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过去后的b7区,弥漫着一种诡异的平静。
泽塔的日常巡检恢复了标准频率,甚至比以往更加规律、更加…刻板。压制机器人安静地悬浮在各自的待命区,指示灯规律闪烁,仿佛之前那场险些酿成毁灭的冲突从未发生。
但陆清玄知道,这平静之下,是暗流汹涌。
通过“弦论灵网”,他能清晰地感知到,观测站基础能量脉络的搏动,比以往加快了几个百分点,某些关键节点的能量屏障强度提升了至少百分之三十。一种无形的、冰冷的压力,如同不断上涨的潮水,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每一个角落。
泽塔在调整,在加固。它像一头被惊扰的蜂巢意识,虽然暂时收回了刺,却将整个巢穴防御等级提升到了最高。
“它在收集数据。”陆清玄的神念在灵网核心中回荡,冷静地分析着,“上一次的干预,暴露了灵网的协同能力,尤其是露娜那种…非标准的干扰模式。它在分析我们的行为逻辑,寻找模式的漏洞。”
“那我们怎么办?总不能坐以待毙。”晴川的意念带着焦虑,她正在小心翼翼地修复之前疏导岩犀暴走能量时受损的几条灵能丝线,“它下次出手,肯定更狠。”
“主动出击风险太高。”墨的意念如同潜行的阴影,“我们的网络覆盖范围有限,节点数量不足。正面冲突,胜算渺茫。”
“所以,我们需要更快地扩张,更深地隐藏。”陆清玄的神识聚焦在灵网中那几个新标记的、具备潜力的意识光点上,“但在那之前,我们必须弄清楚,泽塔将如何‘升级’它的手段。”
他的预感,在三天后得到了证实。
没有任何预警,当陆清玄如同往常一样,将神识沉入灵网,准备尝试连接下一个潜在节点时,一股前所未有的凝滞感,如同无形的泥沼,瞬间包裹了他的元神。
原本如臂指使的神识,变得沉重、迟滞。通过灵网感知到的能量之海,仿佛被投入了大量的杂质,变得模糊不清,细节大量丢失。意念在灵网中的传递速度,骤然下降了数倍,并且伴随着一种令人心烦意乱的“噪音干扰”。
“清玄!感觉到了吗?”晴川的意念传来,带着明显的吃力,“我的能量塑形…变得好困难!就像在水银里搅拌一样!”
“灵网连接延迟飙升百分之五百以上!”墨的汇报简洁而冰冷,“阴影渗透阻力增大,能量消耗同比增加百分之三百。有什么东西…在压制我们。”
不是物理攻击,不是能量轰炸。这是一种更加底层、更加恶毒的压制——针对他们的“连接”本身。
陆清玄立刻收束大部分外放的神识,仅保留最低限度的灵网维系。他的脸色变得凝重。这种凝滞感并非来自某个单一方向,而是弥漫在整个b7区,甚至开始向相邻区域渗透。它无形无质,却无处不在,如同改变了大气的密度。
“不是常规的能量屏障或干扰场…”陆清玄沉浸在心境中,仔细分析着这种凝滞感的本质。他的真元运行也变得略微晦涩,但影响远不如神识和灵网那么巨大。
这说明,这种压制力场,主要针对的是“意识连接”、“信息传递”这类非物质层面的活动。
他回忆起泽塔知识库中某些晦涩的、关于“宇宙高阶力场应用”的篇章。其中有一个被提及但语焉不详的概念——“超因果抑制力场”。
描述称,这种力场并非直接干预能量或物质,而是通过扭曲局部区域的“信息传递基频”,提高所有非授权“因果关联”建立的难度,从而实现对特定目标的“存在性弱化”。在力场影响下,任何需要精密协调、远程连接或复杂信息交互的行为,都会变得事倍功半,甚至彻底失效。
当时他认为这近乎哲学猜想,没想到泽塔竟然已经将其投入实战应用,而且显然是为了针对他们刚刚崭露头角的“弦论灵网”!
“是‘超因果抑制力场’。”陆清玄的神念在变得迟滞的灵网中,艰难地传递出这个信息,“泽塔的应对来了。它在提高我们使用灵网的‘成本’。”
“超…因果?”晴川的意念充满了困惑和一丝绝望,“这怎么对抗?难道要和宇宙规则掰手腕吗?”
“任何力场都有其运行原理和边界。”陆清玄的意念依旧稳定,如同风暴中的灯塔,“它扭曲‘基频’,我们就找到它扭曲的模式。它提高‘连接成本’,我们就优化我们的‘连接算法’。”
他立刻改变了策略。
“晴川,停止所有非必要的能量操作。集中精神,记录你感受到的阻力变化模式,寻找周期性规律。” “墨,缩小活动范围,以最低功耗维持核心阴影连接,测试不同区域力场强度的细微差异。” “露娜,”陆清玄将意念转向那个依旧有些怯生生的意识,“我需要你发挥你的特长。仔细‘听’这个力场,它不是噪音,它是一种…‘有序的扭曲’。找到它最‘紧绷’和最‘松弛’的‘音节’。”
安排完任务,陆清玄将大部分心神沉入自身。他不再试图强行扩张或维持灵网,而是如同一个最高明的潜水者,在巨大的水压下,仔细感受着每一丝水流的变化。
他的神识,以前所未有的精细度,开始剖析这“超因果抑制力场”。
时间在凝滞中缓慢流逝。
静室内,陆清玄额头罕见地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这种分析对心神的消耗极大,如同在粘稠的胶水中进行微雕。
一天,两天…
在力场开启的第四十七个小时,一直保持静默的露娜,忽然传递来一段极其微弱、但充满发现的意念:
“……找到了……一个……‘孔隙’……很窄……很不稳定……在……b7区和b8区能量脉络的……交叉节点……附近……它的‘曲调’……在那里……有个几乎听不见的……走音……”
几乎同时,墨的意念也传来:“确认。b7-b8缓冲区,坐标(x-73, Y-19, Z-05)附近,阴影渗透阻力比其他区域低约百分之八。差异微小,但存在。”
“很好!”陆清玄精神一振,“晴川,将记录到的阻力变化模式与露娜发现的‘孔隙’位置进行叠加分析!”
