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路的交谈里,应元正知道自己要去哪了。
南越郡,平南王的封地。
以岭南地区为中心,北部延伸至南岭山脉,与中原地区接壤。东部临南海,包括重要的港口城市,如南越城、澜港等。西部包括碧玉的西部山区,与云川、石梁等地区相邻。南部直达北部湾,包括海澜岛及附近的岛屿。
乍一听,他都不知道这些地方指的是哪里,唯一熟悉的是“岭南”这个词,大概是现今的广东与广西一带。
沉思片刻后,应元正心中有了想法。他找到陈公公,询问对方到南越郡还需要多久。
陈公公告诉他,如果道路条件良好、天气适宜的情况下,大约需要25天左右,如果遇到恶劣天气或其他延误,可能需要1个多月。
“那还请陈公公加紧行程,若能快些,诸位还能在冬季之前返回京城。”早一点到,对他也有好处。
陈公公深深看了他一眼,“多谢世子,我这就去与王统领商议。”他转过身走了两步,又折返回来,语气诚恳,“……世子,过往若有冒犯之处,还请世子海涵。此行,愿世子平安顺遂,福乐安康。”
“多谢陈公公。”应元正回应。
‘人啊,一旦没有利益牵扯突然就善良了。’
【结个善缘,以后还会回来的。】
他回到马车中,接下来的行程确实加快了许多。虽然路上只是匆匆一瞥,他也大致了解了当地百姓的生活状况。
路途再遥远,也有走完的时候。
当他们到了南越郡时,便遇到了一队人马。一位是负责镇守南越郡的总兵官李威武,另一位是负责王府事宜的王府长史张文远。
张文远的声音洪亮而有力,打破了周围的寂静:“陈公公,别来无恙啊。”
陈公公微微一笑,回礼道:“您才是。”
“前些日子,王爷偶感风寒,身体微恙。但王爷特意嘱咐,诸位不必多礼,直接进入南越城即可。”张文远说道。
和外面的风景不同,南越郡里是一片繁华与祥和。街道两旁,榕树茂密,枝叶婆娑,为行人提供了一片片凉爽的荫蔽。偶尔还能听到远处传来的悠扬笛声,那是当地的乐师在演奏南越特有的曲调。
应元正撩起车帘,看了一会儿后就关上了。
‘系统,他们都说了什么?’
【就互相聊了下近况。】
‘没有说到我?’
【没有。】
‘那你继续听着。’
【好。】
又过了两天,他们终于抵达了南越城。张文远让手下安排陈公公和王统领的住所,而他本人则亲自带着应元正去了王爷的寝宫。
应元正没想到,刚到王府就能见到王爷,还是在卧室。
寝室里昏暗不清,弥漫着一股强烈的药味。他环顾四周,发现有两个人站在床边,从他进来就盯着他,目光冷的吓人。
“咳咳……”一声轻微的咳嗽打破了寂静。
见两边的人都没有说话,应元正上前一步,跪在地上,恭敬地说道:“应元正拜见父王。”
“咳咳咳……”这次的咳嗽声明显急迫了些。
难道是他认的太快了?
应元正眼睛一转,对方不说话,他就要自己破局。
“恳请父王赐名。”他双手伏地,额头轻触地面。
四周陷入了一片死寂。
“……你不是有名字吗?”床帐后的平南王应昌和有些意外,没想到对方第一句话竟然是这个。
“既然我已经是父王的孩子,那自然要父王赐名。”
“……你是说,皇上赐予你的名字不合你意?”应昌和饶有兴致地打量着他。
应元正依旧俯首在地,“这不一样。从今日起,我将开启新的人生,自然应该由父王取一个新的名字。”
应昌和垂下眼帘,沉默片刻后问道:“你可知道我是谁?”
“……平南王。”
“名字呢?”
应元正摇头,他除了这个什么都不知道。
应昌和轻抚着手中的扳指,沉默片刻后说道,“你先去休息吧,有事叫东儿。”
他不知道东儿是谁,但不敢开口问,在两位门神般的侍卫注视下,他只能低着头离开。
“让东儿好好监视他。”应昌和对两边的人说道,随即挥手让他们退下。
应元正出了房子,系统将平南王的话转达给他。
‘他是不信任我吧,毕竟我是皇帝派来的。’
【看来他们之间的关系确实不好。】
‘他有没有限制我的行动?’
【没有。】
‘那我们去找点书看。’
回到自己的房间,应元正发现有人正站在门口等候。
对方比他高了一个头,微胖,笑容可掬,给人一种亲切感。
“世子爷好,奴才是小东儿,王爷派我来伺候你。您想去哪里,我都可以陪同。您有任何不满,都可以告诉我。”
应元正笑着,“我想看点书,可以吗?”
这要求让东儿愣了一下,“可以,当然可以,您想要什么书?我去藏书阁帮您取。”
“我可以自己去看看吗?”
东儿点头,“可以,那让我带您去吧。”
应元正已经做好了,他要去询问平南王的准备,结果对方没有。这事他能自己做主,看来东儿的地位不低。
藏书阁位于王府的东北角,是一处宁静而庄重的地方。青石小径蜿蜒其间,两旁是修剪整齐的灌木和花坛,四季花卉交替盛开,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到达藏书阁后,东儿推开门,“世子,请进。”
藏书阁里有人专门看守,只是看到东儿后,便不再询问。
书阁内部布置得井井有条,书架高耸至顶,排列整齐,每一层都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书架之间有宽敞的走道,足够两人并行。书籍按照类别分明地摆放,从经史子集到诗词歌赋,从天文地理到兵法医术,应有尽有。
应元正心中涌起一股激动,他马上就能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相了。
他走到历史这个类别下拿了一本,然后又在其他分类下挑选了两本名字熟悉的书籍。
“我就先选这三本吧。”
东儿没有查看他手中的书,便点头说道:“当然可以,您是回书房阅读,还是在这里?”
应元正没想到自己竟有书房,就示意东儿带路。
走在前往书房的路上,东儿还关切地问他喜欢什么样的东西,有没有什么需求。他都摇头,表示目前没有。
书房位于应元正卧室的东侧,只需穿过一条长廊即可抵达。书房与卧室的距离不远,方便他随时查阅书籍。书房里挂着几幅字画,增添了几分文人的气息。室内有一张宽大的书桌,摆放着文房四宝,书桌后面是一排空荡荡的书架。
“王爷的意思是,放您喜欢的书籍。”东儿解释道。
“请代我感谢王爷。”应元正有些意外,这王爷的教育方式有点不一样。
他对这环境很满意,关上门后,便将拿来的书放在桌上,而最上面的那一本就是《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