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三年二月一日,农历腊月十八。
丁字山大捷的热度还没退去,五圣山南麓的风雪却有了些许变化。虽然依旧寒冷刺骨,但空气中那股干燥的肃杀之气似乎淡了一些,风里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湿润。
立春快到了。
第24军军部坑道里,煤油灯的火苗跳动得很有节奏。李云龙坐在一张用弹药箱垒起来的办公桌前,手里拿着一把缴获的美军工兵用的卡尺,正对着一张局部地形图比比划划。他鼻梁上那副缺腿的眼镜被他用一根红头绳系在了后脑勺上,看着滑稽,却透着股专注劲儿。
军长皮定均掀开门帘走了进来,带进一股冷风:老李,还在算你那个弹道呢?丁字山都打完了,你也该歇歇了。
李云龙头都没抬,手里的卡尺在地图上重重地划了一道线:仗是打完了,可账还没算完。老皮,你过来看。这次丁字山战斗,咱们虽然赢了,但在反斜面坑道口的隐蔽上,还是吃了亏。美军的航空照片我看了,咱们有三个屯兵洞的伪装网,在红外胶片下根本藏不住。这说明什么?说明咱们的伪装技术还停留在糊弄肉眼的阶段,得改。
皮定均凑过去看了一眼:这高科技玩意儿,咱们也没辙啊。
没辙就想辙。李云龙摘下眼镜,哈了口热气擦拭着,我已经让工兵营去搜集松树皮和湿苔藓了。把那玩意儿贴在伪装网上,能降温,能骗过那红外照相机。这叫土法破洋法。
正说着,通讯员小王急匆匆地跑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刚译出的电报:首长,志司急电。
李云龙接过电报,扫了一眼,脸色微微一变,随即又恢复了那种深不可测的平静。他把电报递给皮定均:看来,咱们的新对手艾森豪威尔,要出招了。
二月二日,舆论风暴。
这一天,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国会发表了他上任后的第一份国情咨文。电波跨越太平洋,传到了朝鲜半岛的这片雪原上。
消息很快在军部传开了。艾森豪威尔宣布解除台湾海峡的中立化,这就意味着,他要把蒋介石这头所谓的猛虎放出来,从东南沿海骚扰大陆,以此来缓解朝鲜战场的压力。
不少参谋面露忧色。有人担心两线作战,有人担心后方补给线会被切断。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
李云龙坐在角落里,手里端着个搪瓷茶缸,慢悠悠地喝着水。他那副斯文的眼镜片后,眼神却像鹰一样锐利。
怕什么?李云龙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镇住了全场,一个个愁眉苦脸的,像是天塌了似的。蒋介石那点家底,咱们又不是不知道。当年几百万大军都被咱们赶到海岛上去了,现在靠着美国人那点剩饭残羹,就能翻了天?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用教鞭指了指台湾的位置,又指了指朝鲜:艾森豪威尔这是在玩心理战。他在朝鲜战场上啃不动咱们的骨头,就想在别处找补。他说放蒋介石出笼,那是吓唬胆小的。这就好比两个人打架,打不过了,就喊一声我家狗要咬你了。咱们要是回头看狗,他就趁机给咱们一拳。
皮定均点点头:老李说得对。这是围魏救赵的把戏。
所以。李云龙转过身,目光炯炯,咱们不但不能慌,反而要打得更狠。只有在朝鲜把他打疼了,打得他满地找牙,他才没心思去管东南沿海的事。传我命令,各部队加强戒备,特别是对当面之敌的骚扰,要坚决顶回去。他想玩大的,咱们就陪他玩到底。
二月三日,坑道整顿。
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持久战,李云龙把精力放在了坑道生活的改善上。
他带着两名参谋,来到了72师的前沿阵地。这里的坑道因为地势低洼,渗水严重。刚走进坑道,一股潮湿霉烂的气味就扑鼻而来。
李云龙皱了皱鼻子,看着脚下泥泞的地面,眉头拧成了川字。
这怎么住人?李云龙指着正在舀水的战士,战士们白天打仗流血,晚上回来还得泡在水里?这腿还要不要了?
