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皇子原本盘算着在珠海留两日,等昌弘济收集到海龙帮与格致院的更多情报,再去见柳玉清。
这样才能占据主动,不至于落了下风。
可回到珠海才过一天,他就觉得等着不是办法,因为他并没有等到更详细的情报。
思来想去,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登门。
只是这次不再是为了质问,而是为了修复关系。
出发前,他特意去商铺挑了些伴手礼,几套精致的铜制圆规与直尺。
这些学习用品既贴合学院需求,又不会显得过于贵重刻意,正合他意。
柳玉清等了这么久,总算等到他了。
看到他手中的礼物,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她侧身让开道路,语气比上次温和了几分,“多谢公子的捐助,这些东西正好能给学生们用。”
四皇子愣了一下。
他没想到柳玉清的态度转变如此直接,先前的疏离感少了,多了些坦然的和善。
只是因为他……带了礼物?
不过这样也好,他松了口气。
跟着柳玉清走进院内,他笑着夸赞。
“上次匆匆一瞥,便觉得贵院办学理念独特。今日细看,才知院内秩序井然,学生们也都专注勤勉,柳院长实在厉害。”
柳玉清只是点头,没有回答。
这次她没有带对方去会客室,而是领着他在学院里转了起来。
一楼的教室依旧是学生们讨论的身影,走到二楼时,四皇子才发现有的房间空荡荡的,只有几个柜子。
“二楼原本打算当学生宿舍的。”柳玉清主动解释。
“后来学生多了,住不下,便在学院不远的地方租了个大院当宿舍,虽添了些往返之劳,却能让孩子们住得宽敞些。”
她指着前面,“再往前是藏书室,我们学院小,藏书也不多。”
四皇子倒没有注意脚步停了,而是想起了圣谕学院的住宿安排,顺口说道。
“圣谕学院的学生都是住在校内的,宿舍就在神学院旁边,出入上课都方便,还能随时去图书馆查资料。”
柳玉清眼前一亮,她与圣谕学院没有关系,又因是女子身份,从未有机会登门参观。
现在听到四皇子去过,当即露出诚恳的神色,“不知圣谕学院的内部布局如何?除了宿舍,还有哪些设施?”
四皇子见她眼神认真,原本想卖个关子的心思顿时收了起来。
他细细讲解,“圣谕学院分了好几个区域,有神学院,里面还有专门的礼拜堂与教义课堂,还有图书馆,印刷所……”
他讲得细致,柳玉清听得专注,偶尔还会追问几句。
“图书馆的书籍如何借阅?”
“印刷的字体清晰吗?”
一问一答间,两人的距离悄然拉近。
聊到兴起时,柳玉清也敞开了心扉,说起自己对格致院的期望:“我想把这里建成一所真正开放的学院。
不是像圣谕学院那样,只对传教士与特定人群开放。而是不管出身、性别,只要愿意学技艺、懂原理,都能进来读书。”
她回头看他,眼中光芒灼灼。“它不该是少数人的特权,而应是所有人的出路。”
四皇子心中一震。
他从未想过,一个女子,竟能怀有如此宏愿。
震惊之余,他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我听闻贵院登记在葡萄牙人名下,受总督府管辖,他们会允许你这样做吗?这学院,到底是谁建立的?”
柳玉清没有直接回答。
“谁建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朝着我想要的方向走。这是我一直以来的目标,不会因为谁的干涉就改变。”
四皇子沉默片刻,提出一个建议。
“其实……也不必完全排斥经义,可取其精华学之,比如‘仁政’、‘民本’的思想,与贵院‘学以致用’的理念,也并非相悖。”
柳玉清却笑了,“公子说的‘精华’是谁来定?是你?是我?还是请来的夫子?”
想起往事,她语气多了几分冷意。
“我曾请过一位老夫子来教基础读写,他却非要额外讲经义,还说‘女子不该进学院’、‘学技艺成不了大器’。
甚至劝学生‘不必在意技艺好坏,读好书才是正途’。”
她看向四皇子,一字一句道:“经义这东西,一旦沾染,便会如附骨之疽,慢慢侵蚀整个体系。
它要求服从,而非思考;强调等级,而非平等。
这与格致院的根基,完全相悖。所以我,绝不会让它进门。”
四皇子喉头一哽,竟无言以对。
他原本想说“不学经义,学生们恐难被朝廷所用”。可话到嘴边,却被柳玉清接下来的话堵了回去。
“公子是担心他们不被朝廷认可?”
她冷笑一声,“可天下寒窗苦读之人何止百万?科举独木桥上,从来不缺这几个人。”
四皇子张了张嘴,终是默然。
他真正惧怕的,其实是这群掌握实用技艺却不受经义束缚的人,难以被朝廷掌控。
可这个问题,也不是一个宋姓公子该考虑的。
柳玉清不再开口,转而领着他去了食堂。
食堂不大,却干净整洁,学生们正排队吃饭,餐盘里有青菜、豆腐,一碗浓稠的杂粮粥,竟还有薄薄几片肉。
“伙食全免。”柳玉清解释,“经费一部分来自工坊收入,一部分是商户捐赠。”
柳玉清单独打了两份食物,邀请四皇子一起吃。
看着桌上的饭菜,想到刚才的种种,四皇子心中忽然生出几分佩服。
不管她用了什么手段,不管学院背后有怎样的牵扯,这个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女子,始终在为自己的宏愿坚定奋斗。
毫不迟疑,也毫不退缩。
吃完这顿饭后,四皇子准备告辞。
“我明日便要回南越城了,希望日后还有机会再来格致院。”
他顿了顿,目光真诚:“柳院长是我少见的懂西学、重实用之人,或许……”
他微微一笑,“我们可以做笔友,偶尔交流些学问与办学心得。”
柳玉清心中一动。
这是个极好的机会。
与四皇子做笔友,能随时掌握朝廷对西学的态度。
更何况,她也不能一直让应元正出钱。
眼前这位,既然肯送工具,想必也肯投资源。
她当即点头,笑意温婉,“公子若有书信,可寄到格致院,我定会及时回复。”
四皇子含笑拱手,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