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桌上除了张英英做的家常菜,还摆开了从和平饭店带回来的几个硬菜,油亮喷香,引得几个孩子眼巴巴地看着。
张英英看着家人,脸上带着笑容,清了清嗓子道:“爸,妈,英澜,跟你们说个事儿,我工作的事情,今天办妥了。”
这话一出,饭桌上顿时安静下来。张母夹菜的筷子停在半空,张父端着酒杯的手顿了顿,连一向没什么表情的张英澜都诧异地抬起了头。
“办妥了?这么快?”张母又惊又喜,连忙追问,“是什么工作?在哪儿?”
“在钢铁总厂,仓库管理员的岗位。”张英英语气平静。
“钢铁总厂?”张英澜忍不住提高了声音,脸上满是难以置信,“姐,你这运气也太好了吧?现在一个工作名额有多难抢,你才来沪市几天就搞定了?还是钢铁厂这么好的单位,真的厉害了!”他看向姐姐的眼神里,除了高兴,更多了几分佩服。
张父虽然没说话,但眼中也流露出欣慰,点了点头,默默抿了一口酒。
张母更是喜上眉梢,连声说:“好,好!这可是大好事,稳定,福利也好,最重要的是孩子们终于可以上学了。”
这时,一直竖着耳朵听的秀歌,立刻从椅子上出溜下来,跑到张英英身边,抓住她的胳膊,仰着小脸,大眼睛里满是急切和期盼:“妈妈!妈妈!那我能上学了吗?我明天就能去吗?”她摇晃着张英英的手臂。
张英英看着孩子们各异的神情,笑着安抚道:“当然可以上学。妈妈这几天就去把你们姐妹几个插班入学的手续办好。现在年后开学还不到一个月,抓紧时间应该没问题。”
她目光扫过几个年纪稍大的女儿,“就是要你们几个,得加把劲把落下的功课赶上来。”
听到这话,秀书沉稳地点点头,秀画和秀诗则互相做了个鬼脸,既有对新学校的期待,也有对功课的些许担忧。
最小的秀歌可不管这些,只要能上学她就开心。
次日,张英英收到了电报,内容很简短:“明日携秀棋返沪,入学事急,高中课程不能耽搁。”
张英英拿着电报回到家,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孩子们:“爸爸明天就带二姐回来了。”
屋里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尤其是秀歌,拍着手雀跃不已:“爸爸要回来啦!”
张英英没多耽搁,转身又出了门。
工作落定了,接下来要抓紧时间去倪如海和七爷那边一趟,等正式上了班,时间就没这么自由了。
她坐上公交车,先朝着倪如海那栋僻静小洋楼的方向而去。
下了公交车,走到离那小洋楼还有段距离时,张英英留意了一下四周,见僻静无人,便从空间里取出了一个沉甸甸的花篮,里面装满了水灵灵的瓜果蔬菜,还有用油纸包好的牛肉和鸡肉。
她拎着篮子,走上前敲响了那扇熟悉的门。
这一次,门内的反应明显快了许多,没过多久,门就被从里面拉开。
倪如海站在门口,看到是张英英,脸上立刻露出惊讶又带着点欣喜的神色:“大姐?您今天怎么来了?” 他边说边赶紧侧身将张英英让了进去,动作比上次利索了不少。
张英英跟着他往里走,目光落在他的脸上,仔细端详了一下,感觉他脸上的蜡黄气确实褪去了不少,虽然还是有些消瘦,但眼神清亮了些,整个人透出一股之前没有的活气。
她边走边问道:“我来看看你的情况,过两天就要去新单位上班了,到时候时间就不那么自由了。看你的样子,似乎比上次见时好了很多?最近身体感觉怎么样,还有没有其他不舒服的地方?”
倪如海闻言,脸上露出了这段时间以来最真切的一个笑容,那是一种重获希望的人才有的神情。
他语气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感激:“好多了,大姐,真的好多了!身上松快多了,肚子也不怎么胀痛了。太久……太久没有感觉这么轻松了。”
他看向张英英,眼神里充满了信服,“大姐,您的药是真的好!我都……我都没想到自己还能有这么一天,还能觉得身上有点力气……” 话语间,竟隐隐有些哽咽。
这突如其来的好转,对他而言,不亚于奇迹。
张英英将带来的瓜果肉菜放进倪如海厨房,又从随身的布包里取出一个装满灵泉水的水壶,递给倪如海:“这是新配的药水,你配合着之前的药一起用,效果能更好些。”
她做事利落,交代完就准备告辞。
倪如海接过水壶,看着张英英转身欲走,忍不住开口问道:“大姐,是不是……七爷介绍您来的?”他语气笃定。
张英英停下脚步,回头看他,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意:“我答应了别人不告诉你。”
她顿了顿,见倪如海眼神了然,便也不打算再瞒,爽快承认道:“不过你自己猜出来了,那就不关我的事了。没错,我之前为了打听工作消息,去了七爷的场子,替你治病,就是我和他交换的条件。”
倪如海点了点头,这印证了他的猜测。
他犹豫了一下,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问道:“那……现在您的工作找到了……”他没有把话说完,但那份担忧显而易见。
既然交换条件已经完成,这位神秘又有本事的大姐,还会愿意继续管他这个拖累吗?
张英英看出了他的心思,于是道:“我是找到了一份工作,可我家孩子她爸,人还在外地,工作还没着落呢。”
倪如海一听张英英的丈夫还没工作,眼睛顿时一亮,仿佛抓住了什么关键。
他原本有些闪烁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立刻接口道:“大姐!如果您信得过我,我……我或许有门路。”
张英英本已打算离开,听到这话,脚步顿住,真正起了好奇心,她转过身,看向倪如海:“哦?你有什么门路?”
她确实需要为宋和平的将来打算,若倪如海真能提供机会,倒是意外之喜。
倪如海见张英英停下脚步,显露出兴趣,连忙示意她到客厅坐下。
待张英英在沙发上坐定,他才缓缓道来:“不瞒大姐,家父生前,就是沪市绒布厂的厂长。”
他见张英英眼神微动,便继续解释道:“虽然我们厂子规模比不上钢铁、化工那些重工业单位,但在纺织系统里,也是排得上号的老厂,专门生产灯芯绒。您可能也知道,灯芯绒,在市面上还是很受欢迎,很紧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