师长有些为难:军长,这几天气温回升,雪化了,水都往低处流。咱们抽水机不够。
李云龙没听解释,他直接走到坑道深处,看到几个战士正蜷缩在湿漉漉的草铺上,身上盖着的被子都能拧出水来。
他二话没说,脱下自己那件鸭绒大衣,盖在一个发高烧的小战士身上。
都给我听着。李云龙转过身,语气严厉,从今天起,开展干铺运动。没有抽水机,就用盆舀,用桶提。把咱们缴获的美军雨衣都剪开,铺在床底下隔潮。还有,让后勤把那批木炭都发下来,在坑道里生火烤。哪怕把坑道烤黑了,也不能让战士们的骨头受潮。
他从口袋里掏出那个笔记本,记下了一行字:潮湿是比美军更可怕的敌人。必须在立春前解决坑道排水问题,这是战斗力。
离开前,他特意把工兵营长叫来,画了一张图:你看,在坑道口挖个之字形的排水沟,里面填上碎石子和木炭。水流经过木炭,能过滤掉泥沙,还能防臭。这是我在书上看的,叫渗滤井。别小看这土办法,管用。
二月四日,立春。
节气不饶人。虽然山上还是白雪皑皑,但向阳坡的雪确实开始化了。泥泞成了新的麻烦。
运输线上的卡车经常陷在烂泥里动弹不得。
李云龙站在路边,看着一辆抛锚的吉普车,挽起袖子就要上去推。
首长,您别动,我们来!警卫员赶紧拦住。
李云龙推开警卫员,把眼镜摘下来小心翼翼地放进上衣口袋,大喝一声:哪那么多废话!一二三,推!
车轮卷起的泥浆溅了他一身,脸上也是星星点点的泥点子。但他毫不在意,直到车子轰鸣着爬出泥坑。
他拍了拍手上的泥,重新戴上眼镜,对身边的后勤部长说:看到了吗?这就是咱们现在的敌人。泥巴。马上组织人手,去砍树枝,铺路。咱们要修一条灯芯绒路。
灯芯绒路?后勤部长一愣。
就是把原木横着排起来,像灯芯绒布那样的纹路。李云龙比划着,这样车轮有抓地力,也不会陷下去。还要在路两边挖深沟排水。告诉民工队,谁修得好,我李云龙请他喝酒。
二月五日,狙击升级。
随着天气的转暖,能见度提高,冷枪冷炮运动进入了高潮。
李云龙来到了张桃芳所在的狙击阵地。此时的张桃芳已经成了全军闻名的神枪手,但他依然保持着那份沉稳和谦逊。
首长。张桃芳正趴在一个隐蔽部里,用布条擦拭着枪管。
李云龙找了个弹药箱坐下,从怀里掏出两个肉罐头:这是刚送上来的,给你补补。
张桃芳接过罐头,却没吃:首长,这几天敌人的活动规律变了。他们好像知道咱们在盯着,出来撒尿都跑着去,露头的时间不超过三秒。
李云龙笑了,推了推眼镜:这说明他们怕了。怕了就好。不过,他们快,咱们得更快。
他拿过张桃芳的步枪,拉动枪栓听了听声音:桃芳啊,我这几天在琢磨一个事。你看,这雪化了,山上的背景色就变了。以前是白的,现在是黑白相间。敌人的军服是深褐色的,在白雪上显眼,但在岩石堆里就不好找了。这叫保护色。
张桃芳点点头:是,有时候眼睛都看花了。
所以得换招。李云龙指着对面阵地的一处凹陷,别光盯着人看。要盯着影子。太阳一出来,人还没露头,影子先出来了。还有,要注意惊鸟。如果哪片树林子里突然飞起一群鸟,那下面准有人。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深邃:还有个更重要的。现在敌人也在搞狙击。他们甚至调来了大口径的重机枪搞平射。咱们不能硬碰硬。我让你带的那几个徒弟,要学会诱敌。扎几个草人,戴上帽子,时不时地举一下。等敌人的重机枪一响,咱们的迫击炮就跟着响。这叫钓鱼执法。
张桃芳听得眼睛发亮:首长,您这招高啊。把狙击和炮击结合起来,让他们防不胜防。
这就叫立体狙击。李云龙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干,争取在春节前,把你的战绩凑个整。
