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激光轮廓仪投射出的那两条对比鲜明的曲线,如同一道公开的判决书,宣告了这场世纪豪赌的最终结局。
藤原敬二失魂落魄地走上前,他戴上白手套,颤抖着,抚摸着那块由“龙渊一号”加工出来的,完美无瑕的精密模具。
那冰冷的触感,那光滑如镜的表面,那肉眼无法分辨的清角……
每一个细节,都在无情地,摧毁着他几十年来,所建立起来的,关于发那科技术天下第一的,坚固的信仰。
他喃喃自语,眼中,充满了深深的迷茫和自我怀疑。
怎么会这样?
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几十年的工艺积累,上万名顶尖工程师的心血,为什么会输给一台,由“游戏机”驱动的,草台班子?
李晓宇缓缓走到他的面前。
他没有说任何一句,嘲讽或者奚落的话。
他只是,平静地,看着这位,已经陷入了信仰崩塌边缘的,昔日的行业王者。
“藤原先生,您输的,不是技术。”
李晓宇的声音,清晰而沉稳。
“您输的,是时代。”
“技术的进步,如同奔涌的江河。任何试图用堤坝,将它圈禁起来,据为己有的行为,最终,都只会被更汹涌的,来自未来的浪潮,所冲垮。”
“封闭,只会导致傲慢与落后。只有开放、融合,才能带来,真正生生不息的进步。”
他甚至,还指着“女娲”系统那略显简陋的界面,诚恳地说道:“在人机交互的便捷性和工艺数据库的完备性上,‘女娲’,依然有很多,需要向发那科成熟的体系,学习的地方。”
这番,充满了气度,甚至带着一丝“仁慈”的话语,让藤原敬二,更是感到了一阵,无地自容的羞愧。
他被彻底地,从技术上,思想上,乃至人格上,全方位地,击败了。
但一想到那个,足以动摇公司根基的赌约,他还是,试图做着,最后的挣扎。
“李总工……您的胸怀,让我敬佩。”他的声音,干涩而沙哑,“但是……接口协议,事关我们公司的最高商业机密,我……我没有这个权力……”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地,坐在观摩席上的周将军,缓缓地,站起了身。
他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了过来。
他没有对藤原敬二说任何一句话,也没有施加任何压力。
他只是,将一份,由高工刚刚整理打印出来的,还带着一丝温度的A4纸,轻轻地,放在了藤原敬二面前的桌子上。
那份文件的标题,很简单。
【关于中日双方数控技术友好交流研讨会之会议纪要(1990年10月28日)】
纪要上,详细地,记录了本次对决的全部过程,包括,双方立下的,那个,清晰无比的赌约。
而在纪要的下方,是周将军、秦振华、钱秉义,以及数位中科院院士的,亲笔签名。
周将军,又指了指墙角那台,一直亮着红灯的,军用级的摄像机。
无声的语言,却蕴含着,雷霆万钧的力量。
这,不是一次私下的赌博。
这,是一场,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科研与军事力量,作为公证人的,国家级的技术对决!
任何,试图抵赖的行为,都将引发,无法预测的,外交与商业后果!
藤原敬二的脸色,在一瞬间,变得,惨白如纸。
他知道,自己,和整个发那科,已经没有任何,任何的退路了。
他,被彻底地,将死了。
他颤抖着,缓缓地,走到了那台,红色的卫星加密电话前。
他拿起话筒,那只,曾经可以签下数亿订单的手,此刻,却重如千钧。
他拨通了,那个,直通日本总部的,最高号码。
电话那头,传来了发那科社长,那充满了期待的,中气十足的声音。
“藤原君,怎么样?给那些狂妄的中国人,一个深刻的教训了吗?”
藤原敬二,闭上了眼睛。
他感觉,自己一生的荣耀,都在这一刻,被碾碎成泥。
他用一种,无比屈辱,无比干涩,也无比疲惫的声音,对着话筒,缓缓地,汇报了这里,发生的一切。
最后,他说道。
“……社长,我请求……履行赌约。”
“我请求,向中方,开放,32i-A系统的,全部底层硬件接口协议。”
“是的……我们……输了。”
……
一周后。
一份,厚达数千页,包含了发那科最新一代数控系统,所有底层硬件接口协议和驱动源代码的,加密技术文档,通过最机密的,外交渠道,被正式地,送达了江州。
“人工智能与算法研究院”里。
当林涛,亲手,将这份,他们曾经,梦寐以求,却又遥不可及的“天书”,解压出来时。
整个研究院,爆发出了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
他们知道,这份文档,意味着什么!
它,意味着,“女娲”系统,将可以,毫无障碍地,兼容和驱动,这个世界上,所有主流的伺服电机和传感器!
它,意味着,他们,将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构建一个,更宏伟,更强大的,开放生态!
它,意味着,他们,硬生生地,将自己数控技术的研发进程,缩短了,至少十年!
林涛,看着那一行行,充满了智慧与结晶的,熟悉而又陌生的代码,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转过头,对着身旁,那个,创造了这一切奇迹的,年轻的总设计师,由衷地说道:
“总工。”
“有了它,我们的‘女娲’……”
“将在一夜之间,长大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