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放下手中的狼毫,陈珏看了看窗外,山风吹过,落叶潇潇。
“深秋了啊。”
紧了紧披在身上的风衣,陈珏站起身来,入秋的青城山,别有一番滋味。
陈珏入蜀,居住的依旧是上一期青城盛典所居住的别院,随着陈珏组建天民学派,度过最初的危机,逐渐一飞冲天之后,青都集团迅速采取措施,将原本的故居改建,将整栋建筑改成了一整套景区,其中包括陈珏所居住的房间,李儒枚,李儒柯所居住的房间,陈珏获得李儒梦,李儒云支持的房间,说服韩启轩的房间,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参观景观,对外号称《天民学派悟道馆》对外开放。
当然,如今陈珏带队回到青城山,这个场馆自然关闭,以供给陈珏等人居住,已经高升,统管成都旅游的赵平昌依旧兼任青都管理局局长,此刻就亲自坐镇在陈珏隔壁的房间。
对于韩浩来说,自从天民学派在新年一连三次挫败敌对世家的针对,又有韩启轩居中协调,获得了丰厚的政治资源与声望,天府成都虽然不是陈珏的故乡,但是却事整个大华公认的天民思想诞生之地,瑞的当得起一声人杰地灵。
一年的时间,陈珏从北疆至江左,从江右到川蜀,整个大华都掀起了一股天民浪潮,一所所天民小学不断兴建,虽然依旧有不少世家不看好陈珏的这个前进方向,但是其收获的民望是有目共睹的,如此大规模的兴建基础教育,哪怕是大华官方也略逊一筹。
要知道,各地官学虽然数量占优,但是质量堪忧,而且这些官学很多都是当地世家的家学,为了声望招收一些本地有名的好苗子,建设时间长达数十年,有些甚至起源于前朝,前前朝,能在短短大半年的时间建设如此多的小学,在所有人看来都是不可能完成的。
但是如今,偏偏这个奇迹就发生在他们眼前,让所有都不得不相信,起码短时间来看,天民学派确实是一门先进的思想学问,值得研究,至于长远来看,除了陈珏没有人能说准。
毕竟包装再完美的表皮,其内里究竟是治病救人的良药,还是要人性命的毒酒,世事无常,谁又能说得清呢?
而陈珏,是真真切切的看到过这条路能够走向成功的,自然信心满满。
人最怕的就是毫无希望,毫无目标,对于陈珏来说,最困难的步骤已经有先辈伟人帮自己渡过去了,哪怕是照本宣科,也能走出一条足够光明的未来。
而这就是这个世界所有人都不明白的地方了,那就是陈珏为什么对自己的思想如此的坚定,难道他就不怕最后撞了南墙吗?
对此,陈珏自然不能说自己是从另一个已经印证了这条路是成功路的世界穿越过来的,就算这么说,大家也不会相信,只会认为自己已经黔驴技穷,拿这种糊弄小孩的故事博取信任。
时间会证明究竟谁是对的。
陈珏刚收起写着诗句的宣纸,门外就传来轻叩声。
“请进。”
陈珏从窗外收回目光,转身向房门看去,李儒云推门而入,手里捧着厚厚的一叠文书。
“学统,这是川蜀各州府天民小学的筹建清单,您看看。”
李儒云将文书递过来,附带的还有一份川蜀地图,指尖在 “成都”“绵阳”“乐山” 等地名上划过:“半年前我就跟各州府谈过旧宅改建的事,可一直没敢定下来,韩太守担心咱们天民学在地方权重,怕日后不好协调;郑总督则怕投入的工匠、物料影响其他项目,总之都是借口,毕竟之前学派势弱,没个正式的章程。”
陈珏翻着清单,见每一页都标注着旧宅的位置、面积,甚至连改建需要的木料数量都列得清楚,忍不住点头:“李老,你做得已经很细了。之前毕竟形式比人强,能够达到这种程度已经很出乎意料了,如今大局逆转,咱们不用再束手束脚,可以大干一场了。”
“就盼着这句话呢。”李儒云闻言朗声大笑,毕竟这半年的时间,为了与各方势力洽谈,没少消耗他的精力,如果不是他本人在川蜀经营数十年,自己也是颇有威望,换上其他人,怕是连各地府衙的大门都进不去。
李儒云江自己一辈子积攒的家底都赌在了天民学派身上,或者更具体的是赌在了陈珏身上,李儒枚毕竟是陇右李氏家主,能够调动李氏家族的绝大部分资源,可以两头下注,自己毕竟只是一支的家主,拥有最有用的资源就是自己的威望。
不顾一切,赌上所有,收获自然也是十分丰厚的,陈珏组建天民学派总部,将框架大致搭建起来之后,第一个对外任命的山长便是李儒云,临机决断,全权负责整个川蜀地区天民学派事务,可以说他是天民学派之内的第一个封疆大吏。
凭借与林逸风与韩启轩之间的关系,川蜀的天民学派框架是最先搭建起来的,虽然因为学派的底蕴并不深厚,着作并不丰富,因此没有广收弟子,但其他部门已经能够独立运转了。
每次各种突发事件,第一个响应天民总部的必然是川蜀分部,每次宣传,川蜀分部也会第一时间跟进,川蜀天民分部已经能够一定程度上独立自主进行内循环,并且向外扩展自己的影响力了。
除了天民小学这一项,毕竟事关重大,远远不是川蜀分部能够自己承担的,而各地官府投资,李儒云又做不了主,因此双方只是初步达成了意向,并且将后续的计划制定出来,只等陈珏入蜀,亲自拍板之后,便能够完全启动。
话音刚落,门外又传来脚步声,是赵平昌,手里端着两碗热汤:“先生,李山长,山里凉,喝点川蜀的萝卜排骨汤暖暖身子。”
他放下汤碗,笑着补充,“韩太守和郑总督刚派人来问,说明天早上想来别院拜访您,聊聊小学筹建的事,他们早就等着您拿主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