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咱们今儿个唠《金瓶梅》第四十九回,这一回可太有看头了 —— 既有官场的 “神仙操作”,又有土豪的 “排面大赏”,最后还蹦出个像从外星来的胡僧,剧情比咱们现代的职场剧 + 豪门剧还热闹。咱得一句一句扒,把那些明朝的 “黑话” 都翻译成大白话,保证让你看得明明白白,还能乐出声儿。

首先开篇先来首诗,咱就不逐字抠了,大概意思就是 “朋友聚会真开心,喝酒写诗超尽兴”,典型的文人开场白,跟咱们现在发朋友圈先配句鸡汤一个道理。接下来正文就来了 —— 夏寿这小子先回家给夏提刑报信,说西门庆那边搞定了。你猜夏提刑啥反应?跟个受了惊的兔子似的,立马跑去找西门庆道谢,嘴甜得跟抹了蜜似的:“长官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啊!要不是靠您这大腿,我这回指定栽了!”

西门庆呢?那范儿拿捏得死死的,跟个没事人似的笑:“老夏你放心,咱俩也没干啥出格的事,他爱说就让他说去,上头的老爷心里门儿清。” 说着就留夏提刑在厅里吃饭,俩人吹牛皮吹到天黑,夏提刑才美滋滋地回家。转天一早,夏提刑跟没事人似的又去衙门上班了 —— 你看这官场,只要有人罩着,啥事儿都能翻篇,跟咱们现代某些职场 “甩锅成功” 一个路数。

这边刚安抚完夏提刑,那边巡按曾公就闹心了。他之前递上去的奏折石沉大海,一琢磨就知道是夏提刑和西门庆俩人 “打点” 了,气得直拍桌子。正好当时蔡太师(就是宋朝那大奸臣,《水浒传》里也有他)提了七条政策,里头全是 “薅老百姓羊毛补贴朝廷” 的馊主意,曾公也是个实在人,直接上京找皇帝汇报,还写了封奏折吐槽:“天下的钱得流通才有用啊!把老百姓的血汗钱都堆到京城,这哪是太平盛世该干的事?民间的粮食买卖规矩不能乱改,当十大钱不能用,盐钞法也别老变来变去的!老百姓都快被榨干了,到时候谁来保卫国家啊?”

结果这奏折一到蔡京手里,蔡京气得吹胡子瞪眼,立马跟宋徽宗(就是那个爱画画的皇帝)告状:“这曾公就是故意找茬,阻碍国家大事!” 徽宗也是个没主见的,听蔡京这么一说,就把曾公交给吏部 “考察”—— 说白了就是 “找个理由收拾你”。最后曾公被撸成了陕西庆州知州,这还不算完,蔡京又使坏,让陕西巡按御史宋盘去搞曾公的黑料。这宋盘是谁?蔡太师儿子蔡攸的小舅子,妥妥的 “自己人”。宋盘得了指令,就把曾公的家人抓起来严刑拷打,硬是编了个罪名,把曾公彻底除名,流放到岭南去了 —— 你看这明朝官场的 “穿小鞋”,比咱们现代某些公司 “优化员工” 狠多了,直接赶去偏远地区,还连带家人,够黑!

咱们再把镜头切回西门庆这边。他可没闲着,一边让韩道国和乔大户外甥崔本,拿着仓钞赶紧去高阳关找户部韩爷挂号(相当于咱们现在办业务先排队占位置),一边让来保在家准备水果点心,摆大酒席,就等蔡御史的船到。你还别说,西门庆这执行力,放现代绝对是优秀项目经理 —— 办事分轻重,还懂得提前铺垫。

没过几天,来保就打听到消息:蔡御史跟巡按宋御史一起从京城出发,已经到东昌府了,赶紧派人回家报信。西门庆一听,立马拉上夏提刑准备去接人。来保先去东昌府的船上见了蔡御史,送了 “下程”—— 就是路上吃的用的,跟咱们现在去机场接客户先送点特产一个意思。然后西门庆和夏提刑直接跑出城五十里,到一个叫 “百家村” 的地方接人,这排面,比咱们现在接领导开十几辆豪车还夸张。

先上蔡御史的船拜见,西门庆还特意提了想请宋御史一起去家里吃饭的事。蔡御史挺给面子:“放心,我肯定拉着他去。” 你猜当时东平府的官员啥反应?那叫一个热闹!东平知府、各个州县的官、军队里的人、教书先生、和尚道士,甚至看风水的,都拿着 “连名手本”(相当于集体签名的名片 + 简历)等着迎接。帅府的周守备、荆都监、张团练,还带着手下的士兵,穿得整整齐齐跟着,清道的清道,驱赶老百姓的驱赶老百姓,连鸡狗都吓得躲起来 —— 这阵仗,比咱们现在明星开演唱会的安保还严。