二月六日,心理反击。
美军为了配合艾森豪威尔的讲话,开始在前沿阵地散发大量的传单。传单上印着蒋介石的照片,还有所谓的反攻大陆的口号。
阵地上有些年轻战士看了,心里难免有些波动。
李云龙知道后,没有下令收缴传单,而是让人把这些传单都收集起来,送到了炊事班。
都给我当引火柴烧了!李云龙在军部大声说道,这也算是美国人给咱们送来的燃料,省得咱们去砍柴了。
晚上,他亲自撰写了一份广播稿,交给了前沿广播站。
对面的美军士兵们,还有李承晚的弟兄们。听说你们的总统换人了,新官上任三把火,但这火没烧着我们,反倒把你们的退路给烧了。他想把战争扩大,想让你们在这里待得更久。可你们知道吗?再过几天就是中国的春节了。那是团圆的日子。你们的家人在等你们,可你们的总统却想让你们死在这里。
广播里,还特意播放了一段中国过年时放鞭炮、吃饺子的录音。那热闹喜庆的声音,在这冰冷的战场上显得格外刺耳,直击人心。
李云龙听着广播,对皮定均说:老皮,这叫攻心为上。蒋介石在海峡那边叫唤,咱们听不见。但咱们这边的饺子味儿,对面可是闻得着。咱们得让他们明白,跟着美国人混,连个囫囵觉都睡不成。
二月七日,小年。
腊月二十四,南方的小年。虽然这里是北方,但部队里的南方战士不少。
李云龙特意吩咐后勤,给每个连队发了一斤白糖和一袋糯米粉。
做汤圆。李云龙在电话里对各师长说,不管条件多艰苦,这个仪式感要有。吃个汤圆,团团圆圆。让战士们心里热乎点。
他自己也没闲着,来到军部警卫连,和战士们一起搓汤圆。他那双拿惯了枪和笔的大手,搓起汤圆来却笨手笨脚的,惹得战士们一阵哄笑。
笑什么笑!李云龙假装生气,把面粉抹在一个小战士鼻子上,老子当年过草地的时候,连皮带都煮着吃过。现在有糖吃,那是享福了。
正闹着,前沿传来枪声。
李云龙手上的动作立刻停了,眼神瞬间变得冷峻。他站起身,都不用擦手,直接走到地图前。
报告!74师侦察连在391高地与敌遭遇,双方正在激战!
李云龙推了推滑落的眼镜,冷静地问:敌人多少?
大概一个加强排,看样子是想抓舌头回去过节。
李云龙冷笑一声:想抓舌头?我看他们是想送礼。命令侦察连,不要硬拼,往二号坑道口撤。让埋伏在侧翼的机枪班把口子扎紧了。等他们钻进口袋,再给我关门打狗。记住,别把他们的尸体打烂了,留着给范弗里特送回去,就当是咱们的回礼。
战斗很快结束。十几名美军尸体被留在了阵地前。
李云龙洗干净手,重新坐回桌前,吃了一碗热腾腾的汤圆。
老皮,这汤圆甜啊。李云龙感叹道,但他很快又拿起了那把卡尺,在地图上比划起来,不过,这甜头咱们不能独享。过了小年就是大年。我看美军这几天这么消停,肯定是在憋坏水。咱们得防着他们在除夕夜搞偷袭。
他在笔记本上写下:春节期间,全军一级战备。外松内紧。要把岗哨放到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去。
窗外,夜色深沉。五圣山的轮廓在星光下显得格外巍峨。李云龙摘下眼镜,揉了揉酸涩的眼角。他知道,这看似平静的夜色下,暗流涌动。艾森豪威尔的豪言壮语改变不了战场的局势,真正决定胜负的,是这一个个坚守在坑道里的中国士兵,还有他这个正在学着精打细算的指挥官。
来吧,不管你是放老虎还是放狗,老子就在这儿等着。李云龙低声自语,重新戴上眼镜,继续埋头于那张满是红蓝线条的地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