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傍晚,暑气未消,知了声声。沈家小院里飘出阵阵饭菜香,苏念晚正在灶间忙碌,准备着简单的晚饭。自留地里新摘的茄子豆角,配上金黄的玉米饼子,虽不丰盛,却清爽可口。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一阵沉稳有力的脚步声,伴随着一个熟悉又略带陌生的低沉嗓音:“妈,我回来了。”
正在院子里收衣服的王秀英猛地抬头,手里的木盆“哐当”一声掉在地上,她难以置信地看着院门口那个穿着军装、身姿挺拔如松的身影,眼圈瞬间就红了:“墨……墨琛?是墨琛回来了?!”
在屋里听到动静的赵秀娥和沈明珠也冲了出来,顿时,院子里响起一片惊喜的欢呼声。
苏念晚闻声从灶间走出,手里还拿着锅铲。当她看到那个站在夕阳余晖中,风尘仆仆却难掩锐气的男人时,心口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握着锅铲的手不自觉地收紧。
沈墨琛的目光越过激动迎上来的母亲和兄嫂妹妹,直直地落在了站在灶房门口的那道纤细身影上。几个月不见,她似乎比记忆中更……鲜明了些。皮肤白皙,眼眸清亮,站在那里,沉静中自带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她穿着那件他寄回红围巾时、脑海中想象过的素雅衬衫(正是苏念晚用李婶子给的布料做的那件),身姿挺拔,像一株雨后新竹。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一时间,院子里其他人的喧闹仿佛都成了模糊的背景音。
“回来了。”苏念晚率先开口,声音比平时略微低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
“嗯,回来了。”沈墨琛点了点头,声音低沉,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几秒,仿佛要将这几个月的分别看回来。他注意到她似乎清减了些,但精神很好,眼神里的光芒比书信中感受到的更加生动。
王秀英已经激动地拉住了儿子的手,上下打量着,嘴里不住念叨:“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咋突然回来了?也不提前捎个信!”
沈墨琛这才收回目光,看向母亲,脸上露出一丝浅得几乎看不出的笑意:“部队临时给了探亲假,时间紧,就没来得及写信。”他简单解释了一句,目光又不自觉地瞟向苏念晚。
赵秀娥机灵地接过沈墨琛简单的行李,沈明珠则兴奋地围着三哥打转。王秀英抹着眼泪,连声催促:“念晚,快,看看锅里还有啥好吃的,都给墨琛端出来!这一路肯定饿坏了!”
晚饭的气氛因沈墨琛的归来而格外热烈。王秀英不停地给儿子夹菜,赵秀娥说着家里的趣事,沈明珠叽叽喳喳。沈墨琛话依旧不多,但会认真倾听,偶尔回应几句,目光却总是不经意地落在安静吃饭、偶尔给沈明珠夹菜的苏念晚身上。
他注意到,家里的饭菜似乎比以往更可口,搭配也更合理;注意到母亲气色红润,眉宇间的愁绪淡了许多;注意到大嫂赵秀娥对苏念晚态度亲昵信赖;注意到家里处处整洁,透着一种以往没有的、温馨而井然有序的气息。这一切的变化,都指向那个安静坐在他身边的女子。
饭后,王秀英体贴地拉着还想凑热闹的赵秀娥和沈明珠去了隔壁屋,将空间留给了许久未见的小两口。
夏夜的院子里,月光如水,蟋蟀在草丛里低鸣。苏念晚和沈墨琛坐在院中的小凳上,一时之间有些沉默。
“家里……辛苦你了。”沈墨琛率先打破沉默,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格外低沉。
“不辛苦,都是应该的。”苏念晚轻声回应,顿了顿,问道,“这次能待多久?”
“半个月。”
“那很好。”苏念晚嘴角微微扬起。半个月,比预想的要长。
又是一阵沉默,但气氛并不尴尬,反而有种无需多言的默契在流淌。
“你寄回来的鞋垫,很舒服。”沈墨琛忽然说道。
“围巾,也很暖和。”苏念晚几乎同时开口。
两人都是一愣,随即,苏念晚忍不住低头轻笑出声,沈墨琛的唇角也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
这一笑,仿佛打破了那层看不见的薄冰。苏念晚抬起头,月光下她的眼睛亮晶晶的:“你在部队一切都好吗?”