等把宋巡按接到东平府察院,各级官员都上前递文书、问好,宋巡按歇了一夜。转天一早,门吏就来报:“巡盐蔡爷来拜访啦!” 宋御史赶紧出门迎接,俩人客气了半天,分主宾坐下喝茶。宋御史先问:“年兄你啥时候走啊?” 蔡御史说:“我还得再待一两天。” 接着就开始给西门庆 “打广告”:“清河县有个西门千兵,是本地的大家族,人又正派又有钱,还懂礼貌,也是蔡太师的门下,我跟他见过一面。昨天他还特意来接我,我正想找机会去他家拜访呢。”

宋御史一听就纳闷了:“哪个西门千兵啊?” 蔡御史赶紧补一句:“他现在是本地的提刑千户,昨天还来给你请安了呢。” 宋御史赶紧让手下拿 “手本”(就是官员名单)来看,看见西门庆和夏提刑的名字,又问:“这西门庆是不是跟翟云峰(翟谦,蔡京的管家,西门庆的亲家)有关系啊?” 蔡御史说:“就是他!现在人家就在外面等着,想让我陪你去他家吃顿饭,你看咋样?”

宋御史一开始还端着架子:“我刚到这儿,去私人家里吃饭不太好吧?” 蔡御史就劝:“哥你怕啥?都是自己人,翟云峰那边也打过招呼,咱去坐坐怕啥?” 说着就吩咐备轿,俩人一起去西门庆家。消息一传出去,东平府和清河县都炸锅了,老百姓都在传:“我的天!巡按老爷都认识西门大官人,还去他家吃饭呢!” 周守备、荆都监、张团练这几个当兵的,吓得赶紧带着手下把西门庆家附近的街口都守住,跟咱们现在大人物出行 “封路” 一个意思。

西门庆呢?早就穿着一身青色官服,在老远的地方等着了。两边的鼓乐班子吹吹打打,比咱们现在结婚迎亲还热闹。宋御史和蔡御史下轿的时候,那打扮也得说说:俩人都穿大红的 “獬豸绣服”(獬豸是古代象征公正的神兽,官员穿这个显身份),戴乌纱帽,穿黑鞋,系着鹤顶红的腰带,身后跟着人举着两把大扇子 —— 活脱脱俩 “移动的红灯笼”,派头十足。

进了西门庆家,那场面更绝:五间大厅的湘帘都卷起来,锦屏摆得整整齐齐,正面放着两张 “吃看桌席”—— 就是又能吃又能看的豪华宴席,上面有 “高顶方糖”(跟咱们现在的多层蛋糕似的)、“定胜簇盘”(摆成花样的点心盘),比咱们现代五星级酒店的自助餐还精致。宋御史和蔡御史客气了半天,才跟西门庆互相作揖。蔡御史还挺懂规矩,让家人送了 “贽见礼”:两匹湖绸、一套文集、四袋好茶、一方端砚 —— 相当于咱们现在拜访客户送的高端伴手礼,又有面子又实用。

宋御史就简单多了,只递了个红色的拜帖,上面写着 “侍生宋乔年拜”。他还故意客气:“早就听说您的大名,我刚到这儿,好多事还没理顺,本来不该来打扰的。要不是蔡年兄拉着我来,我哪有机会见您啊?” 西门庆赶紧弯腰下拜,姿态放得极低:“我就是个小武官,本来就是您管的人,今天您能来,我家这破地方都蓬荜生辉了!” 说着就恭恭敬敬地行礼,宋御史也赶紧回礼,俩人互相客气了半天,才按规矩坐下 —— 蔡御史坐左边,宋御史坐右边,西门庆站在旁边陪着,跟咱们现在陪领导吃饭 “主位副位” 分得清清楚楚。

茶水刚喝完,台阶下的乐队就开始奏乐,那声音吵得耳朵都快聋了。西门庆赶紧递酒请大家入席,下面的人又端上各种 “割道”(就是切好的肉菜)。咱得说说这席面有多豪:山珍海味就不说了,汤是 “桃浪汤”(听着就高级),还有歌舞表演,桌子上的菜摆得比咱们现在的 “满汉全席” 还多。连宋御史和蔡御史轿夫跟从的人,每人都给了五十瓶酒、五百点心、一百斤熟肉 —— 这哪是招待随从,简直是 “批发式送礼”,西门庆的 “钞能力” 在这儿体现得淋漓尽致。你算算,这一顿饭下来,没有一千两银子打不住,相当于咱们现在几十万块钱,够普通人家活十几年了。

