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送走了张行之后,应和返回正厅与诸位皇子会面。
大臣们是抱着必死的决心穿过混乱的街道去了靖北王府,他们决不能让武安王擅作主张。而其他的皇子不能冒这个险,便留在了这里。
现在大皇子领兵在外,他们这里年纪最大的便是二皇子。
三皇子原本想跟随赵世贤等人一同离开,但被他的二哥和四弟劝阻了下来。
“二哥,我们现在该怎么办?你得给我们拿个主意啊。”三皇子焦急地在正厅里踱步。
“三哥不必担心。赵大人他们肯定能平安到达王府。”四皇子在一旁出言安抚。
三皇子停下来盯着他,“我在意的是这个吗?!你别老是说些无关痛痒的话。我的意思是,皇叔没有能力在这危急时刻担当大任,他脾气暴躁,蛮横无理,在这个时候……”
“三弟,慎言。”二皇子打断道,并缓缓摇头示意。
三皇子环顾四周,除了大皇子,其余六位皇子都在此。也就是说,这里都是自己人。
“我又没说错。如果只是来参加婚礼,那皇叔可以胜任,但其他的他做不到!我们得把最高权力给靖北王或是张行。”
其他皇子看到二皇子和四皇子说的话对三皇子都不管用,他们也不敢开口。
三皇子更着急了,“你们倒是说话啊!不然我们就带着护卫冲出去!”
应和一进来便听到这句,吓了一跳。
“万万不可!三皇子切勿冲动行事!”
二皇子站起来,重重地拍了拍三皇子的肩,对应和说:“世子不要担心,我三弟说笑呢。只是我们确实有一些想法。”
应和可担不起这玩笑,“贤郡王请讲。”
“世子,保护我们要耗费不少兵力,不如将我们也转移到王府里。这样,你们也能腾出手对付敌人。”
应和心里也是这么想的,没想到被二皇子先一步说出。分兵确实不是好办法,尤其是在城内兵力紧缺的情况下。维持秩序、探查情况都需要大量人力。
“现在外面还有不少百姓,等人数少一些了,我再让各位皇子转移。”应和回答他。
应元正住的这边,并非只有他们平南王一家。
此次前来参加皇室婚礼的王爷并不多。自从朝廷削减宗室俸禄以来,许多王爷表面上虽表示赞同,实则心中不满,便找了没钱的借口推辞不来。
所以真正到场的王府除了他们之外,便只有文昭王,以及清和王、静乐王两位闲散王爷。
应志将自己所知的情况又复述了一遍,但依旧没告知密道的事。
文昭王身为皇帝的堂叔和靖北王是一个辈分的人,自然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所在。若是在以往,以他一贯谨慎低调的性格,肯定不会拆穿这层窗户纸。
但如今局势不同了,宗族子弟可以参加科考、入仕从军,那眼前的危机自然是上天给予他最好的表现机会。
“难道……敌人是从密道里出来的?”文昭王皱着眉缓缓说道。
众人一惊,应元正心头一震,他怎么没想到呢?
应志沉默着,没有回答。但他的这副模样,便是从侧面证实了文昭王的答案。
‘系统,帮我监视着周围人的言行!’
