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得城中,八百里加急信使,一路畅通无阻。
听着那信使口中高喊的最高等级加急,路上的行人纷纷避让到了道路两旁。
古代的加急信使拥有最高的通路权,谁敢挡在面前,那可真是撞死不负责。
甚至你若是被撞个半死不拉活的,事后还得请你去大狱走一趟。
待信使到达宫门,早已有宫卫等候,将其一路引到了甘露殿之中。
“陛下,卫国公李靖八百里加急信笺!”
信使强忍着疲惫,朝着龙椅上的李世民一拜。
随即便从腰间的行军袋中取出一个竹筒递给了一旁的王德。
“辛苦了。”
李世民挥了挥手,两名侍卫便搀扶着信使下去休息了。
王德将竹筒拿到手中后,先是比对了印信和暗记,确认无误后,他又检查了一下蜡封是否完好。
待一切完成后,他这才将竹筒送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陛下,确认无误。”
李世民微微颔首,随即便拆开蜡封取出了其中的信笺。
怀着沉重的心情打开李靖的信笺后,他便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
但是看着看着,他的脸色就从沉重变得莫名其妙起来。
没有他预想中的,大军遇伏,损失惨重。
也没有什么天灾人祸,或者不好的消息。
除了粮草有些不太够用之外,李靖的信笺中除了好消息还是好消息。
“王德,方才信使说‘八百里加急’没错吧?”
李世民狐疑的看向一旁的王德,李靖这封信笺着实是给他干懵了。
八百里加急,向来只有在情况万分危急的时候才会使用,这区区捷报......
它也配?
他现在都怀疑自己刚刚是不是听错了,将三百里加急听成了八百里加急。
然而王德却是摇头道:“陛下,确是八百里加急无误,印信和暗记都对的上。”
六百里加急和八百里加急都有着专属印信和暗记,他们可能会听错,但是这两样东西绝不会出错。
李世民闻言,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而是带着狐疑继续看着李靖的信笺。
他深知李靖沉稳谨慎,绝不会无缘无故发出八百里加急,肯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嗯?”
片刻后,当信纸翻到最后一页,李世民突然皱起了眉头。
“水泥?”
他诧异的看着这两个字眼,怎么也想不到李靖竟然会提到这东西。
可是当他看到程处弼建议修一条路直通吐谷浑腹地,然后再用此路运送物资在吐谷浑腹地建城时,李世民整个人顿时激动的站了起来。
这些年来,吐谷浑在大唐和吐蕃之间反复横跳的行为,早就惹怒了他。
若不是基于吐谷浑地势的原因,以及多方考量,他岂能一忍再忍!
而现在.......
他貌似不用再忍了?
什么吐谷浑新王,给朕滚到一边去吧!
朕要开疆扩土!将你这个狗屁的吐谷浑彻底从地图上抹去!
“取消早朝!”
李世民几乎是用吼的对王德道:“给朕将长孙无忌、房玄龄、程咬金......叫到这里来!”
虽然不知道自家陛下为何如此激动,但王德还是赶忙应声去叫人了。
由于本就要上早朝,众多大臣已经到了宫中,王德也不用派人挨家挨户去叫了。
来到早朝的地方直接宣布取消朝会后,便将众人领到了甘露殿中。
“陛下,卫国公那里可是遇到了难事?”
众人一进殿,房玄龄便迫不及待的开口问询。
先前入宫时他们也看到了八百里加急信使,自然而然的便以为是吐谷浑那边出了大事。
“不是难事,是好事!”
李世民笑呵呵的回了一声,随即又心情大好的吩咐王德给众人搬来软凳。
待众人一脸狐疑的坐下后,他才示意王德将李靖的信笺送到了房玄龄的面前。
“这是卫国公发来的八百里信笺,玄龄先看看吧。”
房玄龄接过信笺,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和李世民的反应一样,看着信笺前面的内容,他也是一脸的莫名其妙。
直到看到最后一页,他才明白李靖为何会发来八百里加急了。
“卫国公也真是的,重要的事情就不能放到最前面说吗?”
房玄龄笑呵呵的吐槽了一声,随即便将信笺递给了一旁翘首以盼的长孙无忌。
“直接看最后一页就行了,前面写的都是废话。”
闻言,长孙无忌不由诧异的看了他一眼。
好似在说:你认真的吗?
卫国公八百里加急发来的信笺会是废话?
然而下一刻,当他一目十行的看了前面两页后,便也认同了房玄龄的话。
这还真特么的是废话啊!
于是,他便直接将最后一页抽了出来。
当看到李靖转述的程处弼计划后,他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
一旁探着头偷看的老程,猝不及防之下直接被他的肩膀给撞到了下巴。
当时就一屁股蹲坐在了地上。
“长孙你发什么神经!哎呦,我老程的下巴啊......今天没有十贯钱......”
长孙无忌顾不上碰瓷的老程,他一脸兴奋的看向李世民道:“陛下,处弼贤侄所说的水泥,当真有如此神奇吗?”
此话一出,殿内众人不由面面相觑。
看向长孙无忌的目光中,满是不解和质疑。
处弼贤侄?
长孙老银币,你莫不是吃错药了吧?
众所周知,老程家和长孙无忌向来是不怎么对付的。
后者不喊叫程家小崽种就不错了,这怎么还喊上贤侄了?
难不成你们长孙老银币看那程处弼眉清目秀,想要招女婿?
李世民也被长孙无忌的称呼弄得一愣。
不过在稍稍错愕之后,他便笑着摇头道:“朕虽然知道处弼弄出来的水泥,确实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东西,但是否真有他所说的那般神奇,还有待考量。”
咱们的李二陛下虽然嘴上这么说着,但是心底对于程处弼所说的话却是一点也不怀疑。
因为百骑司的人早已向他禀告过城外那几个庄子用水泥修路的事情了。
但是这事能承认吗?
那肯定是不能啊!
不然他明知有水泥这种好东西,却还定下了册立吐谷浑新王的决策,岂不就成了昏招了?
所以,朕不知道!朕肯定是不知道的!
“陛下,不知这水泥在何处?”
房玄龄拱手道:“可否尽快试验一番,看看是否真如处弼贤侄在信笺中所说的那般神奇。”
“水泥作坊建在了城外的庄子上。”
李世民笑呵呵的站了起来:“不知诸位可否有兴趣同朕一同出城,也好亲眼看看那水泥?”
皇帝带头翘班,众人自是乐见其成。
当即一帮人便换了常服,浩浩荡荡的出了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