可这宋御史是个 “急性子”,又有点 “装”,只坐了一会儿,听了一段戏就想走。西门庆赶紧留他:“宋大人您再坐会儿啊,菜还没上齐呢!” 蔡御史也帮着劝:“年兄你又没啥事,再坐会儿呗,咋走这么快?” 宋御史找借口:“年兄你再坐,我还得回察院处理点公事呢。”

其实西门庆早有准备,早就让手下把两张桌席连带着金银餐具,装了二十个食盒,叫人等着送。给宋御史的是啥?一张大桌席、两坛酒、两只活羊、两封金丝花、两匹红绸缎、一副金台盘、两把银酒壶、十个银酒杯、两个银折盂、一双象牙筷子 —— 这哪是 “送伴手礼”,简直是 “搬半个厨房” 给他。蔡御史的也是一模一样的。

宋御史一看这阵仗,赶紧推辞:“这我可不能要!” 一边说一边看蔡御史,意思是 “你快帮我说说”。蔡御史却帮着西门庆:“年兄你是这儿的父母官,收这个是应该的,我可不敢跟你比。” 西门庆也赶紧打圆场:“就是点小意思,给您下酒的,别客气!” 俩人正推让呢,手下人已经把东西抬出门了 —— 你看这操作,先把东西送出去,再跟你客气,跟咱们现在 “先把礼物放你家,你不收也得收” 一个套路。

宋御史没办法,只好让手下收下拜帖,跟西门庆道谢:“今天第一次见您,又吃了您的好酒席,还拿了这么多东西,我都不知道咋报答了!以后肯定记着您的好。” 又跟蔡御史说:“年兄你再坐,我先走了。” 说着就起身告辞。西门庆还想送远点儿,宋御史不让:“别送了,快回去吧!” 说着就上轿走了 —— 这宋御史,又想装清高,又忍不住收礼,典型的 “又当又立”,跟咱们现代某些 “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 的人一模一样。

宋御史走了,西门庆就陪着蔡御史到卷棚(就是带棚子的走廊)里坐,还让手下把乐队都打发走,只留下戏子。又重新摆了一桌更精致的酒席,俩人开始喝酒。蔡御史还假客气:“今天陪宋年兄来已经够麻烦你了,还吃你的好酒席,拿这么多酒器,我都不好意思了。” 西门庆笑了:“都是小玩意儿,您别往心里去!” 接着就打听宋御史的号,蔡御史说:“他号松原,松树的松,源泉的原。” 又补充:“刚才他一开始死活不来,我跟他说你人品好,还跟蔡太师那边有关系,他才来的。他也知道你跟翟云峰是亲家。”

西门庆琢磨了一下:“估计翟亲家跟他打过招呼。不过我看这宋御史有点不对劲,怪怪的。” 蔡御史说:“他虽然是江西人,倒也没啥坏心眼,就是今天第一次见,故意装装样子罢了!” 俩人说着就笑了。西门庆又留蔡御史住下:“今儿晚了,您就别回船了,在我家歇一晚,明天我去长亭给您送行。” 蔡御史也不客气:“那我就不客气了。” 说着就让手下人都回船上去,明天再来接 —— 这俩人,一个敢留,一个敢住,关系已经拉近不少了。

等蔡御史的手下都走了,西门庆赶紧叫玳安过来,凑到他耳边小声说:“你赶紧去院里(就是妓院)叫董娇儿和韩金钏儿,让她们从后门坐轿子来,别让任何人知道!” 玳安赶紧点头去了。西门庆回到席上,接着陪蔡御史喝酒,戏子在旁边唱歌。西门庆还挺会聊天,问蔡御史:“您回家待了多久才来的?老夫人身体还好吧?” 蔡御史说:“我妈还行。我在家待了半年,回京城复命,没想到被曹禾弹劾了,跟我一起在史馆的十四个同事,全被调到地方当官了。我就被分到西台,刚任命为两淮巡盐。宋年兄就来这儿当巡按,他也是蔡太师的人。”

西门庆又问:“那安老先生现在在哪儿?” 蔡御史说:“安凤山升了工部主事,去荆州催皇木了,估计也快回来了。” 说着,戏子就过来递酒,蔡御史让他们唱个《渔家傲》—— 跟咱们现在点歌一样。正唱着呢,玳安过来找西门庆,小声说:“董娇儿和韩金钏儿从后门来了,现在在娘房里坐着呢。” 西门庆说:“你让他们把轿子挪到一边,别让人看见。” 玳安点头去了。

