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息怒!息怒!”
眼见周氏要发飙,杨老四赶忙劝道:“那帮人就喜欢乱嚼舌根,咱们不跟他们一般见识,不跟他们一般见识。”
周氏不依不饶道:“喜欢乱嚼舌根,老娘就把他们舌头拔了!我看他们日后还敢不敢嚼了!”
见状,杨老四连忙拽了一下儿子,示意他别站着看玩意,赶紧帮忙劝劝。
自家娘子这彪悍的性格,可真没准干出啥事来。
杨二郎上前扶住周氏的胳膊道:“娘亲,咱们自己过自己的日子就是了,他们爱嚼舌根就让他们嚼去吧。”
在这个家里,能劝住周氏的也就只有杨二郎了。
他这么一说,刚刚还满脸煞气的周氏顿时就又变成了那个满脸笑容的妇人。
“行吧,既然二郎替那帮蠢货求情,娘亲今天就放他们一马。”
杨二郎闻言,不由冲着自家阿耶去了一个眼神。
搞定!
杨老四咧了咧嘴角,暗暗的朝儿子竖了个大拇指。
然而下一刻,两人却是陡然发现周氏回屋拿了一把尖刀出来。
杨老四一惊,赶忙道:“娘子!这是干啥!不是说好了放他们一马吗,这怎么还动刀子了!”
说着,他便快步上前,也不见他如何动作,一闪身便将周氏手中的尖刀夺了过来。
杨二郎见状,却并不觉得惊奇,他早就知道自家阿耶有武艺在身。
而且还不低的那种。
因为他这一身武艺,便是阿耶亲自传授的。
“杨老四!你抽什么疯!”
周氏怒吼一声道:“什么放马不放马的!老娘不拿刀子怎么杀猪,用你杀吗!”
“杀,杀猪?”
杨老四愣了一下,这才发现家里不知何时多了两头大肥猪。
“这猪是哪里弄来的?”
周氏一把夺过刀子,没好气道:“二郎在军中争了个头名,营中上官赏赐的。”
说着,她也不理对方,自顾自的拉上杨三妹去杀猪了。
只见她隔着竹笼,抬手就是一刀插在了肥猪的脖颈上。
突出一个干净利落。
“娘亲,猪血别浪费了!那也是好东西!”
杨二郎提醒了一声,周氏头也不回道:“放心吧,娘亲还能不知道这是好东西?你去屋里歇着吧,待会做好了饭再叫你。”
杨二郎应了一声,随即便和杨老四回了屋子。
“二郎,刚才听你娘亲说你在军中争了个头名,这是怎么回事?”
杨老四好奇的看向儿子,他早年间也在十二卫当过兵,自然清楚军中的规矩。
可没听说过什么头名还能赏赐肥猪的,顶多就给你点铜钱。
“阿耶,孩儿前些日子被调去了戊字营,三天之前校尉举办了一个比武大会......”
杨二郎又将事情的经过给自家阿耶说了一遍,随即又从怀里掏出一个硕大的口袋。
里面装着三贯铜钱,正是他获得名次得到的奖品。
“阿耶,这一共是三贯钱,你先帮娘亲收着,日后用于家里花销。”
“不用,家里花销够了,这钱你自己收着。”
杨老四道:“军中训练苦累,伙食又不咋地,你留着给自己买点肉食补一补,别练坏了身子。”
闻言,杨二郎不由笑了。
“阿耶,戊字营和别的地方不一样,伙食好的很!”
在戊字营里待了半个月,最让他印象深刻的就是戊字营的伙食了。
每天三顿饭食,只要你能吃得下就随便吃,完全不用担心吃不饱,而且每天必定还有一顿肉食,这种伙食,都快比得上富贵人家了。
“净瞎说!”
杨老四不信道:“我还能不知道军中伙食是个什么样?火头营那帮子杀坯,再好的东西到了他们手里都得糟蹋了。”
杨二郎摇头:“阿耶,你说的那是十二卫,戊字营是不一样的。”
“有什么不一样?”
杨二郎道:“我们戊字营的校尉乃卢国公的三公子,爵封镇远伯,其中一位副尉乃是蜀王殿下,而一到五队的队率,全都是国公侯爷家的公子。”
见自家儿子一脸与有荣焉的模样,杨老四不服道:“那又怎样?当初你阿耶我的大将军还是当朝鄂国公呢!饭菜还不是一样难吃!”
杨二郎也不跟他犟,直接道:“我们戊字营的校尉乃是长安公认的厨神,火头营也得了校尉三分真传,不是儿子跟阿耶吹,我们火头营做出来的饭菜比城中的酒楼还香!”
见他说的夸张,杨老四还是不太相信。
“真的假的?我怎么那么不信呢?”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杨二郎直接从腰间扯下一个口袋,“这是我们火头营做的干粮,阿耶可以尝尝看。”
杨老四接过口袋,打开看了一眼,发现是一袋子暗黄色的粉末。
“这啥玩意黄不拉几的,你该不会是在路边随便抓了一把黄土,故意坑你阿耶吧?”
虽然嘴上这么说着,但他已经抓起一小撮塞进了嘴里。
香!
这黄色的粉末给他的第一感觉就是香,第二感觉还是香。
他忍不住又抓起一把塞进了嘴巴里,一顿猛嚼。
“二郎,这玩意儿是怎么做的,怎么这么香?”
黄老四含糊不清的问道。
“这是我们校尉发明的炒面。”杨二郎道:“具体是怎么做的我也不知道,但就算知道了,儿子也不能说,这是军事机密。”
听儿子这么说,黄老四便没有继续追问。
不过对于儿子先前的话,他已经相信了,毕竟连干粮都能做的这么香,那营中的伙食肯定是不能差了。
但是,这戊字营到底是什么来头,他怎么从未听人说起过。
看来明日得找人打听打听了。
父子二人在屋子里谈了一会儿,便又去外面帮周氏一起忙活了。
一家四口在家中饱饱的吃了一顿后,杨二郎又拿上林山的包裹,帮忙送去了林山的家里。
当得知自家儿子被选去了戊字营,林山的家人便打听起了那戊字营里是什么情况。
杨二郎和林山是发小,自然是有问必答。
当得知了自家儿子有了更好的去处,林山的父母自然十分高兴的,还热情的邀请杨二郎留下吃晚饭。
杨二郎一番推辞后,便又回了家中,在家中吃了晚饭后,他便告别家人返回了戊字营。
而随着杨二郎回营,杨家发达了消息也是不胫而走。
村中之人纷纷羡慕起那杨二郎能进入那什么戊字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