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两人不可思议的视线,小王爷也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些什么,他懊恼的打了一下嘴。
“死嘴,就你最快!”
他咳了一声,原本想转身当作什么都没发现的,结果他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嘴,“我的意思是你要帮我抢。”
不是给你自己抢。
祁暨想到这几天的遭遇,最终还是一咬牙,“好,我帮你,我能够忍受颜姑娘成为我的舅妈。”
前几天长乐公主知道了他的心思,转身就抄起了鸡毛掸子,要不是他爹看在他还‘重伤未愈’的情况下,爆发了点父子情,他今天肯定还在床上躺尸呢!
小王爷顿时笑逐颜开。
他猛地走到门边把门拉开,把刚买凉饮回来的郝侍卫吓得一个激灵,端在手上的凉饮差点都洒在地上了,这也就赖他功夫不错,不然铁定要重新跑一趟了。
唉——
排队可难排了!
小王爷没有注意到郝侍卫的异样,而是对着小二道,“你进来给我们讲解讲解新出的菜式。”
早前也是因为听说了醉仙楼出了新菜式,才约定出来尝尝的。
小二听到上帝的呼唤,自然是不敢耽搁的,快步跑进了小王爷三人专属的雅间。
小二是专业的,将今日里醉仙楼的新品介绍得那叫一个让人垂涎欲滴,小王爷直接大手一挥,“全都给小爷端上来。”
反正他有钱。
然而小二却面露为难的神色,“好叫几位爷知道,由于咱们店里这几道新品非常受欢迎,但食材有限,掌柜的特地弄了一个限购套餐,每桌最多能上三个新品,不然其他客人短时间内就很难品尝到新品了。”
小王爷三人眉头一皱,又想了想小二介绍的新品,决定还是挣扎一下,“就不能再商量商量吗?”
小二微笑脸,“三位爷,这也是没有办法的,若不这样做,现在店里大概是已经卖完的状态了。”
小王爷三人老大不满意了,嘟嘟囔囔的。
“好烦呀,我都想吃。”
“就是,这醉仙楼怎么也搞上小音限购那套了?”
“小爷出门还是第一次遇见这种钱花不出去的情况呢!”
三人的声音并不大,以至于没能盖过对面包厢里的大嗓门,“诶,这烤鸭真得劲啊!”
“哈哈哈,刘兄弟,你说这上京儿简直就是人杰地灵,俺每回来了都不想走嘞!”
这声咋有点耳熟呢?
小王爷三人屏息凝神,对面的一个小嗓门开口了,“牛老板,你喜欢就好,咱们只要吃得高兴了,就啥也好说。”
大嗓门又开口了,“中中中,等俺吃完了再和你唠啊!哎呀妈呀,老香了。”
“中中中!”
小王爷三人一边说着一边指着对面雅间,对小二道,“你就给我们把他们的都上一遍。”
“分毫不能差啊!”
“必须一模一样啊!”
小二得了吩咐退下了,没多久与对面包厢一模一样、分毫不差的菜就端了上来。
估计是小二的问题吧,没把他们的话原原本本的传给大厨,三人吃了这老香的饭菜,被辣的眼泪直流,嘴唇红肿。
——
时间一晃而过,在八月十三这一天,一则消息炸翻了京城权贵圈,那便是万州兵变,作为校尉的庆王战死,灵柩不日便会送往京城。
消息传来,众人都很震惊。
一时间,京城弥漫在一股奇怪的气氛当中,众位官员前段时间以为爆出大刀帮的事情之后,皇上会厌弃庆王,可皇上起先也只是将人禁足,后又将人派了出去,将功折罪。
次日的早朝上吵得异常激烈,皇上坐在主位上一言不发,实际上,自从昨天收到消息他是一晚上没有睡着。
捷报上说,此番万州大捷,是庆王为大军扭转了局面,他身先士卒,只身深入敌营。
最后更是在乱箭中以一己之力,将前来帮忙的江湖人给劝退了,直接将万宏门借刀杀人的恶毒心思公诸人前。
就连一直没有明面上出面的金鼎门也受到了一定的损失,至少万齐枭不能再借着武林盟主的身份行事了。
“好了。”
简单的两个字,帝王威严尽显。
见下方安静下来,皇上再次开口,“颜卿,你说说这件事应当如何处理,才更加妥当。”
颜崇光闻言躬身出列,朝着帝王的位置拜了拜,又不经意间抬头看了看上座的帝王。
往日那个神圣不可侵犯的九五之尊,冕流下是难掩的疲惫之色,在这一刻他也是个刚失去孩子的父亲,虽然这个孩子不成器了些,但血浓于水这句话还是没有错的。
颜崇光默了默,就在龙椅上的皇上想叫他退下时,他开口,“启禀皇上,错,是活人犯的,功是烈士立的,庆王在世时皇上尽可治其罪,可如今却不好夺死人之功。”
这句话就是说,可以追究庆王所犯的过错,但不可磨灭烈士的功勋。
其实,自从知道庆王的选择那一刻起,皇上的心思一直都是复杂的,他对这个儿子虽然是恨铁不成钢,可人至老年,谁想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
最后皇上下令,保留皇六子庆王的爵位,赐其谥号为忠勇二字,王府收回,子孙不袭爵。
接着又去了庆王府下旨,给王妃和庆王的两个孩子赐了些金银田产,可保其一生富贵。
庆王妃起身从王德发手里接过圣旨,转身将两个孩子扶起了,王德发上前一步低声道,“娘娘节哀,还请娘娘保重身体,今后的日子还很长,两位皇孙能走的路也很多,两位小皇孙还得有劳娘娘照看呢。”
庆王妃忍着眼泪掉下来的冲动,朝着王德发勉强扯出一个笑,“劳公公费心了。”
王德发走了,刚一出了王府大门,就听到了里面女子压抑的哭声,还有小孩笨拙的安慰。
战争都是要死人的,庆王抱着必死之心,能得这样的结局也不奇怪,可他最后也还是为妻儿谋求到了一个新的出路,哪怕这条路难走了些,也好过全家一起流放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