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基地,露天实验场。
一台苏军基地车静静停放,像头卸了獠牙的巨兽。岳舟、核心科学家团队,还有“皇后”,正围着它,进行一场“拆解”与“魔改”的狂欢。
“先生,这基地车的模块化设计,有点意思。”艾伦·费舍尔博士指着全息投影上眼花缭乱的机械结构图,“它的液压伸缩臂和多点式电磁锁扣,既保证结构强度,又能快速开合。这思路不错,对我们启发不小。”
“能源系统就太糙了。”雷蒙德·麦克马伦博士直摇头,“靠外部补给和自带那点化学燃料短时间撑着,展开后还得接大家伙。”
岳舟微微颔首,他的念力早就把它的每个零件“看”了个底朝天。
“磁能反应堆技术,充其量算个雏形,更像个大号蓄电池的添头,算不上真正的独立能源核心。”岳舟点评道,“我们手头的核聚变装置是简陋了点,但供能的持续性和总量,不是它能比的。”
“材料也一样,”艾丽西亚·马库斯接话,“主体装甲虽然掺了些特殊合金,但强度和韧性,跟《极乐空间》的记忆合金、安布雷拉的生物活性金属纤维比,还差点意思。”
岳舟目光扫过众人:“所以,我们的目标,不是复制,而是把它当骨架,塞进我们自己的技术,搞出全新的玩意儿。”
“一个能自我展开、自我维持,还能不断向外拓展的城市核心——我管它叫,‘开拓者’。”
“开拓者?”科学家们眼里齐齐冒光。
“没错。”岳舟在全息投影上随手勾勒出“开拓者”的轮廓,“它不再是单纯的战争机器,而是一个移动的、能进化的城市种子。”
“首先,能源。”岳舟指向原本动力舱的位置,“这里,预留接口,直接对接基地已有的核聚变反应堆。‘开拓者’自带的能源,升级成玄甲那套能源的扩大版,保证它单独行动时的基础能源供应。”
“其次,主控。”岳舟看向另一边,“保留它坚固的驾驶舱和基础控制单元,但核心运算和决策,交给‘皇后’的子,并与基地主脑直连。它得能自主选址、探测环境、规划蓝图,还能指挥机器人集群搞建设。”
“那些战争模块,也得彻底改。”艾伦·费舍尔博士秒懂,“比如‘兵营’模块,完全能改成‘青莲生物医学院’的移动分部,培养‘归源体’,搞基因研究。”
“‘战争工厂’和‘坦克工厂’,”雷蒙德·麦克马伦博士跟上,“可以整合,改成多功能工程机械制造中心,生产建设机器人、运输车和模块化建筑单元。”
“它的‘矿石精炼厂’模块,核心的矿物扫描和提炼技术能保留升级,但具体挖矿,交给更专业的采矿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艾丽西亚补充,“爱丽丝军团可以先帮忙大规模探矿和初步清理。”
岳舟满意地点头:“很好。‘开拓者’的核心功能,就是城市建设与发展。不再追求快速打仗,而是稳扎稳打,可持续扩张。”
“它展开后,第一步,建‘皇后’的子机房和机器人调度中心,保证后续建设智能化、自动化。”
“第二步,能源系统全面启动,矿物精炼设施运转,给城市供能、供料。”
“然后,它会根据‘皇后’对周边的探测和规划,自动铺设交通网、能源管线、信息光缆,指挥机器人集群,按城市蓝图,一步步往外建功能区、生活区、科研区……”
“考虑到核心功能太庞大,移动形态下,它会尽量精简。”岳舟补充,“只有选定扎根地点,才会完全展开,像种子一样生根发芽,最终长成一座真正的城市。”
“而且,这个过程能不断迭代升级。”岳舟眼中闪着对未来的憧憬,“从地球,到外星,‘开拓者’会一步步把帝国的疆域,铺满星辰大海。”
接下来,整个科研团队一头扎进了对基地车的改造。
岳舟亲自坐镇,念力就是最高效的万能工具,坚硬装甲在他意念下精准切割、重塑;复杂结构拆解、优化、再组装。
原有的劣质材料统统换成帝国手头更牛的合金与复合材料。
爱丽丝军团在爱丽丝统一指挥下,负责搬运重型部件,进行大规模粗加工。
“皇后”则实时演算着每个改造方案的可行性,同步更新着“开拓者”的设计蓝图。
这是个浩大的系统工程。
即便有岳舟的变态能力和“皇后”的辅助,也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但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
他们要亲手创造一个奇迹,一个将幻想变为现实的宏伟造物。
当第一台脱胎换骨的“开拓者”原型车,缓缓驶出实验场,停靠在基地新建成的核聚变反应堆和“皇后”主机房旁时,所有人都下意识屏住了呼吸。
这家伙比原来的苏军基地车更加庞大,线条却更加流畅,充满了力量感与未来感。
银灰色的金属外壳上,青莲的徽记清晰可见。
“连接。”岳舟下令。
粗壮的能源导管和数据光缆,从“开拓者”车体下方探出,与基地的主能源和主控系统精准对接。
嗡——
一声轻微的震动后,“开拓者”车体上的指示灯依次亮起,最终汇聚成一片柔和的蓝光。
它与基地,融为一体。
这里,将是帝国未来的首都。
而“开拓者”,便是这座首都不断向外延伸的触角,是帝国播撒文明火种的先驱。
“先生,‘开拓者’一号,准备就绪。”皇后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几乎察觉不到的激动。
岳舟看着眼前的杰作,不由得心潮澎湃,这就是帝国的心脏啊。
这,仅仅是开始。
他摇摇头,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