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末的雨来得急,淅淅沥沥下了三天,把黑石镇的泥土泡得发软,镇外那条通往西仓的土路,早已泥泞不堪。林越站在通商署的窗前,望着窗外连绵的雨幕,眉头微蹙——昨日阿古拉派人来报,沙驼部第二批商队已从部落出发,载着二十匹西域良驹和一批宝石,预计今日午后抵达黑石镇。可这雨若不停,商队走在土路上,不仅马蹄容易陷进泥里,货物也怕被雨水打湿。
“林都尉,周队正带着亲兵去加固商道了,还让人在泥泞处铺了木板,应该能让商队顺利进来。”赵衡捧着一本湿漉漉的账册走进来,衣角还滴着水,“西仓那边我也去看过了,给沙驼部准备的茶叶和粮食都好好的,地窖里干燥得很,就是通往商栈的那段路,得再垫些碎石。”
林越转过身,接过账册翻了两页——上面记录着上月商栈的交易明细,仅一个月,沙驼部的羊绒毯就卖了三十五条,葡萄干卖出两百多斤,中原的茶叶和丝绸也通过阿古拉的商队,运出了四十多件,账目清晰,分毫不差。“辛苦你了,冒雨去西仓。”林越递给他一块干布,“先擦擦水,别冻着了。”
赵衡接过干布擦了擦衣角,笑着说:“不辛苦,能为商路出点力,心里踏实。对了,李姑娘一早去驿站了,说要给商队准备热姜汤,还让厨房炖了驱寒的羊肉汤,等商队到了就能喝上。”
林越点点头,心里泛起暖意。自从商栈落成,李青瑶几乎天天泡在商栈和驿站之间,一会儿帮着清点货物,一会儿教沙驼部商人说中原话,连妞妞都被她带着,成了商栈的“小帮手”,每天跑去马厩喂马,还帮着给客人递试吃的葡萄干。
“轰隆——”一声惊雷从远处传来,雨势忽然变大,窗棂被雨点打得噼啪作响。林越走到门口,望着镇口的方向,隐约能看到几个模糊的身影——是周武带着亲兵,正弯腰在泥路上铺木板,雨水顺着他们的头盔往下流,把棉甲都打湿了,却没人停下手里的活。
“林都尉!”一个亲兵骑着马从镇口方向赶来,马身上满是泥点,他翻身下马,气喘吁吁地说,“周队正让我来报,商队已经到十里外的哨卡了,就是雨太大,马蹄陷进泥里,走得慢,估计还得一个时辰才能到。”
“知道了。”林越点头,“你先去驿站喝碗姜汤暖暖身子,再带些蓑衣和斗笠去给周队正他们,让他们别淋坏了。”
亲兵应声而去,林越转身回屋,拿起墙上的蓑衣和斗笠——他打算去镇口接商队。刚走到院门口,就见妞妞撑着一把小油纸伞,从驿站方向跑来,伞沿太小,雨水打湿了她的袖口,却依旧跑得飞快。
“林叔叔!”妞妞跑到他面前,仰着小脸,手里还攥着一个油纸包,“李姐姐让我给你送包子,说你肯定没吃早饭,让你先垫垫肚子。”
林越蹲下身,帮她理了理被雨水打湿的刘海,心里一暖:“妞妞怎么自己来了?雨这么大,小心滑倒。”
“我不怕!”妞妞挺起小胸脯,把油纸包递给他,“李姐姐还在驿站煮姜汤呢,她说商队的人肯定冻坏了,要多煮些。对了林叔叔,阿古拉叔叔这次会带宝石来吗?上次他说西域的宝石是彩色的,像彩虹一样。”
“会的。”林越笑着点头,接过油纸包,里面是两个热乎乎的肉包子,“等商队到了,让阿古拉叔叔拿给你看好不好?”
