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向桌上被墨汁染黑的警示纸,伸手将其揉碎,扔在地上。
旧的警示已经不够了,他需要的是更坚定的决心,更凌厉的手段。
“传旨!”贾政站起身,语气铿锵,“即日起,凡阻挠新政推行、中饱私囊者,无论官职高低,一律革职查办,抄家问罪!让所有官员都知道,朕的新政,势在必行!”
“遵旨!”林如海躬身领命。
御书房的烛火摇曳,映照着贾政坚毅的身影。
他知道,处置李嵩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他要面对的是整个文官集团的旧思维、旧利益。
这场较量,远比平定叛乱更加艰难。
王朝末年的沉疴早已深入骨髓,官员们的思想和行为早就变了味。
想做事的人凤毛麟角,大多是抱着“多做多错、少做少错”的心思混日子,要么就是一门心思钻营敛财,哪还有半分忧国忧民的念头?
贾政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夜色,心中满是焦灼。
他登基以来,满眼望去,不是庸碌无为的普通官员,就是心怀鬼胎的投机之辈。
史书上那些挽狂澜于既倒的名臣,此刻竟连一个影子都见不到。
“只靠林如海、水靖几人,如何能抵抗这积重难返的大势?”贾政低声自语,语气中满是无力。
“陛下,夜深了,该歇息了。”秦可卿端着一盏安神汤走进来,见他神色落寞,心中不忍。
贾政接过安神汤,却没有喝,只是放在一旁:“可卿,你说朕为何就找不到可用之人?”
秦可卿轻声道:“陛下,乱世出英雄,如今战乱初平,百姓安居乐业,或许贤才都隐于市井,尚未显露锋芒。”
“隐于市井?”贾政苦笑,“朕派了多少人寻访,可找到的不是酸腐书生,就是自命清高之辈,根本不堪大用!”
次日早朝,贾政颁布求贤令,宣布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无论出身贵贱,只要有真才实学,愿为宸朝效力,皆可入朝为官。
旨意刚下,便引来了一片反对之声。
“陛下不可!”礼部尚书王大人出列反对,“自古以来,为官者皆需出身清白、科举出身,若不拘一格,恐会让市井之徒混入朝堂,玷污官风!”
“王大人此言差矣!”水靖出列反驳,“当年陛下平定叛乱,多少出身低微的将士立下大功?英雄不问出处,只要有本事,为何不能为官?”
王大人脸色涨红:“武将与文官不同!文官需饱读诗书、明辨是非,市井之徒胸无点墨,如何能处理政务?”
“胸无点墨?”贾政冷笑,“朕看有些科举出身的官员,才是胸无点墨、只知敛财!王大人,你侄子在地方为官,贪污受贿,中饱私囊,你敢说你一无所知?”
王大人浑身一颤,跪倒在地:“陛下冤枉!臣绝无此事!”
“冤枉?”贾政抬手扔出一份卷宗,“这是查抄的证据,你自己看看!你不让朕选拔市井贤才,怕是怕这些人断了你们这些世家大族的官路吧!”
朝堂之上一片哗然,官员们纷纷低下头,谁也没想到陛下竟会如此不给王大人留情面。
求贤令颁布半月后,果然有不少有识之士前来应召,其中有出身农户的读书人,有隐居山林的隐士,还有身怀绝技的工匠。
贾政大喜,亲自在文华殿召见,发现其中确实有几位奇才,便任命他们为地方县令,负责推行新政。
可没想到,这些新官刚到任,就遭到了当地旧官的刁难。
“陛下,不好了!”一名新官狼狈地冲进皇宫,跪倒在地,“臣到任后,当地县丞不仅不配合推行新政,还暗中指使吏员捣乱,克扣农户的租税减免,甚至散播谣言,说臣是‘市井小人’,不配为官!”
贾政脸色一沉:“县丞是谁任命的?”
林如海躬身道:“回陛下,是前朝遗留的官员,一直未做调整。”
“前朝遗留的官员?”贾政怒极反笑,“朕看是前朝遗留的蛀虫!他们自己庸碌无为,还容不得有本事的人做事!”
他转头对水靖道:“立刻派人前往地方,将所有刁难新官、阻挠新政的旧官全部革职查办,押解回京!”
“遵旨!”水靖领命而去。
可没过几日,又有新官来报,说自己被当地乡绅联合旧官排挤,新政根本无法推行,甚至有人暗中派人威胁他的性命。
新官遭打压的消息传开,以王家、薛家为首的世家大族竟联合起来,向贾政施压。
“陛下,新官们行事太过激进,扰乱了地方秩序,还请陛下收回成命,罢免这些新官!”薛家族长薛大人带着一群世家代表跪在宫门外,高声喊道。
贾政站在城楼上,看着下面乌泱泱的人群,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激进?”他厉声喝道,“他们不过是想为百姓做点实事,推行朕的新政,这在你们眼里就是激进?你们联合旧官、乡绅打压贤才,阻挠新政,才是真正的罪该万死!”
薛大人抬起头,语气傲慢:“陛下,世家大族是宸朝的根基,你罢免旧官、重用市井之徒,就是动摇国本!若陛下执意如此,我等只能联名上书,请陛下退位让贤!”
“退位让贤?”贾政怒极反笑,“你们也配?”
他转头下令:“水靖,率禁军将这些闹事的世家代表全部拿下!查抄他们的家产,凡与旧官、乡绅勾结,阻挠新政者,一律严惩不贷!”
禁军蜂拥而上,将薛大人等人按在地上,薛大人挣扎着嘶吼:“贾政!你敢动我们?我们世家大族遍布天下,你动了我们,宸朝必亡!”
“宸朝会不会亡,轮不到你们来说!”贾政眼神凌厉,“朕告诉你,朕要的是能为百姓办事的根基,不是你们这些吸百姓血的蛀虫!今日就算与天下世家为敌,朕也在所不惜!”
宫门外的百姓们看到这一幕,纷纷拍手称快:“陛下英明!早就该收拾这些世家大族了!”
“支持陛下推行新政!支持陛下重用贤才!”
欢呼声此起彼伏,响彻皇宫内外。
贾政看着城下欢呼的百姓,心中的坚定愈发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