西门庆走到上房,董娇儿和韩金钏儿赶紧磕头。西门庆嘱咐她们:“今天叫你们来,是让你们晚上在山子下伺候蔡老爹,他现在是巡按御史,你们可得好好伺候,别怠慢了,我回头再给你们好处。” 韩金钏儿笑着说:“爹您放心,我们知道该怎么做。” 西门庆还开玩笑:“他是南方人,好那口‘南风’(就是男风),你们别放不开。” 董娇儿也会说话:“娘还在这儿呢,爹您这话说得也太直白了!我们又不是不懂事的人,还能给您丢脸?”

西门庆笑着回到前面,刚走到仪门,就看见来保和陈敬济拿着揭帖(就是申请书)过来,对西门庆说:“乔亲家说,趁着蔡老爹现在有空,您赶紧把盐引的事跟他说,不然明天他走了就来不及了。姐夫把我和崔本的名字都写在上面了。” 西门庆说:“你跟我来。” 就把来保带到卷棚外面等着。

回到席上,西门庆喝了口酒,才开口:“有个事想麻烦您,不知道该不该说。” 蔡御史说:“四泉(西门庆的号),有啥事儿你直说,我肯定帮你。” 西门庆说:“去年我一个亲戚在边境纳了些粮草,派了些盐引,正好该在您管的扬州那边领盐。希望您到了那儿能多关照,早点放出来就行。” 说着就把揭帖递过去。蔡御史一看,上面写着 “商人来保、崔本,旧派淮盐三万引,乞到日早掣”—— 盐引在明朝可是好东西,相当于盐业许可证,有了这个就能赚大钱。蔡御史看了笑:“这多大点事!” 接着就叫来保过来跪下,跟来保说:“我到了扬州,你们直接去察院找我,我让你们比别的商人早一个月领盐。” 西门庆赶紧说:“您能让我们早十天就够了,太麻烦您了。” 蔡御史把揭帖揣到袖子里,书童赶紧倒酒,戏子接着唱 —— 你看这事儿办的,几句话就搞定了,比咱们现在跑流程盖章快多了,这就是 “人情社会” 的魅力(或者说无奈)。

唱完戏,天已经黑了,蔡御史说:“喝了一天了,我不能再喝了。” 说着就起身。手下人想掌灯,西门庆说:“先别掌灯,请老先生到后边更衣。” 于是俩人在花园里逛了一圈,走到翡翠轩 —— 这里早就布置好了,湘帘挂着,蜡烛点得亮亮的,酒席也摆好了。西门庆已经让戏子走了,书童把卷棚的东西收了,关上角门。这时候董娇儿和韩金钏儿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从台阶下走过来,“扑通” 一声磕了四个头,跟小鸡啄米似的。书上还写了句诗形容她们:“绰约容颜金缕衣,香尘不动下阶墀。时来水溅罗裙湿,好似巫山行雨归。” 大概就是 “长得美、穿得好,走路轻轻的像仙女”,跟咱们现在形容网红 “颜值高、气质好” 一个意思。

蔡御史一看这俩姑娘,眼睛都直了,想进又不敢进,想退又舍不得,赶紧说:“四泉你也太客气了,这多不好意思。” 西门庆笑了:“这跟当年王羲之他们在东山聚会有啥区别?” 蔡御史也会接话:“我可没王羲之那才华,不过您倒有王右军(王羲之的号)的雅兴。” 说着就拉着俩姑娘的手进了轩子,还说要写诗留念。西门庆赶紧让书童把端砚磨好墨,铺好锦笺。蔡御史不愧是状元出身,拿起笔来 “刷刷刷” 就写,连草稿都不用打,一会儿就写了一首诗:“不到君家半载余,轩中文物尚依稀。雨过书童开药圃,风回仙子步花台。饮将醉处钟何急,诗到成时漏更催。此去又添新怅望,不知何日是重来。”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半年没来你家,东西还是老样子。雨后书童在花园浇花,风吹着姑娘们在台上走。喝酒正高兴呢钟就响了,诗刚写完天就晚了。这一去又多了个念想,不知道啥时候能再来。” 写完就让书童贴在墙上,跟咱们现在旅游打卡写留言似的。

