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宫“九师定鼎”的盟约引发的涟漪尚未在洪荒完全平息,那被诸圣默许、甚至暗中推动的天命皇者——伏羲,已然肩负起引导人族前行的重任,踏上了漫长而艰难的治理之路。
其师东华道人,谨记巫刚昔日嘱托与紫霄宫盟约深意,并未传授任何秘法或高深杀伐术,而是将巫刚精心整理、直指大道本源的《万物阴阳变易图录》与《周天星斗轨迹初解》,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
这两部典籍,不重神通威力,只究天地运行之理,万物生克之道,正合伏羲秉性。
伏羲继任人族共主之初,面临局面依旧严峻。
人族虽得武祖传下武道,筋骨强健,气力远胜往昔,但在天地自然无常变幻面前,仍显蒙昧脆弱。
各部落散居四方,信息隔绝,如同洪荒孤岛,交流困难。
伦理秩序初具雏形,却如新生藤蔓,尚未完全攀附成型,部落间因资源、误解产生的摩擦与仇怨时有发生,流血冲突不绝。
燧人氏、有巢氏、文祖、武祖这四位人族老祖,虽已退隐,将权柄交予伏羲,但目光始终未曾离开族群。
他们看着伏羲日夜操劳,看着他以凡人之躯行改天换地之事,心中既有欣慰,亦有隐忧。
“此法甚妙!”有巢氏抚掌,看着伏羲推广的网罟渔猎,眼中放光,
“如此一来,稚童老弱亦可获取食物,壮劳力可专注于更重要之事。”
“然驯养野兽,风险不小。”
武祖则更为谨慎,她指着圈栏中偶尔躁动的野猪,
“需得提防其野性复发,伤及族人。”
文祖沉默寡言,更多时候是带着族人试验伏羲制定的历法,观察节气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默默记录着得失。
燧人氏则时常坐在部落中央那永不熄灭的篝火旁,看着伏羲于雷泽畔推演,眼神深邃,仿佛能穿透时光,看到更远的未来。
他偶尔会与东华道人交谈几句,话题总离不开伏羲与人族的前路。
伏羲白日里处理繁杂部落事务,倾听万民疾苦与祈愿,调解纷争;
夜晚则常常独自立于雷泽之畔,或是人族聚居地的最高处。
他摒弃外物依赖,仅以自身日益磅礴的人皇气运混合先天神识,于虚空中不断勾勒、演算。
他仰观天穹,星斗移转轨迹玄奥,蕴含时空之秘;
俯察大地,山川脉络起伏走向,暗藏生息之机;
乃至鸟兽鱼虫身上的天然纹路,也成了他推演灵感的来源。
每一次成功的推演与实践,都为人族带来切实的改变。
他观察蜘蛛结网,悟出结绳制成网罟之法,教导族人更高效地渔猎,收获倍增;
他留意野兽习性,尝试驯养野猪、野牛,化为稳定家畜来源,减少了狩猎风险与不确定性;
他观测日月星辰、四季轮转,制定简易历法,指导农耕播种与收获时节,使得粮食生产渐有规律可循……这些举措在他推行区域内成效显着,部落气象一新,生产效率提升,无谓伤亡锐减。
而冥冥之中,汇聚向他的人道气运也随之愈发凝实澎湃,化作淡金色的辉光,如烟似雾般缭绕其身,彰显着他与人道本源的联系正日益紧密,其自身修为亦在水涨船高,稳步迈向大罗金仙巅峰。
然而,变革并非一帆风顺。
新的生产方式触动了一些部落旧有势力的利益,历法的推行也因各地气候差异而遭遇阻力,甚至有流言蜚语,质疑伏羲此举是否触怒天地神灵。
“共主,西山部落拒绝采用新历,言其祖传之法更为精准。”
一名族人禀报。
“北泽部落为争夺新辟的渔场,与邻近部落发生械斗,死伤十余人。”
又一则坏消息传来。
伏羲揉着眉心,眼中闪过一丝疲惫,但旋即被坚定取代。
“传令下去,我亲往西山,与他们长老分说。调一队护卫,随我去北泽调解。”
东华道人看着弟子奔波,心中叹息,却知这是人皇必经的磨砺。
他只能在其归来后,以自身对阴阳变化的感悟,稍加点拨,助其完善推演。
四位老祖也并未置身事外。
燧人氏亲自前往几个最顽固的部落,以自身威望,讲述当年钻木取火之艰难,言明顺应变化、拥抱新知的重要性。
有巢氏则组织人手,帮助那些因采用新法而暂时遇到困难的部落搭建更坚固的屋舍。
武祖则推进武道发展。
文祖则将伏羲的历法与各地实际情况结合,做出了更细致的补充,使其更具普适性。
在众人协力下,阻力被一点点化解,伏羲的威望与日俱增,人道气运越发汹涌。
历经漫长岁月的积累、推演与局部实践,伏羲感到时机渐至成熟。
他闭关三日,将心神调整至巅峰。
出关后,他召集四位老祖与师尊东华。
“诸位,”
伏羲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稳而有力,
“我欲于祭天台,烙印八卦,定伦天地,梳理人道气运,为人族开辟万世之基。”
伏羲要于祭天台烙印八卦、定伦天地、梳理人道气运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四位老祖与东华道人心中激起层层波澜。
燧人氏沉默片刻,眼中跳动着文明之火,
“此举,是为人族开万世太平之基,亦是逆天改命之行。天地反噬,恐非等闲。”
“怕什么!”
有巢氏声如洪钟,大手一挥,
“我人族自诞生之日起,何曾惧过天地?钻木取火,筑巢居室,哪一样不是与天争命?伏羲既有此志,吾等老骨头,拼却这一身,也要为他撑起这片天!”
武祖周身气血隐隐轰鸣,她目光锐利如刀,
“八卦定伦,梳理气运,此乃堂皇正道。然人道初生,根基未稳,内里纷杂念头恐成隐患。需防内外交困。”
文祖依旧沉默,却缓缓摊开手掌,掌心有草木生长、文字演化的虚影流转,以行动表明态度。
东华道人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激荡,看向自己一手教导的弟子,沉声道:
“徒儿,前路艰险,但你既已决意,为师便陪你走这一遭。阵势护法,交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