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片刻,昌弘济盯着自己的师爷无奈地说:“昨晚,我情急之下……将……将大皇子的事也说了。”
师爷一惊,“那……他们怎么说?”
“他们什么都没问,但等我醒过来后发现,大皇子给的东西都被他们拿走了。”
“信件呢?”
昌弘济叹了口气,“都不见了,只有箱子还在。”
正在这时,一位小吏敲门,“大人,县衙外有人让我给您送东西。”
昌弘济吓了一跳,他现在已是惊弓之鸟,急忙问:“谁啊?”
“不知道,只是他托我务必将这个交到您手里。”小吏的手里拿着一封信。
昌弘济迟疑了,师爷赶紧接下。等人走后,昌弘济催促着他,“你来念。”
师爷打开信件,“不知昌大人可还记得昨晚之事……”他抬头看了一眼昌弘济,昌弘济立刻夺过信件。
信上的意思是感谢他将大皇子的信件交给他们,现在他们确实相信了昌弘济。
师爷看到他的表情复杂,忍不住问道:“大人,怎么了?”
昌弘济缓缓说道:“……没什么,他们相信我了。”他站在原地手足无措,但内心却突然感到一丝放松。
昌弘济深吸一口气,下定了决心,“这地方的势力纠葛比我想象的还麻烦,我必须离开!”
既然王爷接手了昌弘济的事,应元正便将注意力放回了学堂上。
现在只剩招生这件事了,他将小东儿叫来,问他人招的怎么样了。
“这个……”小东儿不知怎么开口,“招是招到了,但人……”
应元正静等着他下一句。
“人数超过了五人,可能需要公子选择一二。”小东儿将一个本子递给他。
应元正有些疑惑,既然人数都达到了,为什么之前不告诉他?
等他打开本子看到每个人的详细资料后,便明白了小东儿的用意。
“少爷,我们可以再等几天,说不定会招到更好的苗子。”小东儿缓缓开口。
每一个登记的人后面,应元正都看到了两个字:‘贫穷’。而且大部分还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要么寄宿在亲戚家,要么吃百家饭。
“我记得我们的契约要父母签字画押吧?”
“……是。”小东儿回答,“原本有些人确实有意送孩子来,但高昂的价格让这些人都退却了。我们拿出的契约合同,他们又信不过,也不敢签字。不过……”
小东儿停顿了一下,“我们包吃包住的条件又确实很好,所以……他们便将家里养不活的孩子,不受喜爱的孩子,还有父母双亡的孩子都送了过来。”
小东儿指着本子上的‘父母’一栏,“这些父母,还算有良心,至少没把孩子卖去为奴或是卖去……妓院。”
应元正仔细一看,这类孩子竟然都是女孩。
“他们居然愿意签20两银子的契约?”怎么看也不像不受宠的孩子啊。
小东儿无奈地说:“他们大概不会遵守契约。如果孩子学的好,去我们的工厂还债,那这帮人一分钱也不用出;要是学不好,他们也不会出钱,而是当没有这个孩子。”
应元正沉默了。
“至于父母双亡的孩子,能签字的有些是亲戚,有些是村长。”
应元正翻了几页,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对兄妹。
小东儿也看到了,他解释道:“这两人的叔嫂不愿意签,这个当哥哥的想自己签,给自己和妹妹找个地方住。我拒绝后,他们还想卖身。”
应元正看上面写着哥哥8岁,妹妹7岁。便问道:“他们两个看起来怎么样?”
“有些瘦小,衣服很破,但来登记的时候,还算……干净。”小东儿回想起来。
“那……就招了吧,不过只此一列。”他想试验一下,看这些孩子能不能自己掌握命运。
“记得让村长和里正过来看他签字。”
小东儿再次确认:“只是让他们来看?”
“对,既然他要自己签字,那就让他自己签。而且不仅他签,他妹妹也要签。”
小东儿沉默片刻,“那其他人呢?”
应元正指着前三个,“就最早登记的三人,加他们两个,够了。”
小东儿皱着眉头,“这样的话,剩下那些登记的人会不会闹起来?毕竟要是选最早的三人,那后面就可以不用登记了。”
应元正觉得有道理,“那你觉得呢?”
“抽签吧。”
应元正没想到会是这个方法,“我以为你会说,选识字的。”
因为应元正的这句话,小东儿突然想起一件事,“说到这个,我发现这里的小孩多少会认识几个字,还会说点葡萄牙语。”
应元正觉得这人设好熟,“像金凯风那样?”
小东儿点头,“除去教堂的影响,还有不少人做过葡萄牙人的佣工或者仆役,所以耳目濡染懂一些葡萄牙语。”
应元正点了点头,这就是开放之地的优势吧。
“那就抽签吧。”
小东儿忙问,“不用再等几天了吗?万一有更好的苗子……”
“不用了,把不好的苗子教好,才显得我们厉害。”应元正自信地说。
小东儿想了想,“也对,那我就去传达了。”
“嗯。”
离开几步的小东儿又转了回来,“少爷,学堂名字的事,你还要多催一下范老师。”
“对啊,我差点忘了!”应元正站起身,“范老师现在在哪?”
“应该在整理房间,昨天搬到了学堂的老师住处。”
“那我跟你一起……”他刚要走,便看到刘健在旁边无所事事的晃荡,眼睛还直勾勾地看着他。
他本想无视的,结果对方突然冲出来,停在他面前。
小东儿立即说自己先去办事,转头就跑掉了。
刘健捂着嘴咳嗽了一声,“那个……少爷,就是……我想问一下……嗯……那个……”
应元正听不下去了,“你干嘛啊?有话直说。”
刘健一咬牙,一跺脚,红着脸说:“就是那个,他们会住在学堂吗?”
学堂的二楼是有些空房间,但也住不下所有人啊。
应元正回答他,“最后招来的五人可以住学堂,其他人随意。”
刘健明显松了口气,“那、那就好。”
“你想问小桃还住不住店里?”应元正直接戳穿了他。
刘健慌张地摇头,“没有!我没有这么想,也没有这么问!”边说边迅速逃离了应元正的视线。
应元正无奈地叹了口气。
既然是一个人,他便决定自己悄悄绕到学堂那边,看看周围人对学堂的反应。
没想到他到了后,发现学堂的门口吵吵闹闹地围了不少人,大部分都是带着孩子来的。有个人还和登记的伙计发生了争执。
“为什么就不登记了呢?”那个男子抗议,其他人也一起附和。
那位伙计忙说:“之前问你们签不签,你们不愿意,现在我们招满人了,不用签了,你们又不满。到底要怎么样啊?”
那个男人顿时哑口无言。
随即有个妇人问道:“登记了的,是明天来抽签吗?”
伙计回答她,“是的。明日午初登记过的孩子都要来,只要抽中就可以签约就读,不过名额只有三个。”
看人群躁动,他赶紧补充,“这是最公平的方法了,一切都交给你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