蔡御史又问俩姑娘:“你们叫啥名字?” 董娇儿说:“我叫董娇儿,她叫韩金钏儿。” 蔡御史又问:“你们有号吗?” 董娇儿说:“我们就是普通妓女,哪有号啊。” 蔡御史还挺执着:“别谦虚,说说嘛。” 问了半天,韩金钏儿才说:“我号玉卿。” 董娇儿说:“我号薇仙。” 蔡御史一听见 “薇仙” 俩字,眼睛都亮了,赶紧记在心里。接着就让书童摆棋桌,跟董娇儿下棋,西门庆在旁边陪着,韩金钏儿递酒,书童唱歌。蔡御史赢了一盘,董娇儿陪他喝了杯酒;董娇儿赢了,也赶紧递酒给蔡御史,西门庆在旁边陪着喝 —— 这场景,跟咱们现在 “陪客户打麻将,故意让客户赢” 一个套路,都是为了让对方开心。

下了会儿棋,蔡御史说:“四泉,太晚了,我实在喝不动了。” 说着就走到外面的花下站着。当时是四月中旬,月亮刚上来,挺凉快的。西门庆说:“老先生,天色还早呢,韩金钏儿还没陪您喝一杯呢。” 蔡御史说:“对,叫她来,我在这儿站着喝一杯。” 韩金钏儿赶紧拿了个大金桃杯,倒满酒,用手捧着递过去。董娇儿在旁边递水果,蔡御史喝完,又倒了一杯给韩金钏儿。接着就告辞:“四泉,今天喝太多了,让手下人把东西收了吧。” 说着就拉着西门庆的手,挺动情地说:“您对我这么好,我心里都记着。要不是咱这么投缘,您也不会对我这么好。之前借您的钱,我在京城也跟翟云峰说了。以后我要是能升官,肯定不会忘了您的恩情。” 西门庆赶紧说:“老先生您别这么说,这点小事不算啥。”

韩金钏儿一看蔡御史拉着董娇儿的手,就知道自己该走了,赶紧往后院去。到了上房,月娘(西门庆正妻)问她:“你咋回来了?不陪他睡吗?” 韩金钏儿笑着说:“他留董娇儿了,我在那儿也多余,不如回来。” 过了一会儿,西门庆也回来了,叫来来兴儿吩咐:“明天五更天,把食盒、酒米、点心、下饭菜都准备好,叫上厨子,跟我去城外永福寺给蔡老爹送行,再叫两个小戏子跟着,别耽误了。” 来兴儿说:“家里二娘(李娇儿)过生日,没人看着啊。” 西门庆说:“留下棋童儿买东西,让厨子在后院大灶做就行。”

又过了一会儿,书童和玳安把东西收了,还泡了壶好茶,去花园给蔡御史漱口。翡翠轩的书房床上,被子枕头都铺好了。蔡御史看见董娇儿手里拿着一把湘妃竹的扇子,上面画着兰花和流水,董娇儿说:“麻烦老爹在扇子上给我写首诗呗。” 蔡御史说:“没啥好写的,就写你的‘薇仙’吧。” 说着就拿起笔,在灯下写了四句:“小院闲庭寂不哗,一池月上浸窗纱。邂逅相逢天未晚,紫薇郎对紫薇花。” 翻译过来就是:“小院安安静静的,月亮照在窗户上。咱们相遇的时候天还没黑,我这个当官的(紫薇郎是官名)对着你这个叫‘薇仙’的姑娘。” 董娇儿赶紧磕头道谢,俩人就收拾收拾上床睡觉了。书童、玳安和蔡御史的家人在外面房间睡 —— 这一段咱就不多说了,重点是西门庆把蔡御史伺候得明明白白,为以后的关系铺路。

转天一早,蔡御史给了董娇儿一两银子,用红纸包着,董娇儿拿给西门庆看。西门庆笑了:“文官都没啥钱,能给你一两银子,已经是顶好了。” 说着就让月娘再给俩姑娘每人五钱银子,从后门打发走了。书童端来洗脸水,蔡御史洗漱完穿好衣服,西门庆也出来了,在厅上陪他喝粥。手下人早就备好轿子马匹,等着送蔡御史。临走前,西门庆又想起一件事:“还有个事想麻烦您,苗青是我的朋友,之前因为曾公的案子,被派到扬州等着抓他,其实这事儿早就结案了。您要是见到宋御史,麻烦您帮我说句话,我肯定记着您的好。” 蔡御史说:“这有啥难的,我跟宋年兄说一声,就算把苗青抓来了,放了他就行。” 西门庆赶紧作揖道谢 —— 你看,西门庆这是 “一事不烦二主”,趁蔡御史还没走,赶紧把苗青的事也办了,这脑子转得比咱们现在的生意人还快。

这里得插一句,后来宋御史去济南,在船上又跟蔡御史遇上了。当时扬州的人已经把苗青抓来了,蔡御史直接说:“这是曾公手里的旧案子,跟你没关系,放了吧。” 就把苗青放了。后来东平府只把两个船家判了死刑,把安童(之前的证人)放了。书上还写了句诗:“公道人情两是非,人情公道最难为。若依公道人情失,顺了人情公道亏。” 意思就是 “公道和人情总是矛盾的,想按公道来就会伤人情,想顺人情就会没公道”,这句话到现在都适用,你看咱们现代有些事,不也是 “人情大于法理” 吗?

