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如同翰林院中沙沙的翻书声,悄然流逝。林砚在翰林院的编修生涯,转眼已近一年。这一年里,他如同一块被投入深潭的美玉,在沉寂中打磨,在潜流中积蓄。《景隆实录》的浩大工程已近尾声,他负责的部分以考据详实、评述精当而备受陆学士赞誉。与此同时,他与陈侍讲的盟友关系愈发稳固,在翰林院年轻一辈中,也隐隐以他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注重实务的圈子。
山东“以工代赈”的成效经过时间的检验,愈发凸显。不仅灾民得以安置,新修堤坝的稳固也赢得了地方赞誉,连最初持怀疑态度的官员也不得不承认此法确有其独到之处。皇帝对此结果颇为满意,在一次小范围召见王守哲时,再次提及林砚,称其“颇晓经济实务”。
这一切,都预示着林砚的翰林生涯即将结束,新的任命呼之欲出。
这一日,例常的经筵之后,皇帝并未立刻让翰林们散去,而是留下了掌院陆学士和几位阁老。
“林砚在翰林院已近一年了吧?”皇帝的声音在空旷的文华殿内响起,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陆学士躬身答道:“回陛下,至今已十一个月零七天。林编修勤勉任事,于修史一道,颇见功力。”
皇帝微微颔首,目光转向一旁的徐阶:“徐先生以为,此子当任何职,可堪历练?”
徐阶面色平和,出列奏道:“陛下,林探花年轻有为,才学出众,尤擅经济钱谷。老臣以为,或可放入六部观政,多加磨砺。只是……其年资尚浅,还需从基层实务做起,方是稳妥之道。”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肯定了林砚的才能,又强调了“年资尚浅”,暗示不宜过快提拔。
皇帝不置可否,又看向王守哲:“王卿以为呢?”
王守哲早有准备,奏道:“陛下,林砚虽年轻,然白驹场、山东赈灾已显其处理复杂事务之能。六部观政自是正理。臣以为,其才于理财、工程皆有涉猎,或可考虑户部、工部。然具体职司,还需陛下圣裁。”
皇帝沉吟片刻,手指在御座扶手上轻轻敲击。殿内一片寂静,几位重臣皆知,这不仅是对林砚的安排,更是陛下对“新政”态度、对朝局平衡的一次微调。
“嗯。”皇帝终于开口,“翰林院是储才之地,然才需用方显。林砚既通经济,便去户部吧。着其在户部十三司之一的度支司,任主事(正六品),协理天下财政出入、审计盘查之事。望其能持心为公,精核账目,不负朕望。”
旨意一下,几位大臣神色各异。
王守哲心中暗喜。度支司掌管财政预算和审计,职权颇重,正是能发挥林砚所长,又能接触到帝国财政核心的位置。虽然只是正六品主事,但作为起步,已是极佳。
徐阶眼神微动,随即恢复平静,躬身道:“陛下圣明。”将林砚放入度支司,固然给了其施展空间,但度支司事务繁杂,牵涉利益盘根错节,也是个极易出错、得罪人的地方。在他看来,将这“锐气过盛”的年轻人放在那里,未必是坏事。
陆学士则只是淡然领命。
消息很快传出,引起了不小的关注。由从七品翰林编修直升正六品户部主事,虽是平调(翰林清贵,品级往往低于实职),但直接进入户部核心司局,足见圣眷。更何况是度支司这等要害部门!
林砚接到吏部正式文书时,心中亦是波澜微起。度支司主事!这比他预想的更好。审计、盘查……这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职位,可以让他名正言顺地将那些超越时代的财务管理理念,逐步引入这个古老的帝国机器之中。
他在翰林院的最后几日,变得格外忙碌。交接修史事宜,与陆学士、陈侍讲等同僚辞行,收到不少或真诚或客套的祝福。陈侍讲私下里握着他的手,低语道:“贤弟,度支司乃是非之地,账目关乎各方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务必慎之又慎!遇有难处,可随时来信。”
“多谢陈兄提点,小弟铭记。”林砚郑重道谢。
离院前,他去向陆学士辞行。陆学士看着他,目光中带着一丝难得的温和:“林主事,此去户部,不同于翰林清贵。账册之间,暗藏刀剑;数字之内,可见人心。望你秉持翰林风骨,持正守心,莫要辜负所学,亦莫要辜负……陛下期望。”
“下官定当谨记学士教诲,清白做人,踏实做事。”林砚深深一揖。他知道,这位看似超然物外的老学士,实则心如明镜。
走出翰林院那扇熟悉的朱红大门,林砚回头望了一眼。这一年,他在这里潜修、观察、等待,打下了坚实的学识和人脉基础。如今,是时候跃入更广阔的天地,去迎接真正的风浪了。
回到周府,赵铁鹰和沈舟已得知消息,皆是振奋中带着凝重。
“少爷,度支司主事!这可是个实权位置!”赵铁鹰道,“不过,那里面的水,恐怕比翰林院深得多。”
沈舟也捻须道:“特使……不,大人此去,正好可施展所长。只是查账核数,最易得罪人,需早作准备。”
林砚颔首,目光锐利:“我知道。赵叔,‘听风阁’的重心,要开始向户部及相关官员倾斜,尤其是度支司内部的人员背景、关系网络,要尽快摸清。沈老,一些便于携带、能隐秘记录数据的小机关,也要加紧准备。”
“是!”两人齐声应道。
林砚踱步到窗前,看着庭院中开始抽芽的翠竹。户部度支司,这将是他在这个帝国权力中枢踏出的第二步,也是真正开始触及利益核心的一步。那里有堆积如山的陈年旧账,有盘根错节的利益输送,有老于胥吏的敷衍塞责,也有来自各方势力的明枪暗箭。
但他心中并无畏惧,反而充满了挑战的激情。袖中的算珠微微发热,仿佛也在期待着,在那数字的海洋中,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
“备车,明日,赴户部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