片刻后,晴川带着兴奋的意念响起:“匹配上了!力场的强度存在以187.4秒为周期的微小波动!在波谷期,那个‘孔隙’区域的抑制力会下降约百分之十二!”
187.4秒!百分之十二的削弱!
这窗口短暂得可怜,削弱幅度也有限,但这无疑是黑暗中的第一缕曙光!证明了这力场并非完美无缺,它存在结构上的“弱点”!
“基于此数据,重新优化灵网连接协议。”陆清玄立刻下令,“将所有非实时必要的广域信息传递,调整为‘间隙式脉冲传输’,精准卡在力场波谷期进行。核心连接通道,围绕‘孔隙’区域进行动态路由优化!”
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程,相当于要在不断变化的流沙上,重新铺设一条更加高效、隐蔽的小径。
三人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晴川负责调整能量脉络的构筑方式,使其更具弹性,能更好地适应力场的压力变化。墨负责优化物理层面的阴影路径,寻找力场影响下的最优穿梭路线。而陆清玄,则结合所有数据,开始推导对抗这种力场的“反谐振频率”。
他的推演并非一帆风顺。泽塔的知识库中关于此力场的核心参数是绝对保密的,他只能通过外在表现进行逆向工程。无数次,他模拟出的反制频率如同石沉大海,甚至偶尔会引动力场的剧烈反弹,导致灵网短暂中断。
但他没有放弃。每一次失败,都是宝贵的数据。他的神识在巨大的压力下,反而变得更加凝练,推演速度不断提升。
在力场开启的第七天,一个灵感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意识。
他一直在试图寻找一个能与力场本身产生“对冲”的频率,但这力场无形无质,难以直接对冲。为何不换一个思路?
这力场在扭曲“信息传递基频”,那么,如果他的神识和灵网传递的信息,本身就不再依赖于标准的“基频”呢?
他想起了修真体系中,那些涉及“他心通”、“万里传讯”等高深术法的理论基石——心印。
心印,并非语言,并非符号,而是一种直指本源的、超越形式的意念封装。它更像是一种“共识”,一种“共鸣”,其传递效率,与常规的信息编码方式截然不同。
如果将灵网传递的信息,用“心印”的方式进行封装和编译……
一个大胆的、全新的“弦论-心印”复合传输协议,在他的推演中逐渐成型。
他立刻将初步构想传递给晴川和墨。
“改变信息封装方式?这…这等于要重构灵网的基础通信层!”晴川感到难以置信。
“理论可行。但实现难度极高,需要对现有网络进行大规模改动。”墨冷静地评估道。
“不需要一步到位。”陆清玄的意念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先在核心连接,我们四人之间,进行小范围测试。利用下一次力场波谷期!”
当187.4秒的周期再次来到波谷,那个微小的“孔隙”再次出现时,陆清玄、晴川、墨、露娜,同时按照新的“弦论-心印”协议,运转神识,将一道简单的测试信息——“稳定”,封装成一道蕴含着特定共鸣频率的“心印”,通过优化后的路由,射向彼此。
嗡……
一声奇异的、仿佛来自灵魂深处的轻鸣,在四人的意识中同时响起。
之前那种凝滞、迟滞的感觉,骤然减轻了大半!信息的传递不再是挣扎着穿过泥沼,而是如同滑入了一条虽然狭窄、却相对顺畅的隐秘水道!
虽然速度依旧不如力场开启前,但比之前那种近乎瘫痪的状态,好了何止数倍!
“成功了!延迟降低了百分之七十!”晴川惊喜地汇报。
“能量消耗显着下降。”墨的意念也带着一丝如释重负。
“……好…好清楚…”露娜的意念传来,带着新奇的感觉,“那些…背景扭曲的‘杂音’…小了很多…”
陆清玄缓缓睁开眼,长舒了一口气。额间的汗迹未干,眼神却熠熠生辉。
他们顶住了泽塔的第一轮针对性压制!不仅找到了力场的弱点,更开创性地找到了对抗乃至利用其规律的方法!
“立刻开始,将新的传输协议,逐步推广到整个灵网现有节点。优先覆盖关键路径。”陆清玄下达指令,“同时,记录所有力场数据,尤其是‘孔隙’的变化规律。这个弱点,泽塔迟早会发现并修复,我们必须在这之前,找到更多的‘孔隙’,或者…找到从根本上削弱它的方法。”
他的神识再次投向那无处不在的、冰冷的抑制力场。
这一次,他的目光中不再有凝重,而是充满了研究者的探究与挑战者的锐利。
“超因果抑制…的确不凡。但…”
“我的‘道’,岂是你能轻易抑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