妞妞高兴得拍手,刚要说话,就见李青瑶撑着一把大伞,提着一个食盒从远处走来,食盒外层裹着棉絮,显然是装着热姜汤。“妞妞怎么跑这么快?我刚转身拿勺子,你就没影了。”李青瑶走到近前,无奈地摇摇头,又看向林越,“你要去镇口接商队?雨这么大,要不我跟你一起去,还能帮着递姜汤。”
“好。”林越点头,帮她把蓑衣的带子系紧,“路上小心些,泥路滑。”
三人一起往镇口走,妞妞走在中间,一手牵着林越,一手牵着李青瑶,小油纸伞在雨幕中晃来晃去。走到半路,就见周武带着几名亲兵迎面走来,他们身上的蓑衣都湿透了,脸上却满是笑意。
“林都尉!”周武快步上前,“商道的木板都铺好了,刚才哨卡那边来报,商队已经过了黑风口,再走二里地就到镇口了。”
“辛苦你们了。”林越拍了拍他的肩膀,“先去驿站喝碗姜汤,暖暖身子,剩下的事交给我们。”
周武刚要推辞,就被李青瑶打断:“周队正,你们都淋了这么久的雨,再不去暖和暖和,该着凉了。这里有我和林都尉,放心吧。”
周武只好点头,带着亲兵往驿站方向去了。林越三人继续往前走,刚到镇口老槐树下,就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虽被雨声掩盖,却依旧清晰可辨。
“来了!”妞妞踮起脚尖,往雨幕深处望去。很快,一队黑影出现在视线里——为首的是阿古拉,他骑着一匹白马,身上裹着一件厚厚的皮袍,雨水打湿了他的胡须,却依旧挺直腰杆;身后跟着十余名沙驼部商人,每人骑着一匹马,马背上驮着鼓鼓的行囊,行囊外层裹着油布,显然是为了防雨;最后面是二十匹西域良驹,每匹都由专人牵着,马蹄踏在铺好的木板上,发出“笃笃”的声响。
“阿古拉叔叔!”妞妞挥着小手,大声喊道。
阿古拉听到声音,立刻勒住马缰绳,看到林越三人,脸上露出爽朗的笑容,催马快步上前:“林都尉!李姑娘!妞妞!这么大的雨,你们怎么还来接我们?”
“你们一路辛苦,接你们是应该的。”林越笑着说,帮他把马缰绳接过,“快到驿站歇脚,李青瑶煮了姜汤,还有热乎的羊肉汤。”
阿古拉连连点头,翻身下马,刚落地,就踉跄了一下——显然是骑马太久,腿麻了。李青瑶立刻递过一碗姜汤:“阿古拉掌柜,先喝碗姜汤暖暖身子,别冻着了。”
阿古拉接过姜汤,一饮而尽,辛辣的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驱散了满身的寒气,他忍不住赞叹:“还是李姑娘心细,这姜汤喝着真舒坦!”
商人们也纷纷下马,李青瑶和妞妞忙着给他们递姜汤,林越则指挥着亲兵,把马背上的行囊搬到驿站的库房——行囊里装着宝石和良驹的饲料,都是怕潮的东西,得赶紧烘干。
二十匹西域良驹被牵到商栈后院的马厩,每匹都高大健壮,毛色光亮,有白色的、棕色的,还有一匹黑色的,鬃毛垂到肩膀,一看就是千里挑一的好马。妞妞跟着跑过去,趴在马厩的栏杆上,眼睛亮晶晶地看着马儿,小声说:“林叔叔,这些马儿比上次的还要好看!”
林越走到她身边,摸了摸那匹黑色良驹的鬃毛,马儿温顺地蹭了蹭他的手:“这些都是沙驼部最好的良驹,巴尔图首领说,要卖给中原的商人,还有几匹要送给咱们黑石镇的亲兵,让他们巡逻时骑。”
妞妞听得眼睛更亮了:“那以后周叔叔他们巡逻,就能骑这么好看的马了?”
“是啊。”林越笑着点头,“等天晴了,让周叔叔教你骑马好不好?”
妞妞高兴得跳起来:“好呀好呀!我早就想骑马了!”
