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景帝的旨意下来第一天,丞相已经派人将南苑给包围了起来。
不过他看到统计来京的学子名单,发现人太多,南苑可能放不下。
就去请示云景帝,提议只招待没找到落脚地的学子入住南苑,那些已经有了安排的学子就不在考虑范围。
云景帝看着手里的长卷,是那些学子的名单。
这时他也意识到,今年来参加科举的人很多,自己可能顾不到那么多的学子。
之前自己的旨意有些大意了。
便同意了丞相的提议,不过他还是派了暗卫去监视那些不在南苑的学子。
那些学子也是人才,除了不能让有异心的人进入自己的朝堂,还不想那些学子在外被人欺负。
得到云景帝的答复,丞相松了口气,回去继续忙了。
估摸了一下需要花费的银钱,弄出章程后送去了户部。
秦翰扬在丞相的人来找他之后,看了看那些要花钱的地方,记得不错,就利索的放钱给他了。
偶尔会跟着丞相去南苑看一眼,知道户部的钱都花在该花的地方,满意了点了点头,还友情赞助了一笔钱给南苑负责人。
有军队和皇室的支持,南苑这边的屋舍两三日就建成了。
等南苑里面的生活设施一一都备好,丞相就将云景帝的旨意公示出去。
旨意公示出去的第一天就有学子来南苑报到。
那些学子都是刚来京城还没找到落脚地的学子。
来南苑这边也是碰碰运气。
等他们顺利入住南苑,来到新建好的屋舍,都还没反应过来,他们就这样住进来了?
这可是皇家南苑啊,他们这平头老百姓也能进来啊。
能在这里住上一两月呢。
来南苑的都是些寒门子弟,见着那些床铺被褥都是他们没用过的,饭菜也是免费的,还能看南苑的这边的美景。
众位学子心里满是激动和感激。
心里对东渊国的归属感更多了,决定要为东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这天晚上,秦钰无聊的又出门溜达了。
这回她去的是皇家南苑。
入住南苑的学子越来越多,人一多,纷争就有了。
不过他们畏惧驻扎在皇家南苑军队,做事情也不敢明目张胆。
秦钰从小六子那里就知道了不少关于那些学子的暗流涌动。
有个胆大的学子想要干坏事,误导他一个同村的学子吃下令他过敏的食物。
等那同村的学子因为误食过敏被迫离开了南苑后,心里还窃喜不已。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那学子并没有离开京城,而是被单独安排去了另一处地方安置好。
太医给他治好了过敏,就让他在此处学习。
毕竟他的弱点已经暴露在众位学子的面前,要是回去之后在被人给害了可就不好了。
对此,丞相知道这件事,还让人去统计还有那些学子有过敏的过去,将他们都统一放在一个院子里。
然后那个暗中下手的学子就被士兵提溜出来,向众人公开他的所作所为。
审判完,这人被赶出了南苑,赶出了京城,往后三年不能科举。
这是要昭告全国的,包括两位学子的村子。
等那被取消科举资格的学子回到村子,才是他苦难的开始。
未来三年,他们东渊需要的人才可不少,可这些爱使用鬼蜮伎俩的,他们不收。
这事过后,那些有心思的人都安分了下来,开始内卷。
秦钰来这边看的是一个被小六子专门提起的人。
小六子说那个寒门子弟未来是东渊国的丞相,最后还做到了三朝丞相。
原剧情里,因为吃瓜系统是在五年后出现的,那时候,那位学子已经被京城世家子陷害抄袭,终身不能参加科举。
听说离开的他日子不好过,可还是凭着要复仇的心一直凭着一口气活着。
他成了六王爷的谋士,借着六王爷的手报复了那些陷害他的人,自己获得清白身。
报完仇,此人就想着帮六王爷驻守边境,成为六王爷的军师。
云景帝见着自家弟弟看好杨鹤,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是让他不能科举,又没说他不能走军师这条路,何况当年那是一起冤案,人家已经昭雪,他也不会拦着人才为东渊所用。
后来他跟在女主的身边见证了东渊的改变,这才选择入京辅佐新帝。
如今秦钰已经将一切都给提前,这个人也得留住了。
秦钰好奇这人,就过来看看。
夜色下,南苑这边还有房子里面有着幽幽烛光。
那些寒门学子在没进入南苑的时候,觉得自己的学识必中榜,可来到南苑之后,见到了天南地北来的众位才子,危机感上来了。
就有不少人趁着其他人睡觉的时候,偷偷跑去隔间开小灶。
这事驻守这边的士兵知道,没有理会。
丞相知道后也没管,只是让食堂那边多备一些补汤给辛苦学习的学子们养养身体。
秦钰要见的人,东渊未来的丞相,杨鹤在偷偷内卷的学子之一。
杨鹤之前也属于自信自己能考中的学子之一,但来到这边,觉得自己是井底之蛙。
这次来赶考的学子能人居多,他的才华在他们面前还是略逊一筹。
秦钰变成一只萤火虫,飞到窗口停住,站在窗口看着里面正在看书的杨鹤。
杨鹤身上披着洗的发白的衣袍,靠着烛光看着手里的书。
他缩在角落里,秦钰倒是看不出这人的身高如何,倒是那张脸,额角有一道浅浅的伤疤。
“那是他小时候上山从树上摔下来摔到的。”小六子有着这位杨鹤的一切记录,注意到秦钰看着杨鹤的额角,就出声解释。
“嗯。”秦钰看着那伤,就想到了如今东渊的律法,“脸上有损的人不能为官吧?”
“是,不过伤疤不明显可以遮掩的还是会被录取的。”
秦钰看了看杨鹤身上的伤疤,点点头。
不过秦钰看的还有杨鹤的面堂发黑。
按照原定轨迹,杨鹤来京后在京内没有找到落脚地,就去城外农户家借宿。
那农户见杨鹤字写得好,就偷偷拿着杨鹤的手抄纸拿出去卖。
就这么的,杨鹤的手抄纸被司徒家的小儿子给买到了。
意外的,那天他父亲来考察他学业,就看到了杨鹤的手抄纸上的文章,以为是司徒长宇写的,还夸了他。
难得被父亲夸奖的司徒长宇,就盯上了杨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