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哦。四年时间我肯定完不成任务,我想要的是四年后林婉仪不用嫁给我。那只需要平南王在这四年间起兵造反就行。’
【我们到现在为止都不知道平南王的全部计划,你觉得他会听你的?】
‘他怎么会听我的?但我只需要制造出让他觉得‘时机到了!’的局面就行。比如说,武器充足,粮草充沛。’
【有道理……不过时间这么紧,你可能得用点非常规手段才行。】
应元正一听就来劲了,‘难道说你有什么秘密武器?’
【怎么可能,我的意思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要速度就得放弃一些东西,不能既要又要还要。】
‘……你这话是能说的吗?’
【那就先说最现实的问题,粮食你怎么解决?菲律宾的水稻是能一年三熟,但他们自己也有大量人口。你要是一下子把粮食全抢光了,当地人吃什么?他们也会饿肚子的。】
‘那……没有办法了,只能让他们改吃土豆了。’
不能委屈自己人,就只能委屈外国人了。
【……】
【你还是让他们吃玉米吧,玉米是他们当地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更容易获取也更适合长期种植。】
‘行,玉米也好。光靠菲律宾的水稻肯定不够,你之前提到的泰国和越南部分地区,干脆也一起拿下。’
然后武器再改良一下,至少在大雨天不能出现打不着火的情况。
‘……能不能造新的武器?比如少数人就能压制多数敌人的那种。火力比较密集,专门应对冲锋的敌人。像那个什么……加特林?’
系统沉默了一会儿。
应元正赶紧补充。
‘我是说,用强大的火力震慑敌人,让他们明白反抗只是徒增伤亡,从而减少无谓的牺牲。我的本意,其实是想少死点人。’
【为了少死点人,你就发明了加特林?你还真当自己是理查·乔登·加特林啊。】
系统重重地叹了口气。
【我直接说吧。无论是从机械加工、材料科学还是弹药技术的角度来看,都是不可能的。】
‘就……就没有强行制造的可能吗?’
【只有工业革命带来的机械工程技术进步,才能设计并制造出复杂而精密的机械设备。像多管旋转式枪械系统,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宿主,第一步你需要发明蒸汽机……】
‘……’
四年时间可弄不出工业革命,也弄不出整个产品线,他只能放弃。
目前还是优先他的改良燧发枪,四年时间肯定是能批量生产的。
林婉仪等了很久也没等来应元正的回答,或许这个问题确实太难了。世子才八岁,她不该对他抱有太多期待。
应元正却在和系统头脑风暴后开口,“你……是不是不想来岭南。”
说完他就后悔了,这不是废话吗?
“我的意思是,我有办法让你不用来平南王府。”
林婉仪一惊,他有办法?可太后都已经下旨了,他能有什么办法?难道要去求皇上?
林婉仪看着他,紧张地捏着手中的手绢,急切地问:“什么办法?”
应元正神秘一笑,“不能说,也请你不要向外透露这件事。你就像往常一样生活就行,只有这样,你的心愿才能实现。”
另一边,张行已经开始骚扰蒙古军队,就像以前对方做的事一样。
由于蒙古军需要运输大量物资,机动性大大下降,反而陷入了被动防守的局面。张行趁机斩杀了不少敌军士兵,出了一口恶气。
蒙古方面也急了,一方面派出精锐追击张行,另一方面又派人前来谈判,试图稳住局势。
就像他们两边都进行一样。张行也继续负责袭扰,常夏和赵世贤则负责与对方周旋谈判。
蒙古试图联系后金,希望再度联手。但后金主力正集中兵力攻打辽阳,只能按照先前约定,守住东阳镇与宁边城,不让这两城的兵力回援。
最终,随着朝廷援军的到来,蒙古后方的急迫。
他们提出了一个交换条件,用物质来交换百姓。只要大顺不再阻拦他们撤退,他们便不会伤害剩下的百姓;若继续抵抗,就将屠城以示报复。
张行最近杀了不少蒙古士兵解恨,但毕竟北固城还在对方手里,他们不能不顾及百姓。
皇帝也收到了前线的情报,他的兵已经派出去了,可现在蒙古人居然自己在撤退。他感觉就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无处着力。
次辅陈远小心翼翼地站出来说道:“陛下,这样……也好,至少我们没有太多损失……”
崇治帝震惊地看着他,一把将手中的茶杯摔在陈远脚下,“好?没有太多损失?他们杀了朕的皇叔一家,还有朕的九弟!我们不仅没能报仇,还让他们就这么跑了!你说哪里好?哪里没有损失?!”
陈远连忙低着头,“臣的意思是,北固城的百姓不用再受战火之苦,将士们也不必再上前线厮杀。”
崇治帝都被气笑了,“陈远,我看你是迂腐到行将就木了!这次辅的位置你也别坐了!”
陈远立即跪地,“陛下,战争必定劳民伤财,我也知陛下心中仇恨无法消除。但现实是国库无法支撑远征蒙古的巨大消耗。”
“蒙古撤退后,至少有罗斯帮我们牵制他们片刻。但狼子野心的后金还在北方虎视眈眈。与蒙古这一战最完美的解决方案就是避免正面冲突,否则无论哪方获胜都便宜了后金!”
陈远用头抵着地面,“皇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啊!”
原本满腔怒火的崇治帝听到这番分析,怒气顿时消了大半。他缓缓坐回到椅子上,后金还盯着东阳镇和宁边城,随时有开战的风险。
“可……可就这么!”他不甘心!
“陛下我们不是放过他们,而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陈远继续解释。
崇治帝叹了口气,看着依旧跪在地上的陈远,亲自走上前去扶起他,“刚才的话是我失态了,老大人千万不要放在心上。”
陈远摇头,“这是人之常情,陛下能控制情绪,已是难能可贵。”
崇治帝也顺势而下,“那就先让人把皇子大臣们接回来,张行和赵云鹏暂时留在那里。等人安全归来后,我一定要好好问问,北固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张行和赵世贤收到皇帝的旨意,立刻着手安排返京事宜。
因为人数众多,赵世贤也不愿重蹈来时的混乱局面,便依旧将军队与随行人员分为两批。第一批先行出发的是各位皇子与朝中大臣,第二批则是他本人与各位王爷。
七月初,终于轮到应元正启程回京。
临行前,柳墨言来到他身边,低声说道:“世子,真正的麻烦才刚刚开始。回京之后,记得只说你知道的,其他的……懂得闭口,才是保身之道。”
应元正点头,他明白。
这次事件,他也想知道皇帝要怎么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