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都“上线”与KpI考核:盘庚的述职报告(终)——恭喜您,搬家成功率100%!
时间是最好的催化剂,也能慢慢磨平抱怨和质疑。
在盘庚近乎偏执的督促和全体臣民(主要是奴隶)的艰苦劳作下,新都城殷,终于从一片荒芜之地,逐渐有了都城的雏形。
宫殿区虽然远不如后世那般辉煌,但主要的夯土基座和主体结构已经完成,看起来颇为雄伟。贵族们的宅院也依次建了起来,虽然很多内部装修(比如壁画、雕刻)还没弄好,但至少能住人了。平民的居住区规划得还算整齐,虽然大多是土坯茅草房,但比起路上的风餐露宿,已是天堂。手工业作坊区冒起了烟火,传来了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开始恢复生产。最重要的祭祀中心,更是最早建成投入使用的,香烟缭绕,卜骨灼烧的噼啪声再次响起,象征着与上天祖先的沟通渠道重新畅通。
洹水得到了初步治理,不再频繁泛滥,反而成了灌溉和饮用的水源。 周边相对和平,也许是被商朝这次大规模迁徙的动静震慑,也许盘庚提前做了外交工作,暂时没有方国前来挑衅。 人们开始在新土地上开垦农田,播种希望(和庄稼)。
抱怨声渐渐少了,不是因为没问题了(问题还很多),而是因为疲惫,也因为看到了一点实实在在的成果,更因为……确实回不去了。老殷都估计已经被洪水或荒草淹没了一半。
这一天,盘庚在新建好的主殿(虽然还有点潮湿)举行了第一次正式朝会,也算是新都的“开业庆典”。
贵族们穿着好不容易从箱底翻出来、还有点霉味的礼服,按照新的班次站好。 平民代表得以在殿外围观,脸上有了些好奇和期待。 盘庚穿着崭新的王袍,坐在同样崭新的(但可能有点硌屁股的)青铜宝座上,看着下方,心中感慨万千。
他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述职报告”:
“各位同仁!各位股东!各位员工!”他的声音在崭新的大殿里回荡,效果还不错。 “今天,我们站在这里,站在新都城殷的土地上,召开我们商朝集团公司迁都项目总结暨新起点动员大会!”
“回顾过去几个月,我们经历了太多的艰难困苦!有质疑,有反对,有暴雨,有泥泞,有饥饿,有疲惫!”(台下不少人深有感触地点头,甚至抹了把辛酸泪) “但是!”盘庚话锋一转,声音提高,“我们克服了这一切!我们成功了!我们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将公司总部,顺利迁移到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
“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战略决策是正确的!说明我们的团队是有战斗力的!说明天命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例行挥舞天命大旗) “在这里,我要感谢所有为此付出努力的同仁!感谢宿老委员会的公正(?)分配,感谢安保指挥部的辛勤护卫,感谢后勤部的粮草保障,感谢工程指挥部的高质量建设,感谢每一位员工的坚持和理解!尤其要感谢我们的祖先神灵,一路上的指引(虽然偶尔天气预报不准)!”
一番话,说得台下众人心里稍微舒服了点,至少功劳苦劳都被提到了。
“展望未来!”盘庚开始描绘第二阶段的饼,“殷,就是我们新的起点!在这里,我们将重建秩序,强化管理,发展生产,拓展疆域!我们要让商朝的旗帜,在这片土地上高高飘扬!我们要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让每一位股东的分红更多!让每一位员工的生活更好!”
虽然还是饼,但至少是烙在新锅里的饼,听起来似乎更香了一点。
朝会结束后,盘庚独自一人走到宗庙区,看着那些新刻的、记载迁都功绩的甲骨,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迁都大作战,总算……勉强成功了。”他喃喃自语,“KpI算是达标了吧?虽然过程评分估计不高。”
这时,他的脑海里,仿佛又响起了那些熟悉的“跨时空弹幕”:
秦始皇:哼,总算搞定了。效率太低,下次学学朕,直接车同轨书同文,看谁还敢啰嗦! 汉武帝:嗯,前期虽然混乱,但后期维稳和宣传做得还行。接下来该考虑对外扩张了? 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番经历,望你牢记民心之重要。 清雍正帝:项目复盘做了吗?经验教训总结了吗?管理制度优化了吗?别高兴太早!
盘庚笑了笑,对这些吐槽早已习惯,甚至觉得有点亲切。他拿起一片新的龟甲,虔诚地灼烧,心中默问:“下一步,公司该如何发展?”
裂纹展开,预示着新的未来,也预示着新的烦恼。
但无论如何,“盘庚搬家有限公司”的惊险一跃,算是完成了。商朝的历史,在殷这片土地上,翻开了新的一页,继续着它充满卜骨灼烧味和青铜锈迹的“农家乐”旅程。
而盘庚的“欢乐日常”,暂时可以告别“搬家”这个主题,去面对帝王职业生涯的下一个KpI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