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袍道士的出现,让调查方向豁然开朗。狗蛋立刻调动所有资源,全力追查这个神秘道士的下落。与此同时,萧烁加强了东宫的戒备,并暗中将韩明可能有问题的情况,告知了父皇萧绝和母后沈知意。
萧绝闻言,神色凝重。他信任儿子的判断,也相信星耀石和白芷、林婉儿的预警。但韩明如今声望正隆,且救驾有功,若无确凿证据,贸然动手,必会引起朝局动荡,甚至打草惊蛇。
“此事需暗中进行,务必拿到铁证。”萧绝叮嘱萧烁,“朕会让赵霖配合你,调动影卫听你调遣。”
有了父皇的支持,萧烁心中稍定。他决定主动出击,设一个局。
不久后,朝廷宣布了一项旨意:为彰显皇恩,抚慰年前北地雪灾中受灾的百姓,特派遣钦差前往巡视赈济。而这位钦差的人选,出乎不少人意料,正是新晋翰林韩明。同时,太子萧烁以“体察民情,历练政事”为由,将随行观摩。
此举一方面可以将韩明调离京城核心,减少其潜在危害;另一方面,在外巡视,人员复杂,更容易让其露出马脚,也方便影卫行动。
韩明接到旨意后,神色如常,恭敬领命,并表示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恩。
离京之前,萧烁特意去钦天监与白芷告别。白芷为他起了一卦,卦象显示“潜龙在渊,暗流汹涌”,叮嘱他此行务必小心,尤其要警惕“水边”与“祭祀”相关之事。
带着一丝不安与坚定的决心,萧烁与韩明的车队,离开了京城,向北而行。
一路上的韩明,依旧表现得勤勉尽责,体恤民情,处事公允,赢得了随行官员和沿途百姓的一致好评。他与萧烁讨论政务,引经据典,见解精辟,俨然一位难得的干吏能臣。若非萧烁早已心生警惕,且有星耀石不时传来的微弱警示,几乎也要被其表象所迷惑。
行程过半,车队抵达了此次巡视的重点——位于北地边境附近的抚远城。此城毗邻一条名为“黑水”的大河,河对岸便是曾经被魔气侵蚀过的草原地带。
抚远城的太守设宴款待钦差与太子。宴席之上,一切如常。然而,在宴席散去,萧烁回到驿馆后不久,负责监视韩明的影卫传来了紧急消息——韩明并未休息,而是换了一身便服,独自一人悄悄离开了驿馆,往黑水河边的方向去了!
“果然有行动!”萧烁精神一振,立刻带着一队精锐影卫,悄无声息地跟了上去。
夜色深沉,黑水河在月光下如同一条黑色的巨蟒,静静流淌。韩明来到河边一处荒废的河神庙前,警惕地四下张望后,快速闪了进去。
萧烁示意影卫分散包围河神庙,自己则借助星耀石的力量,隐匿气息,悄无声息地靠近,透过破败的窗棂向内望去。
只见庙内,韩明正跪在那尊布满蛛网、面目模糊的河神雕像前。他不再是平日那副温文尔雅的模样,脸上带着一种狂热的虔诚。他手中捧着的,正是那枚萧烁曾感应到过的黑色玉佩!
玉佩散发着幽幽的黑光,与雕像之间似乎产生了某种联系。
韩明低声吟诵着晦涩的咒文,那咒文邪恶而古老,绝非儒家经典!随着他的吟诵,黑色玉佩光芒渐盛,而荒废的河神庙内,开始弥漫起一股淡淡的、与当年地宫魔气同源却更加阴寒的气息!
更让萧烁瞳孔收缩的是,他看到缕缕极其稀薄、几乎看不见的黑色能量,正从抚远城的方向,如同受到牵引般,汇入那黑色玉佩之中!那些能量,带着绝望、恐惧、病气等负面情绪——正是此次雪灾中,灾民们所产生的负面情绪!
他在利用灾民的苦难修炼邪法,或者说……在为某个存在收集“养料”!
“魔头!果然是你!”萧烁心中怒火升腾,再也按捺不住,猛地推开庙门,星光瞬间自身周亮起,照亮了阴暗的庙堂!
“韩明!你还有何话说!”
韩明缓缓站起身,转过身来。在幽暗的光芒映照下,他的脸显得有几分扭曲,眼中再无平日的清澈,只剩下冰冷的嘲讽与一丝意外。
“太子殿下……还是被您发现了。”他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笑容,“可惜……已经晚了。”
他猛地将黑色玉佩拍向自己的胸口!
“以我身为祭,恭迎圣使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