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李媛馨的认知里,她与沉夜安的初次相遇,是在摄影社的招新展台前。
她被那些充满张力的作品吸引,鼓起勇气递交了报名表,然后看到了作为社长的他,抬头对她露出一个温和而公式化的微笑。
然而,在沉夜安的视角里,他们的相遇要更早。
那是在新生入学典礼那天,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兼校方需要“展示”的股东家族成员,沉夜安不得不坐在主席台上,听着冗长的致辞。
百无聊赖间,他的目光掠过台下密密麻麻的新生。
就在这时,他看到了坐在靠后位置的李媛馨。
她并没有像周围人一样玩手机或打瞌睡,而是微微侧着头,看着窗外一棵正飘落树叶的梧桐树,眼神清澈而专注,带着一种与周遭喧嚣格格不入的宁静。
阳光透过窗户,在她脸上投下柔和的光影,那一刻,她仿佛自身就在发光。
沉夜安下意识地用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那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他见过太多或热情、或羞涩、或带着明确目的接近他的目光,却很少见到这样纯粹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眼神。
典礼结束后,人潮涌动。
他看到她有些慌乱地被人群推搡,不小心掉了怀里的几本书。她蹲下去捡,动作有些笨拙,却带着一种执拗的认真。
他没有上前帮忙,只是远远地看着,直到她抱着书,重新汇入人流消失不见。
那个安静的、带着些许笨拙却异常专注的侧影,像一颗小小的石子,在他平静的心湖里,投下了一圈微不可察的涟漪。
所以,当后来在摄影社招新处再次看到她,看到她递交报名表时眼中对相机和照片那毫不掩饰的喜爱与怯懦时,他几乎立刻就认出了她。
那份公式化的微笑里,不自觉地带上了几分真实的温和。
……
摄影社有一个传统,资深社员会带新社员学习暗房冲洗技术。
沉夜安很少亲自带人,但那次,他“恰好”有空,带了李媛馨那一组。
暗房红灯昏暗,空气中弥漫着显影液和定影液的特殊气味。
空间狭小,两人不可避免地靠得很近。
李媛馨紧张得手都有些发抖,尤其是在操作那些昂贵的相纸和药剂时。
“别怕。”
沉夜安的声音在昏暗逼仄的空间里显得格外低沉清晰。
“跟着我的步骤来,很简单的。”
他没有直接上手帮她,而是站在她身侧,用极近的距离,清晰地、一步步地讲解、示范。
他的呼吸几乎拂过她的耳畔,带来一阵微麻的颤栗,但奇异地,却让她慌乱的心慢慢安定下来。
当第一张她亲手拍摄、冲洗的照片在显影液中缓缓浮现出清晰的影像时,她忍不住低低地欢呼了一声,眼中迸发出孩子般纯粹的喜悦光芒。
沉夜安看着她明亮的侧脸和在红灯下显得格外柔软的发丝,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他见过太多人因为他的身份而在他面前或拘谨、或讨好,却很少见到有人因为一张成功冲洗的照片而如此忘我地开心。
“拍得很好。”他轻声说,语气是发自内心的赞赏。
李媛馨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脸颊瞬间绯红,讷讷地不敢看他。
那一刻,沉夜安确定,这个女孩的纯粹和对摄影的热爱,是真实不掺假的。
他喜欢这种真实。
……
随着对李媛馨的关注增多,沉夜安自然也察觉到了她偶尔流露出的、与她那安静性格不符的忧郁和紧张。
尤其是在某些特定时候,比如听到关于高中、关于某个名字的议论时。
以沉夜安的谨慎和对李媛馨的在意,他不可能放任任何潜在的风险存在。
他动用了力量,去调查李媛馨的过去。
过程很顺利,郁蓝峰、林潇澜、那些不堪的流言和毕业典礼上的闹剧……很快便摆在了他的案头。
看着那些资料,沉夜安的心情有些复杂。
有对李媛馨曾经遭遇的心疼,也有对郁蓝峰等人行为的冷意。
但更多的,是一种……“原来如此”的释然。
他担心的复杂背景、棘手麻烦并没有出现。
有的只是一个女孩在青春期一段糟糕的、被羞辱的暗恋经历,以及随之而来的校园霸凌。
这些事情固然让人不悦,但在他所能掌控和处理的范围内。
知道这些后,他非但没有看轻李媛馨,反而更加怜惜。
他理解了她那份小心翼翼的由来,也明白了她为何会对他的靠近既渴望又害怕。
他没有戳破,只是将这份了解藏在心里,然后用更耐心、更温柔的方式,去一点点瓦解她心中的壁垒,给予她足够的安全感。
……
沉夜安很忙,但他总会挤出时间,创造一些“自然而然”的相处。
他知道李媛馨常去图书馆三楼的靠窗位置看书。
于是,那里也成了他处理“不那么紧急”事务的常去地点。
他会“恰好”坐在她斜对面的位置,偶尔抬头,就能看到她专注的侧脸。
有时,他会在她去接水或去洗手间时,在她摊开的书上,放一张他写的便签,上面可能是一个有趣的摄影网站链接,或者只是一句“阳光很好”。
李媛馨从一开始的惊讶,到后来的习以为常,甚至隐隐期待。
这些小小的、不打扰的互动,像温暖的溪流,缓缓流淌在她心间。
他们还有一个心照不宣的约定——每周五下午,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会一起去学校后门那家安静的咖啡馆。
他处理邮件,她看书或者整理照片,互不打扰,却又气息交融。
偶尔抬头,视线相撞,相视一笑,空气中便弥漫开淡淡的甜意。
有一次,李媛馨在咖啡馆不小心打翻了水杯,弄湿了沉夜安放在桌边的文件。
她吓得脸都白了,连声道歉。
沉夜安却只是从容地拿起纸巾擦拭,温和地安慰她。
“没事,电子档都有备份。倒是你,没烫到吧?”
他的第一反应是关心她,而不是责难那些可能很重要的文件。
这个细节,让李媛馨感动了很久,也让她更加确信,他是一个内心柔软而包容的人。
……
李媛馨并非对沉夜安背后的调查一无所知。
以他的能力和背景,了解她的过去是必然。
她曾为此忐忑不安,害怕那些不堪会成为他们之间的隔阂。
但沉夜安用行动告诉了她答案。他从未在她面前提起过郁蓝峰或林潇澜的名字,从未用同情或审视的目光看待她。
他对待她的方式,一如既往的尊重、温和且专注。
仿佛那些过往,只是她人生中一段无关紧要的插曲,丝毫影响不了她在他眼中的价值。
这种心照不宣的默契,这种被全然接纳的安全感,彻底治愈了李媛馨内心的创伤。她不再是被郁蓝峰羞辱的“丑八怪”,也不再是林潇澜口中的“可怜虫”。在沉夜安这里,她只是李媛馨,一个值得被爱、被珍惜的、完整的个体。
所以,当沉夜安在星空下向她求婚时,她没有任何犹豫。
因为她知道,眼前这个男人,了解她所有的过去,却依然坚定地选择了她的现在和未来。
他给予她的,不仅仅是爱情,更是救赎和新生。
他们的爱情,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波折(外在的干扰都被沉夜安无声地化解了),更像是一场静水深流的相伴。
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信任累积,默契滋生,爱意深植。最终,水到渠成,携手一生。
结局,自然是王子和公主……
不,是沉先生和沉太太,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那些曾经的阴影,早已在彼此温暖的光芒下,消散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