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诗狂贺知章:83岁辞官归隐,敢拿金龟换酒,一生把日子过成诗酒派对

第一章 狂萌初现:从越州才子到长安“大龄考生”

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的贺家,迎来了一个哭声格外响亮的男婴——贺知章。这贺家算不上顶级豪门,但也是当地有名的“书香门第”,家里藏的书能堆满三间屋,用贺知章后来的话说:“我打小就没玩过泥巴,全在书堆里摸爬滚打。”

按说书香门第的孩子,大多走“乖乖仔”路线:背诗、练字、考科举,一步一个脚印。可贺知章偏不,他的“狂”从小时候就藏不住——别的小孩背诗要摇头晃脑念十遍,他扫一眼就能记住,还敢跟教书先生“抬杠”:“先生,‘床前明月光’要是改成‘窗前明月光’,是不是更顺口?”气得先生拿着戒尺追他,他却边跑边喊:“写诗哪有那么多规矩!”

长大点的贺知章,更是把“狂”写在脸上。他不爱在家啃书本,总爱往钱塘江边跑,要么跟渔夫喝酒聊天,要么对着江水吟诗作对,喝醉了就躺在江边的草地上,枕着石头睡觉,嘴里还念叨:“江风是我的被子,月亮是我的灯,这日子比待在书房舒服多了!”

家人劝他:“你都二十多了,该好好准备科举了,总在外面疯玩像什么样子?”贺知章却满不在乎:“科举有什么难的?等我想考了,随手就能中!”这话听着像吹牛,可贺知章还真有底气——他肚子里的墨水,比钱塘江都深,只是没把“考功名”当回事。

就这么晃悠到36岁,贺知章才突然“开窍”:“要不,去长安考个科举玩玩?顺便看看京城的月亮跟家乡的是不是不一样。”要知道,在唐朝,科举可比现在的“国考”难多了,每年成千上万的考生,能考上进士的也就几十人,36岁在当时算“大龄考生”,很多人这个年纪早就放弃了。

可贺知章偏要“逆风翻盘”。他背着一捆诗稿,揣着家人给的盘缠,慢悠悠往长安走,一路上边走边玩,遇到好看的风景就停下来写诗,遇到好喝的酒就坐下来跟人拼桌,走到长安的时候,盘缠快花光了,诗稿倒多了好几本。

考试那天,别的考生紧张得手发抖,贺知章却气定神闲,拿起笔就写,别人还在琢磨第一句,他已经写完了整篇文章,提前交卷就去考场外的小酒馆喝酒了。酒馆老板问他:“小伙子,考得怎么样?”贺知章喝了一口酒,笑着说:“放心,等着看榜吧,我名字肯定在前面!”

放榜那天,贺知章挤在人群里,一眼就看到了“贺知章”三个字,排在进士榜单的中游。他没像别人那样欢呼雀跃,只是找了个酒馆,点了一碟花生米,一壶酒,自斟自饮:“果然不难,跟我想的一样。”

有人问他:“你都36岁才中进士,不觉得晚吗?”贺知章摇摇头:“晚什么?我这才刚开始呢!长安这么大,有酒有诗,够我玩一辈子了!”

这时候的贺知章,还没被叫做“诗狂”,但“狂”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他不把功名利禄当回事,不把世俗规矩放在眼里,只跟着自己的心意走,喜欢诗就写,喜欢酒就喝,这种“随性而为”的态度,正是“诗狂”的底色。而他不知道的是,接下来的几十年,他会在长安把“狂”玩出花样,还会遇到一个跟他一样“狂”的知己。

第二章 长安官场“显眼包”:把仕途过成诗酒局

中了进士的贺知章,顺理成章地当了官,一开始只是个小小的“国子四门博士”,相当于现在的“大学讲师”,负责给学生讲课。别的讲师上课,要么板着脸念经书,要么拿着戒尺训学生,贺知章却不一样——他上课像开“诗酒派对”。

他讲课从不带课本,全凭记忆,讲到兴头上,就把学生叫到教室外的院子里,指着天上的云说:“你们看这云,像不像‘白云千载空悠悠’?”讲到春天,就摘一朵花递给学生:“这花要是能写诗,肯定比你们背的那些文章有趣。”学生们都喜欢听他上课,连别的讲师都偷偷来蹭课,说:“贺博士讲课,比听戏还过瘾!”