当时西门庆还想送蔡御史到船上,蔡御史不让:“您别送了,就在这儿告别吧。” 西门庆说:“您多保重,我回头让手下人给您问好。” 说着蔡御史就上轿走了。西门庆回到永福寺的方丈室坐下,寺庙的长老过来合掌问好,递上茶,西门庆也客气地回礼。西门庆看见长老眉毛都白了,就问:“长老多大年纪了?” 长老说:“我七十四了。” 西门庆说:“身体还这么好。” 又问长老的法号,长老说:“我叫道坚。” 西门庆又问:“有几个徒弟?” 长老说:“就两个小徒弟,寺里还有三十多个和尚。” 西门庆看了看寺庙,说:“这寺庙挺宽敞,就是有点破,该修修了。” 长老叹了口气:“不瞒老爹说,这寺庙是周守备(周秀)盖的,可惜寺里没钱修,就这么荒着了。” 西门庆挺大方:“原来是周守备的香火院啊,我看他家庄子也不远。没事,你跟周守备说一声,写个募捐簿,再去别的地方化点缘,我也给你捐点钱。” 道坚赶紧合掌道谢,西门庆又让玳安拿一两银子给长老,说:“今天麻烦你们了。” 道坚说:“我都没准备斋饭,太不好意思了。” 西门庆说:“我去后面换换衣服。” 道坚赶紧让小和尚开门。

西门庆换衣服的时候,看见方丈后面有五间大禅堂,里面有不少云游和尚在敲木鱼看经。他本来就是个好奇心重的人,忍不住走进去看。就看见一个和尚长得特别奇怪:脑袋像豹子头,眼睛凹进去,脸色跟猪肝似的,戴了个鸡蜡做的箍儿,穿了件肉红色的僧袍,下巴上的胡子乱蓬蓬的,头上还有一溜没头发,活脱脱一个 “外星罗汉”。这和尚在禅床上坐着,头垂到胸口,鼻孔里还流着鼻涕(书上写 “玉箸”,其实就是鼻涕,故意写得文雅点)。

西门庆心里琢磨:“这和尚肯定有本事,不然不能长这么怪。” 于是就大声喊:“这位僧人,你是哪儿来的?是高僧吗?” 喊第一声没反应,第二声还没反应,第三声的时候,这和尚突然在禅床上一挺身子,伸了个懒腰,睁开一只眼,跳下来给西门庆点了点头,声音跟打雷似的:“你叫我干啥?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是西域天竺国密松林齐腰峰寒庭寺来的胡僧,到处云游给人看病送药。官人,你找我有啥事儿?”

西门庆一听 “送药”,眼睛都亮了,赶紧说:“你既然给人送药,那我求点滋补的药,你有吗?” 胡僧说:“有!必须有!” 西门庆又问:“我请你去我家,你去不去?” 胡僧说:“去!必须去!” 西门庆说:“你说去,那咱现在就走。” 胡僧从床头拿起一根铁柱杖拄着,背上一个皮褡裢,里面装着两个药葫芦,就往外走。西门庆赶紧让玳安:“叫两个驴子,跟师父先回家等着,我马上就来。” 胡僧却摆手:“官人不用,你骑马先走,我不用骑牲口,肯定比你先到。” 西门庆更觉得这和尚有本事了,怕他跑了,又吩咐玳安:“你必须跟着他,别让他走丢了。” 然后就跟长老告别,上马带着手下进城了。

你猜这天是啥日子?四月十七,正好是王六儿(西门庆的情妇)的生日,而且家里李娇儿也在办生日宴,有女客人吃饭。下午的时候,王六儿家里没人使唤,就派她弟弟王经去请西门庆,还特意嘱咐王经:“你到西门庆家门外,只找玳安说话,别找别人。” 结果王经到了西门庆家门口,等了快一个时辰,也没看见玳安。正好月娘和李娇儿送妓院的李妈妈出来上轿,看见王经这个十五六岁的小厮,就问:“你是哪儿来的?”

