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钟后,陈默完美的掌握了这一式劈刀的技巧,发力技巧已经烂熟于心,能够把自己的力道发挥到极致,而双手劈刀也化作了本能。
现在,他不需要开启精神感知,不需要准备,随时能施展出圆满级别的双手劈刀。
陈默暂做休息,细细体会刚才的收获。
之所以这么快,把双手劈刀练到完美,陈默知道,是自己的天赋,天道酬勤发挥了作用。
一证永证,可不是说说而已,而是概念级的能力。
如果没有天道酬勤,就算有他的精神感知,也不可能那么快完美掌握双手劈刀。
因为,身体是要长期不断练习,才能把招式化作本能。
不然,就不会有冬练三伏,夏练九伏的说法了。
没有天道酬勤的固化,陈默就需要大量的时间练习,不然就是脑子会了,但身体不会。
就比如陈默,一开始用精神感知练习劈刀,他清楚知道是哪里出现问题。
于是一次一次调整姿势,每次调整,天赋都在固化他的姿势,让他不会再犯之前的错误,每一次比前一次进步一点。
等全部错误都没有了,自然而然就是圆满了。
“不知道单单练习一个招式,基础刀法的熟练度会不会增加?”
想到这里,陈默立刻打开面板,就看到《基础刀法》的熟练度早已经变了。
增加了10点,变成(43\/200)。
“一下子增加了10点,不错不错!继续!”
陈默立马充满干劲。
“果然,精神感知加天道酬勤,才是最好的修炼方法!”
两者叠加起来,效果逆天!
这比漫无目的勤奋,强无数倍。
两者相加,相当于悟性逆天,既能快速学习功法武技,又能短时间修炼到圆满。
这简直不要太美好。
心里美滋滋的陈默,继续修炼劈刀的变招。
劈刀的变招,还有单双手斜劈、单手直劈、跳劈等等。
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变招,他的基础刀法熟练度才增加10点。
天赋发挥作用,修炼的效果也很明显,陈默决定使用这个方法修炼。
一招一招的修炼,直至圆满,最后,把招式连贯起来,就能短时间圆满。
比之前从头到尾练一遍好多了。
有人会说,既然有天道酬勤了,为什么不直接练,还要花精力一招一招的解析,要知道,有这个天赋,只要时间足够,就可以练到圆满,无非是多花一点时间罢了。
而且,解析招式,花费的精力和时间,可不比直接练习的时间要少。
这个说法不对。
陈默尝试过,从头到尾演练一遍基础刀法,只能增加一点熟练度,花费的时间大概是十分钟。
而解析一个招式,从入门到完美,也就十来分钟,增加的熟练度可不是一点,而是几点,甚至十几点。
相比下来,还是解析招式的性价比更高。
到来更高的功法,熟练度几千上万,如果从头到尾练一遍,有多少熟练度,就要练多少遍。
而且,花费的时间更长。
就比如基础桩功,三十六式,练完一遍,需要一个小时,只增加一点熟练度。
而昨天晚上,陈默只是完善第一个招式,就增加了5点熟练度,而只花费十多分钟。
相比起来,解析招式,弄清原理,收获更大。
而且,知道招式的原理,发力过程,自然了解招式的弱点,在对敌过程中,能发挥巨大作用。
陈默不愿意从头到尾,一篇一遍练习,还有一个原因。
这样的练习,一次增加一点熟练度,所得到的感悟太少,而只练一个招式,同时解析的话,感悟肉眼可见。
就比如他修炼的桩功,一个小时发现一个问题,和十几分钟,发现十几个问题,根本没法比。
基本太明显了!
如果没有精神感知这个特殊技能,他自然会老老实实一遍一遍从头到尾修炼。
其实,也没有必要争论,用什么方法,如何修炼,都是陈默自己的事情,他想如何修炼,就如何修炼。
回到陈默身上,因为双手直劈,已经圆满,有了基础,稍微变动,便可以使出双手斜劈。
这次花费的时间更少了。
不到十分钟,双手斜劈,便被陈默练到圆满。
接下来,陈默又开始修炼左右手直劈、斜劈等招式。
前后花费了一个多小时,陈默把基础刀法中的劈刀练到圆满。
而他的面板中,基础刀法的熟练度也发生了变化:
基础刀法小成(95\/200)。
早上起来时,熟练度是(33\/200),一个小时增加了62点,这就是解析法的含金量。
如果从头到尾练,十分钟一遍,一个小时,只能增加6点,只是解析法的十分之一。
陈默满意收刀,用衣服擦了擦身上的汗,便往家里走。
“小默,锻炼完了?”
“是啊,张大爷!”陈默笑着回答。
张大爷是陈默楼下的住户,平常早上锻炼,陈默经常遇到他,所以很熟悉。
“听说,你今年就要武考了,是不是啊?”
“是啊!”
“哎呦,我家孙子也是!他说他有信心考上武大!你有信心吗?要不要让我孙子指点一下你?”
说到自己的孙子,张大爷就骄傲不已。
当然,指点的话,只是客气话。
“指点就不用了!我有自己的节奏。张大爷,刚锻炼完,肚子太饿了,我妈等着我回去吃早饭呢!”
说着,陈默就快步离开。
“这小子,也太没礼貌了!”
张大爷没能在陈默面前炫耀自己算子,心里很是不舒服。
陈默的武道资质,他也知道,比他孙子差远了,所以他才跟陈默说话,顺便打击一下陈默。
另一边。
陈默自然知道,张大爷的孙子张宏达,与陈默同一个学校,资质比陈默好,已经是八品武徒了。
不过,张宏达自诩天才,有自己的傲气,看不起陈默,平时在学校遇到,也当做不认识。
在小区遇到,也是不会招呼。
陈默也不会自讨没趣,上去巴结张宏达。
至于张大爷,陈默只是出于礼貌,遇到便打个招呼。
天天炫耀孙子,可不想听他的炫耀。
两家没有交集,只能算点头之交。
陈默回应他,已经是很有礼貌了。
不像张宏达,连招呼都不愿意打。
“其他人如何,关我什么事?”陈默抛开杂念,快步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