“都好。”沈墨琛看着她,目光深邃,“上次你信里提到想查岳父岳母的事,李卫国后来有消息吗?”
苏念晚摇摇头,将去公社查阅档案无果,以及李婶子提供的模糊信息说了出来。“……柳林大队和青松岭大队,母亲可能姓林,是南方人。李干事帮忙问了那边的大队干部,暂时还没有确切的回音。”
沈墨琛沉吟片刻,道:“此事不易,莫要心急。我这次回来,也有些旧日关系,或可再打听打听。县档案馆那边,若有需要,我也可以陪你走一趟。”
他的支持总是这样具体而踏实。苏念晚心中暖流淌过,点了点头:“好,谢谢你,墨琛。”
“你我之间,不必言谢。”沈墨琛的声音很轻,却重重地落在苏念晚心上。
他看着月光下她柔和清晰的侧脸轮廓,想起离家前那个沉默怯懦、与眼前之人几乎判若两人的身影,再结合这几个月的书信和归家后的所见所闻,心中那份原本因责任而起的关切,早已在不知不觉中,糅杂了欣赏、信赖与一丝他自己都尚未完全明晰的情感。
而苏念晚,感受着身边男人沉稳的气息和无声的支持,一直紧绷的心弦也悄然放松。在这个陌生的时代,她不再是孤身奋战。这个家,这个男人,给了她真实的归属感和前行的力量。
“家里的菜地,长得很好。”沈墨琛将目光投向不远处在月光下影影绰绰的自留地,“你费心了。”
“是种子好,加上风调雨顺。”苏念晚谦逊道,并没有居功。
沈墨琛却知道,绝不止如此。但他没有追问,只是将这份认知放在心里。他转而提起了部队里的一些趣事,虽然讲述得平铺直叙,但苏念晚听得津津有味,偶尔提问,气氛渐渐融洽。
夜渐深,露水微凉。
“不早了,回屋休息吧。”沈墨琛站起身,动作自然地朝苏念晚伸出手。
苏念晚看着那只骨节分明、带着训练痕迹的大手,微微一愣,随即将自己的手轻轻放了上去。他的手掌温暖而粗糙,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轻轻一握,便将她拉了起来。
两人手指一触即分,但那短暂的触碰,却像一道微小的电流,在两人心底漾开了一圈涟漪。
回到西厢房,看着房间里唯一的那张炕,气氛再次变得有些微妙。之前沈墨琛回来时间短,多是和沈墨林挤一挤,或者睡在杂物间。这次时间较长,似乎没有再分开睡的道理。
苏念晚垂下眼睫,开始铺床。沈墨琛沉默地站在一旁,看着她忙碌的背影,喉结微动。
“你睡里面。”待苏念晚铺好床,沈墨琛声音低沉地开口,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维护。靠墙的位置更安全,也更暖和。
“……好。”苏念晚没有反对。
这一夜,两人并肩躺在炕上,中间隔着一点礼貌的距离。夏夜的微风透过窗棂吹进来,带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他们都有些睡不着,能清晰地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苏念晚闭着眼,却能感受到身边传来的温热体温和那股独特的、属于沈墨琛的冷冽又干净的气息。这种感觉很奇妙,陌生,却并不让她排斥。
沈墨琛则僵直着身体,尽量不碰到她。鼻尖萦绕着淡淡的、来自她身上的皂角清香,和他记忆中任何味道都不同,让他有些心烦意乱,又有些莫名的……安心。
在一种微妙的紧张与难以言喻的和谐中,夜色渐深。沈墨琛的归来,如同在苏念晚平静的生活湖面上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层层荡开。未来的半个月,以及半个月之后更长远的岁月,似乎都因他的存在,而充满了新的可能与期待。夫妻二人,各自怀着心思,在这夏夜里,共同勾勒着未来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