王经也是个实在孩子,直接走过去给月娘磕头:“我是韩家的,来找安哥说话。” 月娘纳闷:“哪个安哥?” 旁边的平安(西门庆家的仆人)一看要露馅,赶紧把王经拉到一边,跟月娘撒谎:“他是韩道国家里派来的,找玳安问韩道国啥时候回来。” 就这么把月娘糊弄过去了。月娘也没多想,转身回后院了 —— 你看这仆人平安,多会 “救场”,跟咱们现代公司里 “帮老板遮掩私事” 的助理一个样,求生欲满满。

没过多久,玳安就跟胡僧先到了西门庆家门口。玳安累得两腿发酸,浑身是汗,嘴里不停地抱怨:“今天真是倒了八辈子霉!平白无故让我跟这个秃和尚走路,从城外寺庙走到家,一步都没歇,累死我了!爹让雇驴子给他骑,他还不骑,他倒好,走得跟没事人似的,我这两条腿都快废了,鞋底子都磨透了,脚也破了,真是晦气!”

平安赶紧问:“爹请这和尚来干啥?” 玳安说:“谁知道呢!说是跟他要啥药。” 正说着,就听见前面有人喊 “让让”—— 西门庆回来了,看见胡僧在门口,赶紧说:“大师您真是神人啊,果然比我先到。” 说着就把胡僧请进大厅坐下,让书童接过胡僧的衣裳,自己也换了小帽,陪着胡僧喝茶。

胡僧在大厅里东看西看,眼睛都直了 —— 这西门庆家也太豪华了:大厅又高又大,院子又深又宽,门上挂的是 “龟背纹虾须织抹绿珠帘”(相当于咱们现在的高端水晶帘),地上铺的是 “狮子滚绣球绒毛线毯”(比咱们现在的羊绒地毯还高级)。正中间放着一张桌子,桌腿是 “蜻蜓腿、螳螂肚” 的样式,颜色是 “肥皂色”(就是深灰色),还带着花纹,桌子上摆着 “绦环样须弥座大理石屏风”(相当于现在的高档摆件)。周围的椅子都是 “泥鳅头、楠木靶肿筋” 的样式(就是楠木做的,造型精致),墙上挂的画都是 “紫竹杆儿绫边、玛瑙轴头”(画框是紫竹的,镶着绫边,轴头是玛瑙的)。书上还写了句诗形容:“鼍皮画鼓振庭堂,乌木春台盛酒器。” 就是说 “大厅里摆着鳄鱼皮做的鼓,乌木做的桌子上放着高档酒器”,跟咱们现在形容 “豪宅里全是奢侈品” 一个意思。

胡僧看够了,西门庆问:“大师您喝酒不?” 胡僧挺实在:“我酒肉都吃。” 西门庆赶紧吩咐手下:“不用准备素菜了,直接拿酒肉来。” 正好当天是李娇儿生日,厨房里有的是好酒好菜,很快就摆上了桌。先上了四碟果子、四碟小菜,又上了四碟下酒菜:一碟头鱼、一碟糟鸭、一碟乌皮鸡、一碟舞鲈公(都是当时的硬菜)。接着又上了四样下饭:一碟羊角葱炒核桃肉、一碟切得细细的肉干、一碟羊贯肠(就是羊肠灌肉)、一碟滑鳅(就是泥鳅做的菜)。然后又上了汤和饭:一个碗里有两个肉丸子,夹着一条花肠,叫 “一龙戏二珠汤”(听着就有创意);一大盘 “裂破头高装肉包子”(就是皮薄馅大的肉包子)。

胡僧也不客气,拿起筷子就吃,一会儿就吃撑了,拍着肚子说:“我吃饱了,喝足了,够了够了。” 西门庆让手下把桌子撤了,就跟胡僧说想要求 “房术的药”(就是滋补身体的药,咱不多解释,懂就行)。胡僧说:“我有一种药,是太上老君炼的,王母娘娘传的方子,不是有缘人我还不给呢!既然你对我这么好,我就给你几丸。” 说着就从褡裢里拿出一个葫芦,倒出一百多丸药,嘱咐西门庆:“每次只吃一粒,千万别多吃,用烧酒送服。” 又拿出另一个葫芦,捏出一块二钱重的粉红药膏,接着说:“每次只用二厘,也别多用。要是觉得胀得慌,就用手捏着,在两边腿上使劲拍,拍一百多下就能好。你可得省着点用,别随便传给别人。”

