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庄的坞堡地基刚垒起半人高,庄民们正趁着初夏的好天气,忙着搬运石块、夯实土墙,寨墙上的护庄队员也加练了弓箭射击,空气中满是忙碌又安稳的气息。可这份安稳,被张寡妇从陈家镇带回的一个油纸包,彻底打破了。
油纸包里,是铁蛋、石头娃和狗剩联名传来的消息,这次的字迹比上次更仓促,炭笔在粗布上划过的痕迹都带着急促,显然是听到了极其重要的事,匆忙记录下来的。
宋阳召集王二柱、赵老蔫、周虎,关起房门,展开粗布细读:
铁蛋在步兵营听到校尉闲聊,说“闯王大军已经过了居庸关,离北京只有百余里,宫里的崇祯皇帝都急得哭了”,营里的士兵都在传“打下北京,就有好日子过”,不少人开始懈怠操练,琢磨着进城后抢些金银。
石头娃跟着木匠去给将领帐篷修木架,听到两个偏将议论“关外的‘大清’兵最近动静不小,已经打下了锦州,听说他们骑兵厉害,纪律比咱们还严,要是咱们打下北京,说不定会来抢地盘”,两个将领说着还叹了气,显然对清军有些忌惮。
狗剩在伙房和一个老兵聊天,老兵说他有个同乡在关外当兵,逃回来后说“大清的兵穿重甲,骑快马,冲锋时像黑云压过来,明军根本挡不住”,还说“大清的头领叫皇太极,很会用兵,现在正盯着关内呢”。
粗布上的字不多,却像一块巨石砸在众人心里。王二柱皱着眉,手里的长枪杆被攥得发白:“李自成快打下北京了?那明朝是不是要完了?”
赵老蔫抽着旱烟,烟锅都忘了点,喃喃道:“大清?以前只听过关外有女真,咋变成‘大清’了?还这么厉害?”
宋阳没说话,手指在“大清”两个字上轻轻摩挲,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大清”意味着什么。这不是流寇,不是腐败的明军,是一支经过严格训练、战斗力极强的骑兵部队,未来会横扫中原,建立新的王朝。李自成打下北京,看似是“改朝换代”,实则是给清军入关做了铺垫,而宋家庄这小小的庄子,很快就要被卷入更大的乱世漩涡。
“明朝怕是撑不了多久了。”宋阳缓缓开口,语气里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李自成打下北京,最多是暂时占了地盘,可他的军队纪律松弛、将领内斗,根本守不住北京。而关外的清军,才是真正的威胁。”
他看向众人,解释道:“之前咱们对付的,要么是流寇,要么是没战斗力的明军,就算是大顺军,也只是散兵或前锋。可清军不一样,他们骑兵多,盔甲好,纪律严明,还有能打的将领,一旦入关,李自成的军队根本不是对手,到时候,咱们面对的就是这样一支强悍的军队。”
周虎曾是黑风寨的人,见惯了流寇的松散,忍不住问:“比大顺军的骑兵还厉害?”
“厉害得多。”宋阳点头,“大顺军的骑兵是‘悍勇’,靠的是一股凶劲;清军的骑兵是‘精锐’,靠的是配合和纪律。之前咱们用二十人打五十个溃兵,能赢是因为溃兵没组织;要是遇到清军的小队骑兵,就算咱们有护庄队,也得付出很大代价。”
王二柱脸色一变:“那咱们咋办?坞堡还没建好,护庄队也只有三十人,真要是清军来了,咋守?”
“所以,咱们之前的格局太小了。”宋阳语气坚定,“以前想着守住庄子、安稳过日子就行,可现在看来,不行了。明朝要亡,李自成守不住北京,清军迟早入关,到时候整个北方都会乱,咱们要么被清军收编,要么被流寇冲散,要么就只能自己强大起来,成为能和他们抗衡的势力。”
他顿了顿,继续道:“未来的对手,不再是小股流寇,也不是腐败的明军,是纪律严明、战斗力极强的清军,还有可能是李自成溃败后的散兵。咱们不能再慢慢发展了,必须加快速度。”
宋阳的话,让屋里的气氛瞬间变得沉重。赵老蔫叹了口气:“加快速度?可咱们现在粮食刚够吃,坞堡才刚开始建,护庄队也缺人,咋加快?”
“那就从现在开始,每一件事都往前赶!”宋阳站起身,走到手绘的地图前,指着上面的标记,开始布置任务:
1. 粮食储备:立刻组织庄民开垦东头的荒地,把从周家庄收下的两百石粮,留一半当种子,种上玉米和红薯(这两种作物产量高,成熟快),让赵老蔫每天盯着地里,利用气象预测,抢在雨季前种完。
2. 坞堡建设:把护庄队的操练时间调整到早晚,白天让队员们也去帮着建坞堡,再从庄民里挑二十个青壮,跟着一起干,争取在秋收前把坞堡的围墙建到一人高,能抵御骑兵冲击。
3. 护庄队扩编:接纳最近来投奔的流民里,年轻力壮、背景清白的人,先让他们跟着护庄队训练,每天练体能、练长枪,就算暂时没兵器,也得先把基础打牢,争取一个月内把护庄队扩到五十人。
4. 情报收集:让张寡妇多去几次陈家镇,让狗子重点打听“北京的消息”和“清军的动向”;让王老实在县城里多和衙役、团练聊天,看看官府对清军有啥应对;再给铁蛋他们传消息,让他们重点打探“大顺军对清军的防备”和“北京城里的情况”。
“现在不是怕辛苦的时候,是怕来不及!”宋阳看着众人,语气里带着紧迫感,“李自成打下北京,清军入关,可能就这几个月的事。咱们多抢一天时间,就多一分生存的希望;坞堡多建高一寸,护庄队多练一个人,遇到危险时,就能多保住一个庄民。”
王二柱立刻站起身:“我现在就去安排护庄队,白天帮着建坞堡,晚上加练弓箭!”
赵老蔫也掐灭旱烟:“俺这就去粮仓挑种子,明天一早就组织庄民开荒!”
周虎道:“俺去把关外来的流民都登记一下,挑靠谱的加入护庄队!”
看着众人匆匆离去的身影,宋阳走到窗边,望着庄里忙碌的景象——庄民们还不知道即将到来的巨变,依旧在埋头干活,孩子们在田埂边追逐打闹,妇女们在河边洗衣裳。他知道,自己必须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尽快让宋家庄强大起来,才能在即将到来的格局巨变中,守住这来之不易的安稳,守住庄里的每一个人。
窗外的阳光依旧明媚,可宋阳的心里,却压着沉甸甸的担忧。他知道,真正的乱世,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