安顿好商队,林越和阿古拉去了通商署的议事厅。李青瑶泡了一壶雨前龙井,茶香袅袅,驱散了议事厅里的潮气。阿古拉从怀里掏出一封羊皮信,递给林越:“这是巴尔图首领让我带给您的,他说三月中旬要带商队去中原,让您帮忙联系一下洛阳的商人,要是有愿意和西域交易的,提前打个招呼。”
林越接过信,羊皮纸上的字迹依旧粗犷,末尾还画了一个小小的笑脸,透着几分俏皮。信里除了说去中原的事,还提到黑风口的散匪最近又有动静,让林越多派些人手巡逻;另外,沙驼部的妇人织了一批新的羊绒毯,下个月会让商队带来,问黑石镇能不能多准备些茶叶和丝绸。
“洛阳那边,我之前托人捎过信,有几个商人对西域的宝石和良驹很感兴趣,等巴尔图首领来了,我可以帮他们牵线。”林越放下信,喝了口茶,“黑风口的事,周武已经加派了人手,每天都会巡逻两次,保证商队安全。至于茶叶和丝绸,赵衡已经在准备了,西仓里存了不少,足够换他们的羊绒毯。”
阿古拉听了,放心地点点头:“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巴尔图首领还说,要是黑石镇需要,沙驼部可以派更多的骑兵来帮忙护卫商道,咱们是朋友,就该互相帮衬。”
林越心里一暖,笑着说:“多谢巴尔图首领的好意,要是真需要,我肯定会开口的。对了,这次带来的宝石,打算怎么卖?是按颗卖,还是按重量?”
提到宝石,阿古拉立刻来了精神,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装着数十颗宝石,有红色的、蓝色的、绿色的,还有透明的,在灯光下闪着耀眼的光,像把星星装进了布包。
“这些都是西域雪山里采来的宝石,质地好得很。”阿古拉拿起一颗红色的宝石,递给林越,“您看,这颗红宝石,比指甲盖大些,能换十匹丝绸,或者五十两银子;那颗蓝宝石小些,能换五匹丝绸,或者二十两银子。要是商人愿意大量买,还能便宜些。”
林越接过红宝石,触手冰凉,色泽鲜亮,确实是难得的好货。“这样的价格很合理,中原的商人肯定会感兴趣的。”林越把宝石还给阿古拉,“明天我让周武去镇上的商铺走走,问问那些掌柜有没有兴趣,再让人去附近的城镇捎信,看看有没有商人想来黑石镇买宝石。”
阿古拉高兴地说:“太好了!要是宝石能卖个好价钱,部落里的人就能过上好日子了——去年冬天,好多人家都缺粮食,多亏了您给的一百石粮食,才熬过了冬天。”
林越摆摆手:“咱们是合作伙伴,互相帮衬是应该的。等商路通了,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到时候不仅黑石镇,沙驼部也会越来越繁华。”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话题从商路聊到草原的生活——阿古拉说,草原上的春天来得晚,三月中旬草才会变绿,到时候牛羊就能吃到新鲜的草了;沙驼部的孩子会在草原上放风筝,风筝是用羊皮做的,上面画着雄鹰和骆驼;妇人则会去采草原上的野花,晒干后用来泡茶,味道清香。
妞妞趴在桌边,听得入了迷,时不时问一句:“阿古拉叔叔,草原上的风筝飞得高吗?比黑石镇的高吗?”
阿古拉笑着说:“当然比黑石镇的高!草原上的风大,风筝能飞到云里去,有时候还能看到风筝和雄鹰一起飞呢!”
妞妞听得眼睛都直了,小声对李青瑶说:“李姐姐,我好想去草原看看,看看会飞的风筝,还有会跑的牛羊。”
李青瑶摸了摸她的头,笑着说:“等开春了,要是林叔叔有空,咱们可以去草原玩几天。”
妞妞立刻看向林越,眼睛里满是期待。林越笑着点头:“好啊,等巴尔图首领从中原回来,咱们就去草原。”
一直聊到傍晚,雨才渐渐停了。夕阳透过云层,洒下几道金光,把黑石镇的泥路染成了金色。阿古拉要去驿站和商人们商量明天摆货的事,林越和李青瑶带着妞妞送他到门口。
刚走到通商署门口,就见赵衡急匆匆地跑来,脸上满是焦急:“林都尉!不好了!西仓后面的河堤被雨水冲开了一个口子,水已经淹到地窖门口了,里面存的茶叶和丝绸怕是要遭殃!”
