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归一剑宗的丹房外便传来一阵动静,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一道身影携着凛然气势而来,正是不速之客丹阳子。
他身着一袭绣着鎏金丹炉纹样的道袍,衣袂翻飞间自带锋芒,身后跟着两名青衣童子,合力抬着一尊流光溢彩的药鼎,鼎身符文流转,隐隐透着不凡。丹阳子径直走到丹房门前,朗声道:“听闻归一剑宗丹道昌盛,冠绝一方,老夫丹阳子,特来登门请教!”
丹房长老闻声而出,目光落在那尊药鼎上时,瞳孔骤然一缩:“道友这是……”
“自然是丹道切磋。”丹阳子抚须而笑,语气中带着几分傲然,“若是贵宗无人能胜我这‘九转玲珑鼎’,那这宗门丹房第一的名号,怕是该让贤了。”
消息如风般传到异事办。洛青阳指尖划过刚收集到的情报玉简,语速颇快:“大师兄,查到了!这丹阳子最近在周边几大宗门接连挑战丹房,已经连赢三家,气势正盛。”
萧烬眉头微蹙,沉声道:“看来是特意冲着我们宗门来的。”
墨渊指尖轻叩桌面,沉吟道:“正常的丹道切磋倒也无妨,就怕其中暗藏蹊跷。”
三人赶到丹房时,比试已然开场。丹房派出一位资深炼丹师,正凝神炼制五品凝神丹,丹火熊熊,药香初绽。而丹阳子却气定神闲,从袖中取出一枚玉简贴在额间,闭目不语。
“他这是在做什么?”洛青阳好奇地探头,满脸疑惑。
不过片刻,丹阳子猛然睁眼,眼底闪过一丝微光,炼丹手法骤然变得精妙绝伦。控火、投药、凝丹,每个动作都精准到极致,仿佛演练了千百遍般熟稔,不见丝毫差错。
泠崖目光微凝,淡淡道:“他在动用丹道系统。”
众人凝神感知,果然察觉到丹阳子脑海中有一个复杂光团正在高速运转,源源不断地提供着最优炼丹方案——不仅能实时分析药性、推算火候,更能预判丹炉内每一丝细微变化,宛如作弊般逆天。
第一场比试,丹阳子轻松胜出。他炼制的凝神丹色泽莹润,丹纹清晰,药效竟超出常规三成,品质远超宗门炼丹师。
“承让了。”丹阳子面带得色,目光扫过丹房众人,“还有哪位道友愿意前来指教?”
随后,丹房又接连派出三位好手出战,却无一例外败下阵来。丹阳子的系统仿佛能洞悉所有破绽,总能在关键时刻精准反超,让宗门炼丹师们束手无策。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丹房长老满面焦急,“此人修为平平,炼丹手法却诡异老辣,完全不按常理出牌,根本无从应对。”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一个怯生生的声音突然响起:“让我试试吧。”
众人循声回头,只见陈铭从人群中走出。自从梦游炼丹的异状被解决后,他便被丹房长老收为亲传弟子,潜心钻研丹道,短短时日已有不小精进。
丹阳子上下打量着他,见他年纪尚轻,不禁嗤笑一声:“小娃娃,炼丹一道需日积月累,你还是再练几年再来吧。”
陈铭并未理会他的轻视,径直走到空置的丹炉前。他深吸一口气,脑海中那个被泠崖改造过的【丹道系统】缓缓运转。与丹阳子的系统不同,这系统从不会直接给出答案,只会在关键时刻提点药性机理、火候妙要,更多的是启发思考,引导他自行领悟。
“比试内容是什么?”陈铭抬眼问道,语气平静。
“便比炼制六品造化丹!”丹阳子自信满满,眼中带着必胜的光芒,“谁炼制的品质更高,谁便胜出。”
造化丹素来以难炼着称,对火候掌控和药性调和的要求极为严苛,稍有不慎便会丹毁人伤。两人同时开炉生火,各色灵药投入炉中,浓郁的药香瞬间弥漫整个丹房,沁人心脾。
丹阳子依旧依赖系统指导,每个步骤都精准无误,行云流水,不见半分滞涩。而陈铭却时而出手迅捷,时而驻足思索,偶尔还会调整投药顺序与火候大小,看似不如对方流畅,动作间却隐隐透着一股顺应自然的灵动之意。
“他不是在照搬系统,而是在自己思考。”萧烬目光锐利,一眼看穿关键,“每一步都有自己的领悟。”
比试进入最关键的凝丹环节。丹阳子依照系统指示,将自身灵力催动到极致,丹炉内的炉火骤然暴涨,焰光冲天。而陈铭却反其道而行之,突然减弱火力,改用文火慢煨,动作从容不迫。
“胡来!”丹阳子见状冷笑,“这般微弱火候,如何能凝聚丹核?简直异想天开!”
然而下一刻,意外陡生。丹阳子的丹炉突然剧烈震动,炉盖“嘭”的一声被冲开,一股焦糊味瞬间弥漫开来——他太过依赖系统给出的“完美火候”,强行催动灵力,反而导致炉内灵力失衡,丹药尽毁。
与此同时,陈铭的丹炉中,一枚晶莹剔透的丹药缓缓升起,周身萦绕着淡淡的灵光,丹纹自然天成,流转不息,竟是一枚极品造化丹!
“这不可能!”丹阳子瞠目结舌,满脸难以置信,“我的系统明明计算出那是最优方案,怎么会失败?”
陈铭收起丹药,轻声道:“系统再强,终究是死物,只会墨守成规。炼丹最重要的是理解药性本质,顺应炉内变化,而非一味追求所谓的‘完美’参数。”
丹阳子呆立当场,脑海中的系统因计算出错陷入混乱,发出刺耳的警报声。他这才猛然醒悟,这些年太过依赖系统,早已失去了炼丹师最珍贵的灵性与应变之力,沦为了系统的傀儡。
“我……输了。”丹阳子颓然低头,语气中满是怅然。
泠崖适时出手,指尖一缕清光射出,净化了丹阳子身上的系统印记。失去系统支撑后,丹阳子的气息顿时弱了几分,显得苍老了许多,但眼神却褪去了之前的浮躁,变得清明通透。
“多谢仙子与小友指点。”他长叹一声,满脸愧色,“这些年沉迷外物捷径,反而忘了炼丹的初心,今日才算幡然醒悟。”
这场丹道之争,让围观的宗门弟子们深受触动。他们亲眼见证了依赖外物的局限与自主领悟的力量,心中皆明了一个道理:外物可借不可恃,真正的大道,终究要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去走,唯有深耕本心,方能行稳致远。
而无人察觉的暗处,一双隐藏在阴影中的眼睛将这一切尽收眼底,指尖在暗中快速勾勒符文,悄悄记录着什么。一场新的风波,已在无人知晓的角落,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