后来,贺知章升了官,当了“太常博士”,负责祭祀礼仪之类的事,按理说这是个严肃的差事,可贺知章还是改不了“狂”脾气。有一次,朝廷要举行祭祀大典,皇帝让他写祭祀用的“祝文”,要求庄重典雅。贺知章满口答应,结果前一天晚上跟朋友喝酒喝到半夜,第二天早上睡过头了,急急忙忙赶到皇宫,拿起笔就写,写完还没检查就交了上去。

负责审核的官员一看,差点吓掉魂——祝文里居然有一句“酒酣耳热忘形骸”,这哪是祭祀祝文,明明是喝酒的打油诗!官员赶紧找贺知章,让他改。贺知章却满不在乎:“祭祀是为了敬神,神也喜欢热闹嘛!这句话多真实,神肯定不会生气!”

没想到,皇帝看了祝文,居然笑了:“贺知章这性子,真是率真!这句话写得好,就这么用!”从那以后,皇帝也知道贺知章是个“狂得可爱”的人,不仅不怪他,还经常找他聊天喝酒。

贺知章在官场待了几十年,历经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四朝,官越做越大,最后当了“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相当于“太子的老师+正三品高官”,可他一点都没有“高官架子”。别的官员上班穿得整整齐齐,他却经常穿着便服,趿着木屐就去了;别的官员开会时小心翼翼,生怕说错话,他却想到什么说什么,有时候还会跟皇帝开玩笑。

有一次,唐玄宗跟大臣们讨论“如何让百姓更富裕”,大臣们都顺着皇帝的话说“陛下英明,只要减税就能富裕”,只有贺知章站起来说:“陛下,减税是好,可要是官员贪腐,减再多税百姓也富不起来!不如先管管那些贪钱的官,再让他们多读读我的诗,说不定就不贪了!”

唐玄宗听了,不仅没生气,还哈哈大笑:“贺爱卿说得对!不过你的诗能不能让人不贪,我可不知道,但肯定能让人开心!”说完,还赏了他一坛好酒。

贺知章在官场的“狂”,不是狂妄自大,而是不趋炎附势,不虚伪做作。他跟同僚相处,从不搞“拉帮结派”,只跟聊得来的人喝酒写诗;他对待下属,从不摆架子,下属犯错了,他不骂也不罚,而是拉着下属喝一杯,说:“没事,下次注意,谁还没犯过错呢?”

有人问他:“你都当这么大的官了,怎么还这么‘没正形’?”贺知章笑着说:“当官是为了做事,不是为了装样子。我要是整天板着脸,不仅自己累,别人也累,不如活得轻松点,有酒有诗,多好!”

这时候的贺知章,在长安已经小有名气,文人墨客都喜欢跟他交朋友,因为他没有“高官架子”,还特别会喝酒写诗。有人开始叫他“诗狂”,他听了不仅不生气,还挺高兴:“狂就狂呗!写诗不狂,还有什么意思?”

而真正让“诗狂”这个雅号传遍长安的,是他跟一个人的相遇——这个人,就是李白。

第三章 金龟换酒识谪仙:诗狂与诗仙的神仙联动

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42岁的李白终于得到唐玄宗的召见,从蜀地来到长安。李白早就听说长安有个“诗狂贺知章”,喝酒写诗都很厉害,心里一直想跟他见一面。

巧的是,有一天,贺知章在长安的“紫极宫”(道观)上香,正好遇到了李白。贺知章早就听说过李白的诗名,一看李白长得“风度翩翩,自带仙气”,就主动上前打招呼:“你就是蜀地来的李白吧?我早就想跟你聊聊了!”

李白一见贺知章,也很激动:“您就是贺大人吧?我读您的诗,就觉得您肯定是个有趣的人!”

两人一见如故,越聊越投机,从诗歌聊到人生,从家乡聊到长安,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贺知章说:“走,咱们找个酒馆,边喝边聊!”李白赶紧答应:“好啊!我请客!”

可两人走到酒馆门口,李白摸了摸口袋,才发现自己没带钱——他刚到长安,还没领到俸禄,身上只有几吊零钱,根本不够点好酒好菜。李白有点尴尬:“不好意思,我今天没带钱……”

贺知章一看,哈哈大笑:“没事!我带了!”说着,他从腰间解下一个金灿灿的东西——那是皇帝赐给他的“金龟”,是三品以上官员才能佩戴的饰品,相当于现在的“限量版奢侈品”,不仅值钱,还是身份的象征。

贺知章拿着金龟,对酒馆老板说:“老板,这个金龟,能换你最好的酒和菜吗?”

酒馆老板一看是金龟,眼睛都亮了:“当然能!贺大人,您等着,我这就给您准备最好的酒!”

李白赶紧拦住他:“贺大人,这金龟是陛下赐的,太贵重了,不能换酒!”

