三百余种能量水晶。最终确认,编号175的‘星蓝辉晶’与法阵核心的兼容性最佳,能量传导效率高且稳定。”
李维微微颔首。这正是国家力量汇聚的成果。霍克·迦尔纳孤身一人,穷尽心力也未能驱动这座法阵。
而如今,一群巫师学徒在国家机器强大的资源调配能力支持下,硬是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作为国王,他深知这绝非个人之功,而是整个王国意志和资源的体现。
“进行过实际传送测试吗?”李维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艾尔文博士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霍克笔记中记载了三十多个预设的空间坐标。其中三十个指向巫师世界内部的不同大域,另外几个则分别指向:与深渊恶魔交战的前线‘血战位面’、与诸神势力对峙的‘天堂山次位面’、秩序邪恶阵营盘踞的‘巴托地狱’、以及充满洪荒巨兽的‘巨兽世界’和传说中的‘龙界’。”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深深的忌惮,“我们不敢进行任何实质性的传送尝试。陛下,根据霍克的记载,无论是强大的巫师世界,还是深渊、天堂山、地狱这些地方,对于新发现的、坐标未知的位面世界,都拥有难以遏制的贪婪。贸然连接,无异于将我们世界的坐标暴露在群狼环伺之下!”
李维眼神深邃。他当然明白其中的风险。虽然霍克提到这些坐标连接的多是公共传送节点,理论上不存在反向追踪世界坐标的功能,但谁能保证没有意外?谁能保证没有强大的存在暗中窥伺?他必须慎之又慎。
交谈间,两人已走到了通道尽头那宏伟的传送大厅。巨大的传送法阵占据了中心位置,复杂的符文在地面上闪烁着幽微的光芒。
一群身着素袍的巫师学徒正手持笔记本围绕着法阵进行着最后的参数记录和微调,神情专注而严谨。
察觉到李维和艾尔文博士的到来,学徒们立刻停下手中的工作,纷纷起身,恭敬地向国王和院长行礼。
李维随意地挥了挥手示意他们不必多礼,但学徒们依然恭敬地退到法阵边缘,垂手肃立,等待着可能的指示。
大厅内只剩下法阵核心能量槽中,那颗编号175的“星蓝辉晶”散发着稳定而深邃的蓝色光芒,映照着众人凝重而充满期待的面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