西门庆赶紧双手接过来,又问:“这药有啥效果啊?” 胡僧就开始吹了,说了一段超夸张的话,咱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这药长得像鸡蛋,颜色跟鹅蛋黄似的,是老君炼了三次、王母亲手传的方子。看着像垃圾,其实比宝玉还珍贵,给黄金都不换!不管你是当官的、有钱的、有才的,只要把这药揣在手里进洞房,保管你洞房里春意盎然,身体倍儿棒!腰不酸了腿不疼了,晚上精神好,第二天还能接着来!不管是年轻姑娘还是熟女,都能满足,一晚上跟十个女的在一起都不怕,还不伤身体!吃久了能调理脾胃、补肾壮阳,一百天头发变黑,一千天身体变强壮,还能固齿明目,让你精力旺盛!你要是不信,拿点拌饭给猫吃,三天就能让猫发情不止,四天就热得受不了,白猫能变成黑猫,最后连屎尿都拉不出来,夏天敢在风里睡,冬天敢往水里跳,要是不解药,毛都能掉光!每次吃一厘半,保证你更厉害!”

西门庆一听,眼睛都直了,还想跟胡僧要药方:“看病得找好医生,传药得传方子啊!大师您不把方子传给我,万一以后药没了,我去哪儿找您啊?您要多少钱,我都给您!” 说着就让玳安:“赶紧去后院拿二十两银子来!” 玳安赶紧去拿,西门庆把银子递给胡僧,想换药方。结果胡僧笑了:“我是出家人,到处云游,要这银子干啥?你赶紧拿回去。” 说着就要起身走。

西门庆一看银子不管用,又赶紧说:“大师您不收银子,我有一匹五丈长的大布,给您做件衣服总行吧?” 又让手下拿布,双手递给胡僧。胡僧这才双手合十道谢,临走前又嘱咐了一遍:“千万别多用,记住!记住!” 说完就背上褡裢,拄着铁柱杖,大摇大摆地走了。书上还写了句诗形容他:“柱杖挑擎双日月,芒鞋踏遍九军州。” 就是说 “他拄着拐杖能挑动日月,穿着草鞋走遍天下”,把他吹得跟神仙似的。

亲爱的读者朋友,咱们把这一回扒完,是不是觉得西门庆这 “社交达人” 的身份实锤了?他一边用 “钞能力” 搞定官场关系,一边用 “人情牌” 铺垫未来的路子,连最后求药都得找个 “奇人异士”,把明朝土豪的 “生存法则” 玩得明明白白。而那胡僧的出现,不仅给西门庆的 “奢靡生活” 添了一笔神秘色彩,也为后续的剧情埋下了伏笔 —— 毕竟这药 “效果” 这么夸张,早晚得出事。这一回里的官场黑暗、人情往来,跟咱们现代社会其实也有不少相似之处,只不过换了件 “明朝的外衣”。咱们读《金瓶梅》,不光是看故事,更能透过故事看人性、看社会,这才是经典名着的魅力不是?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玩命之徒王妃如云,智斗腹黑王爷寒门狂士临危受命,血战沙场带着仓库到大宋三国第一保镖武松日记大明文魁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大周龙庭大话土行孙之六世情缘大汉龙骑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乐土之王大秦:重生祖龙残暴第九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狂魔战神杨再兴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我的梦连万世界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穿越之海权时代三国之北方苍狼我的老婆是土匪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回到南明当王爷神医嫡女重生记五千年来谁着史三国:我真不想争霸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骗了康熙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乾隆朝的造反日常三国:无双武将要当军师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月夜龙骑漫关山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大明天下1544英雄集结吕布重生天唐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我从替身成为皇帝骗了康熙玉柱1850美洲黄金大亨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楚汉墨影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红楼之阅尽十二钗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打猎:我射箭百发百中,咔咔炫肉金瓶梅那些事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大明金算盘三国:开局被吕玲绮捡回家翰土惊尘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大宋茶事案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四合院:重生傻柱的正确打开方式拜师九叔降妖除魔儒心弈世双生龙影穿越到古代当农民?猎秦李恪:开局骂太子傻波一反手偷桃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穿成阿斗,开局弄丢出师表!读书人会点江湖手段怎么了?黄浦江的潮声开局明末建基业汉末狂王吕布:开局狂虐刘备东汉:格物致癫鬼才汪臧海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大唐:兕子的农村捣蛋生活撞邪后我靠物理驱魔封神我,张角,开局祈雨被系统坑哭了我在明朝开连锁便利店九鼎圣王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开局三国从赵云他哥开启诸天称霸女人越多我越强,先给我来十八个白马大祭师我当皇帝那些事儿大唐状元赘婿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帝业从捡垃圾开始五世同堂记叩星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水浒宋江,开局我现在火气很大啊大唐:开局暴打宇文化及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重生1949海外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