【明白。】
一时间众人神色各异,开始互相猜疑。两位闲散王爷更是悄悄靠在一起,缩在柱子旁。
“现在还没有确凿证据,大家不必胡乱猜忌。在这种危机时刻,内部更要团结一致,”应志赶紧开口。
“那到底有哪些人知道这个秘密?”文昭王继续追问。
应志缓缓报出几个名字,但再三强调现在没有证据,不可妄下结论,怀疑同袍。
“这点我自然清楚。”文昭王点头安慰他。
听完人名,应元正觉得如果不是靖北王里应外合突然要造反,那就只有可能是张行和大皇子了。至于廖总兵,靖北王离开后多半是他负责此地,要通敌也可以之后再做,实在没必要现在做。
‘系统,我记得大皇子得到了后金的消息,但……’
【那次战报说只有他一个人逃出生天,当时我们还感叹他运气好,这也能躲过……】
‘如果后金的秘密是用什么东西换的,那就很合理了。’
【现在事情暴露,恐怕很多人也会联想到这条线。但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所有人都只能怀疑。不可能会有人将事情捅到明面上。】
‘……算了,这是他们的事。’
大皇子有什么不对,都与他没有利益牵扯,也与他的复仇无关。他的目标是渡过这一关,顺利活着回去。
文昭王又突然提出一个建议,让他们全部转移到靖北王府去,这样靖北王就不用分出兵力来保护他们了。
众人听后纷纷表示赞同,立刻吩咐各自的随从回去收拾行装。
应志非常感谢文昭王的体谅,城内兵力不足,这下正好缓解一下难处。
谁知文昭王又说:“城内兵力应该还是不够,事态紧急。如果靖北王需要人手,我文昭王府愿意将护卫交出来,任由王爷差遣。”
所有人都吃惊地看着他。
应志连忙拒绝,“王爷的护卫还是保护王爷吧。”
要是因为这件事出了什么问题,那无论是他还是整个靖北王府,都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文昭王直接对身边的大儿子说:“你带上所有护卫,听从应公子调度,一切以靖北王府的安排为准。”
随后他又看向应志,神情肃然,“如今正是生死存亡之际,家国危难之时,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举。多一人便多一份胜算,请靖北王不必顾虑太多。”
这番大义凛然的话语,令应志心中不由生出几分敬意。
另外两位王爷互相看了一眼,因为自家儿子没有领兵的能力,便说将护卫交给他们调用。
柳墨言便在这个时候开口,“既然各位王爷已经将家中的护卫交出去,那我这边便留下吧,正好可以照看各位王爷的安全。”
文昭王爽快拱手:“那就辛苦柳大人了。”
这一切的发展完全超出了应志的预料,他也不知道是该答应好还是拒绝好。
文昭王看出了他的纠结,笑着拍了拍他的肩,“放心吧,若有任何后果,我一力承担。”
既然对方这么说,应志也不再推辞。他派自己的亲兵去外面查看情况,等街上的百姓一少,他就带着这群王爷搬去王府。
众王爷纷纷告辞,回去安排仆从准备动身。应元正也返回住处,准备亲自将此事告知林婉仪。
等他回去后,林婉仪已经开始收拾东西了。
“小东儿已经告诉我了,”她边整理边说道,“他说东西要带得精简些,不需全都带走,免得拖累行程。”
“那小东儿告诉你现状了吗?”
林婉仪点头,“都说了。他说,如果他不说,世子也会来告诉我,还不如他都说了,省得你费心。”
应元正眉头一挑,小东儿还真是善解人意。
“那你记得出去后,紧紧跟着我。”他轻声叮嘱。
林婉仪轻轻回答:“好。”
凌晨一点四十,应志的通知到了。
应元正再次踏出府邸的大门。大雨没有减弱的迹象,外面虽然还是有些吵闹,但总的来说人数已明显减少。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所居住的这条街多为权贵宅邸,普通百姓并未涌入此地。
‘……有听到什么关于后金动向的消息吗?’
【暂时没有发现后金士兵的踪迹。不过我听到一间屋子里的人提到,在街上看到了张行将军。】
‘这么说来,我们已经开始反击了?很好,有希望了。’
等他们一行人进入靖北王府,应元正才发现事情并没有变好,反而更混乱了。
只见武安王正死死掐着赵世贤的脖子,脸色狰狞。几位尚书拼命上前拉扯劝阻,却一时难以将二人分开。
而武安王的儿子则拔剑在手,剑尖直指靖北王与张行,神情激动,似要动手。
应元正他们被眼前这一幕惊得驻足不前,连呼吸都为之一滞。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被掐得脸色涨红的赵世贤抓住了身旁的烛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