贺知章却摆摆手:“什么贵重不贵重的!陛下赐我金龟,是让我开心;现在跟你喝酒,我更开心!金龟没了可以再要,跟你这样的知己喝酒,可遇不可求!”

就这样,贺知章用皇帝赐的金龟,换了一坛好酒和一桌子菜,两人边喝边聊,喝到兴头上,还当场写诗。贺知章读了李白的《蜀道难》,忍不住拍着桌子说:“你这哪里是凡人写的诗?分明是天上的仙人下凡写的!你就是‘谪仙人’啊!”

“谪仙人”这个称呼,就是从这时候来的。后来,李白每次跟人介绍自己,都会说:“我是贺知章先生说的‘谪仙人’!”

这次“金龟换酒”的事,很快就传遍了长安。有人说贺知章“太狂了,居然拿皇帝赐的金龟换酒”,也有人说“贺知章真性情,这样的人才配叫‘诗狂’”。唐玄宗听说后,也只是笑着说:“贺爱卿真是率真,只要他开心就好!”还特意又赐了他一个金龟。

从那以后,贺知章和李白就成了“忘年交”,经常一起喝酒写诗。贺知章80多岁,李白40多岁,两人相差40多岁,却像同龄人一样合拍。他们有时候在长安的街头喝酒,喝醉了就对着月亮吟诗;有时候去郊外的山上游玩,看到美景就当场写下来;有时候还会去朋友家蹭饭,蹭完饭还不忘写首诗感谢。

有一次,两人去一个朋友家喝酒,喝到半夜,朋友家的酒喝完了,贺知章居然拉着李白,翻墙去邻居家“借酒”。邻居一看是贺知章和李白,不仅不生气,还笑着说:“贺大人、李大人,你们早说啊,我这有好酒,不用翻墙!”

李白后来在诗里写:“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这首诗里,满是对贺知章的怀念,也记录了他们“金龟换酒”的神仙友谊。

贺知章的“狂”,在遇到李白后,变得更加鲜活。他的“狂”不是孤芳自赏,而是能发现别人的才华,能为了知己放下身份和贵重物品。这种“狂”,让他在长安的文人圈里,成了人人都喜欢的“老顽童”,也让“诗狂”这个雅号,变得更加响亮。

第四章 诗里藏狂:两句成名的“随性派”诗人

贺知章一辈子写了很多诗,可流传下来的不多,只有二十多首。但就是这二十多首诗里,有两首成了千古名作,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读过——《咏柳》和《回乡偶书》。而这两首诗,都写得“随性又狂放”,没有一点刻意雕琢的痕迹,就像他的人一样,自然又真实。

先说说《咏柳》。有一年春天,贺知章在长安的街头散步,看到路边的柳树发芽了,嫩黄的柳叶像剪刀剪出来的一样,随风飘动,特别好看。他当时正喝了点酒,诗兴大发,随口就念了出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旁边的路人一听,都停下来鼓掌:“好诗!太形象了!把柳树写活了!”贺知章自己也觉得不错,就把这首诗记了下来,没多想,也没修改——在他看来,写诗就像说话一样,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用改来改去。

没想到,这首诗很快就传遍了长安,不管是读书人还是老百姓,都喜欢读。有人说:“贺大人的诗,就像春天的风一样,舒服又自然!”也有人说:“这诗写得太‘狂’了,把春风比作剪刀,也就贺大人能想出来!”

贺知章听了,只是笑着说:“我就是看到柳树好看,随口说的,没想到大家这么喜欢。写诗嘛,本来就是开心就好!”

再说说《回乡偶书》,这是贺知章晚年写的诗,也是他最有名的诗之一。当时他已经83岁了,想辞官回家,唐玄宗答应了,还亲自送他出城。贺知章回到家乡越州永兴,走在小时候熟悉的街上,发现一切都变了——房子变了,街道变了,连路上的人都不认识了。

有几个小孩在路边玩,看到贺知章白发苍苍,穿着官服,就围过来问:“老爷爷,你是谁啊?从哪里来的?”

贺知章看着这些小孩,又看看熟悉又陌生的家乡,忍不住笑了,随口就念了出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诗里,没有一点“高官回乡”的架子,只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家乡的亲切。后来,他又写了一首《回乡偶书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这两首诗,成了所有“游子”的心声,不管离开家乡多久,回到家乡,都会想起这两句诗。

贺知章的诗,为什么能流传这么广?因为他的诗里没有“官话”,没有“客套话”,只有“真心话”;没有复杂的辞藻,没有难懂的典故,只有简单又生动的画面。他的“狂”在诗里,不是豪放不羁的呐喊,而是自然流露的真情——看到柳树就写柳树,回到家乡就写家乡,不用刻意讨好谁,也不用刻意追求什么,这种“随性而为”的写诗态度,正是“诗狂”的精髓。

有人问贺知章:“你写诗为什么不打草稿,也不修改?”贺知章说:“写诗靠的是灵感,灵感来了,就像酒来了一样,不喝就没了,不写也没了。修改来修改去,灵感早就跑了,还有什么意思?”