林越心里一紧——西仓里存着给沙驼部的茶叶,还有准备卖给西域商人的丝绸,要是被水淹了,不仅会损失惨重,还会影响和沙驼部的合作。“周武呢?让他立刻带亲兵去西仓!”林越快步往外走,“阿古拉,抱歉,我得先去西仓看看。”
“我跟你一起去!”阿古拉立刻说,“商队的人也能帮忙,多个人手多份力!”
林越点点头,一行人快步往西仓方向跑。妞妞也想跟着去,却被李青瑶拉住:“妞妞,西仓那边危险,你先回驿站等我们,好不好?”
妞妞虽然不情愿,但还是点了点头:“那你们一定要小心!”
西仓位于镇北,靠近一条小河,平时河水清澈,可这几天雨下得大,河水暴涨,把河堤冲开了一个两尺宽的口子,浑浊的河水正顺着口子往地窖方向流,地窖门口的泥土已经被泡软,随时可能塌陷。
周武已经带着十余名亲兵赶到,他们正用沙袋堵口子,可河水太急,刚堵上的沙袋很快就被冲开。“林都尉!”周武看到林越,大声喊道,“口子太大,沙袋不够用,再这样下去,地窖就要被淹了!”
林越快步走到河堤边,看着湍急的河水,眉头紧锁——地窖里的茶叶和丝绸要是被水浸泡,就会发霉变质,到时候不仅没法和沙驼部交易,还会失信于他们。“阿古拉,让你的人去驿站搬些木板和绳索来,咱们先把口子拦住,再想办法加固河堤!”林越对阿古拉说。
阿古拉立刻应声,带着几名商队的人往驿站跑。李青瑶则让剩下的商队成员去镇上的百姓家借沙袋——她知道百姓家里都有储存的沙袋,用来防雨天漏水,现在正好能派上用场。
很快,木板和绳索送来了。林越指挥着亲兵,把木板搭在口子上,再用绳索固定住,减缓河水的流速;阿古拉和商队的人则扛着沙袋,顺着木板往口子上堆,一层又一层,渐渐把口子堵住了大半。
镇上的百姓闻讯赶来,有扛着铁锹的,有提着水桶的,还有抱着沙袋的。王掌柜也来了,他带来了茶铺里所有的粗布,说可以用粗布裹住沙袋,防止沙子流失;刘丰则带来了布庄里的麻绳,用来加固木板。
“林都尉,咱们一起把河堤加固好,不能让水淹了西仓!”王掌柜大声喊道,一边说一边往沙袋上裹粗布。
“对!咱们黑石镇的东西,绝不能让水冲了!”刘丰也喊道,手里的麻绳飞快地缠绕在木板上。
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进来,有的填土,有的堆沙袋,有的加固木板,每个人都齐心协力,雨水和汗水混在一起,却没人抱怨一句。阿古拉扛着沙袋,跑得满头大汗,脸上却满是坚定——他知道,西仓里的茶叶和丝绸不仅是黑石镇的财产,也是沙驼部的希望,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李青瑶也没闲着,她带着几名妇人,在河堤边煮姜汤,给干活的人递水递吃的,还时不时提醒大家小心脚下,别滑倒了。
一直忙到深夜,河堤的口子终于被堵上,还在周围加筑了一道半尺高的沙袋墙,防止河水再次冲开。林越让人去地窖检查,还好水没有渗进去,茶叶和丝绸都完好无损,众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多谢大家了。”林越看着浑身湿透的百姓和商队成员,心里满是感激,“要是没有你们,西仓的损失就大了。”
“林都尉说的哪里话!”王掌柜笑着说,“商路是咱们黑石镇的希望,西仓里的东西关系到商路的好坏,咱们怎么能不帮忙?”
阿古拉走到林越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里满是敬佩:“林都尉,黑石镇的人真团结,这样的部落,我还是第一次见。有你们这样的朋友,我相信咱们的商路一定会越来越好。”
林越笑着点头,心里忽然想起一句话——“人心齐,泰山移”。之前他还担心,商路开通后会遇到各种困难,可现在看来,只要黑石镇的人和沙驼部的人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关。
回到驿站时,已是深夜。妞妞已经睡着了,小脸上还带着担忧,手里紧紧攥着那个骆驼吊坠。李青瑶轻轻把她抱到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