他的这种“随性派”写诗风格,影响了很多后来的诗人,比如李白就深受他影响,李白写诗也不喜欢刻意雕琢,喜欢“斗酒诗百篇”,跟贺知章的风格很像。有人说:“没有贺知章的‘狂’,就没有李白的‘狂’;没有贺知章的‘随性’,就没有李白的‘随性’。”

贺知章的诗,虽然不多,但每一首都像一杯好酒,初读觉得简单,再读觉得有味,越读越觉得亲切。就像《咏柳》,不管读多少遍,都能想到春天的柳树;就像《回乡偶书》,不管离开家乡多久,都能想起回家的感觉。这种“接地气”的诗,比那些华丽空洞的诗,更能打动人心。

第五章 归隐也疯狂:把故乡变成诗酒江湖

83岁的贺知章,在长安待了几十年,突然觉得“长安的酒喝够了,想回家喝家乡的酒了”。他向唐玄宗上书,请求辞官归隐,回越州永兴老家。唐玄宗舍不得他走,劝了好几次:“贺爱卿,你还能再帮我几年,怎么就要走了?”

贺知章笑着说:“陛下,我都83岁了,再当官就成‘老糊涂’了,不如回家乡,喝喝酒,写写诗,还能多活几年!”

唐玄宗见他态度坚决,就答应了,还赐了他很多钱和礼物,亲自送他到长安城外,说:“贺爱卿,你要是想长安了,就回来看看;要是想喝酒了,就给我写信,我给你寄好酒!”

贺知章感动得不行,对着唐玄宗拜了三拜,说:“陛下放心,我会想您的,也会想长安的酒!”

就这样,贺知章带着简单的行李,和一坛长安的好酒,回到了家乡越州永兴。家乡的人听说“贺大人回来了”,都跑到街上迎接他,有的送水果,有的送好酒,有的还拉着他的手,问他长安的事。贺知章一点都不嫌弃,跟每个人都打招呼,还把唐玄宗赐的礼物分给大家。

回到家乡后,贺知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在老家的房子捐了,改成了一座道观,叫“千秋观”,他说:“房子我住不了多久,改成道观,让大家有地方祈福,多好!”然后,他自己找了个小院子住,院子里种了几棵柳树,挖了一口井,还摆了一张石桌,专门用来喝酒写诗。

贺知章归隐后的生活,比在长安还“狂”。他每天早上起来,先到钱塘江边散步,看看江水,吹吹江风,然后找老乡喝酒;中午在家睡一觉,下午要么跟小孩一起玩,要么在院子里写诗;晚上就约几个老朋友,在石桌上喝酒,喝醉了就躺在石桌上睡觉,嘴里还念叨着诗。

有一次,他跟老乡喝酒,喝到兴头上,居然跑到村里的墙上写诗,老乡想拦他,他却说:“这墙空着也是空着,写首诗上去,既好看,又能让大家记住,多好!”老乡没办法,只能看着他写,没想到第二天,全村的人都来看墙上的诗,还有人特意从别的村来,就为了看贺知章写的诗。

贺知章还喜欢跟小孩玩,他经常把糖分给村里的小孩,然后让小孩陪他聊天,问他们“现在的学堂教什么诗”“家乡的柳树有没有长高”。小孩们都喜欢他,经常围着他,叫他“贺爷爷”,有的还会跟他学写诗,虽然写得不好,但贺知章每次都夸:“写得好!比我小时候写得还好!”

有一次,他带着小孩去钱塘江边玩,看到有渔夫在捕鱼,就跟渔夫说:“我用一首诗换你一条鱼,怎么样?”渔夫笑着说:“贺大人,您的诗比鱼值钱多了,我给您两条鱼,您给我写一首诗就行!”贺知章高兴得不行,当场写了一首诗,渔夫拿着诗,宝贝得不行,还把诗裱了起来,挂在家里。

贺知章归隐后的日子,没有一点“退休老人”的沉闷,反而像个“老顽童”,每天都过得开开心心,有酒有诗,有朋友有小孩。他的“狂”,在故乡变成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亲切,这种“狂”,没有一点攻击性,只有满满的温暖和快乐。

唐玄宗后来真的给贺知章寄了好酒,还写信问他“家乡的日子过得怎么样”。贺知章回信说:“家乡的酒比长安的酒甜,家乡的人比长安的人亲,我过得很开心,陛下不用惦记!”

就这样,贺知章在故乡过了两年快乐的日子,85岁那年,他在睡梦中去世了,去世的时候,脸上还带着笑容,手里还握着一支笔——他大概是在梦里,还在写诗吧。

家乡的人都很伤心,他们把贺知章葬在钱塘江边,还在他的坟前种了很多柳树,就像他诗里写的“碧玉妆成一树高”那样。每年春天,柳树发芽的时候,都会有人来他的坟前,放一壶好酒,念一首他的诗,就像他还在的时候一样。

第六章 诗狂不朽:让快乐成为永恒的风格

贺知章去世后,他的故事和诗很快就传遍了全国。文人墨客都很怀念他,李白更是悲痛欲绝,写了很多诗怀念他,说“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每次想起跟贺知章用金龟换酒的日子,都会忍不住掉眼泪。

唐玄宗听说贺知章去世了,也很伤心,说:“贺爱卿是个好人,是个有趣的人,长安再也没有像他这样的人了!”他还特意下旨,追赠贺知章为“礼部尚书”,让他的名声更响亮。

随着时间的推移,贺知章的“诗狂”精神,越来越被人认可。人们为什么叫他“诗狂”?不是因为他狂妄自大,而是因为他对生活的热爱——不管是当官还是归隐,不管是年轻还是年老,他都能找到生活的快乐;是因为他对诗歌的随性——写诗不刻意,不雕琢,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让诗歌回归最本真的样子;是因为他对名利的超脱——不把金龟当宝贝,不把官位当回事,只跟着自己的心意走,活得轻松又自在。

宋代的大文学家苏轼,很喜欢贺知章的诗和为人,他说:“贺知章是‘狂而不傲,放而不纵’,这样的人才配叫‘诗狂’!”明代的文学家袁宏道,也很崇拜贺知章,说:“贺知章的诗,就像他的人一样,简单又快乐,读他的诗,就像跟他一起喝酒一样,开心!”

到了现代,贺知章的诗依然是“语文课本常客”——《咏柳》和《回乡偶书》,几乎每个中国小孩都会背。当小孩们读“碧玉妆成一树高”的时候,会想象春天的柳树有多美;当他们读“儿童相见不相识”的时候,会想象贺知章回到家乡的样子。贺知章的诗,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孩子们对春天、对家乡的想象。

除了诗,贺知章的“快乐哲学”也影响着很多人。他告诉我们:生活不用太严肃,偶尔“狂”一点也没关系;名利不用太看重,有酒有诗有朋友,才是最幸福的;年龄不是限制,就算80多岁,也能像小孩一样快乐。

现在,当我们再读贺知章的诗,再想起“诗狂”这个雅号的时候,我们想到的不是一个遥远的历史人物,而是一个可爱、豁达、热爱生活的“老顽童”——他在长安用金龟换酒,在故乡跟小孩玩闹,在诗里写满了快乐。他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却把平凡的日子过成了诗酒派对;他的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把简单的快乐传递了千年。

这,就是“诗狂”贺知章——一个83岁辞官归隐,敢拿金龟换酒,一生把日子过成诗酒派对的诗人。他的故事,会一直流传下去;他的诗,会一直被人背诵;他的“狂”,会一直提醒我们: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都要活得快乐又真实。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玩命之徒王妃如云,智斗腹黑王爷寒门狂士临危受命,血战沙场带着仓库到大宋三国第一保镖武松日记大明文魁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大周龙庭大话土行孙之六世情缘大汉龙骑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乐土之王大秦:重生祖龙残暴第九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狂魔战神杨再兴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我的梦连万世界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穿越之海权时代三国之北方苍狼我的老婆是土匪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回到南明当王爷神医嫡女重生记五千年来谁着史三国:我真不想争霸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骗了康熙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乾隆朝的造反日常三国:无双武将要当军师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月夜龙骑漫关山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大明天下1544英雄集结吕布重生天唐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我从替身成为皇帝骗了康熙玉柱1850美洲黄金大亨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楚汉墨影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红楼之阅尽十二钗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帝王串串烧大唐:家父程咬金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打猎:我射箭百发百中,咔咔炫肉金瓶梅那些事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大明金算盘三国:开局被吕玲绮捡回家翰土惊尘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大宋茶事案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四合院:重生傻柱的正确打开方式拜师九叔降妖除魔儒心弈世双生龙影穿越到古代当农民?猎秦李恪:开局骂太子傻波一反手偷桃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穿成阿斗,开局弄丢出师表!读书人会点江湖手段怎么了?黄浦江的潮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