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王庙的血书挑衅,如同在滚沸的油锅中滴入了冷水,彻底激化了矛盾。
裴昭雪深知,必须加快进度,在凶手造成更大恐慌或完成其最终图谋之前,将其揪出。
当前所有线索,都指向了“九渊镇龙局”和作为其关键信物的“镇水铁牛”。
无论是厘清凶手的计划,还是寻找其可能的下一个目标或据点,都必须对铁牛有更深入的了解。
裴昭雪再次找到了洛清河。
这一次,她直接询问关于九尊铁牛的具体下落,以及它们所对应的“九穴”位置。
洛清河对于龙王庙新的血案似乎并不意外,只是淡淡道:“狗急跳墙,图穷匕见矣。”
他沉吟片刻,说道:“九尊铁牛,据残卷记载,并非随意安置。其分布暗合九宫八卦,对应汴京周边九处关键水眼地穴。具体位置……年代久远,又经历代破坏,确切地点大多已不可考。老夫也只能根据古水文图和地脉走向,推测出其中几处可能的位置。”
他让小童取来一张他自己绘制的、略显粗糙的汴京周边水系地貌图,用手指在上面虚点了几个位置:“据此推断,其中一穴,可能在你们发现铁牛角的那段废弃河道附近;一穴在北山碧凝潭或与之关联的某处;一穴在……你们发现血案的龙王庙河湾之下;还有一穴,似乎与漕帮总舵所在的码头区域有所关联……”
这几个地点,都与目前的案件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废弃河道出铁牛角,北山有废村古井和碧凝潭,龙王庙是血案现场,漕帮总舵则弥漫着排外和知情的气氛。
“那另外五处呢?”裴昭雪追问。
洛清河摇了摇头:“线索太少,难以精准定位。或许藏在某条支流的源头,或许埋没于某个早已变迁的湖泊之下,甚至可能……就在汴京城内某座桥梁或水门的根基之中。”
线索依旧模糊,但范围已经大大缩小。
裴昭雪将洛清河推测的四个重点区域列为优先调查目标。
与此同时,裴昭明通过那位江湖好友,继续在漕帮内部旁敲侧击,打听关于铁牛的传闻。
这一次,他换了一种方式,不再以官家身份,而是借口想收集运河志怪传说用于写书。
在几壶好酒和恰到好处的好奇心下,一位有些醉意的老书吏(漕帮中负责记录文书的老先生)终于打开了话匣子,说起了帮内口耳相传的一个古老传闻:“说起这镇水铁牛啊……老辈人讲,那可不仅仅是镇水的石头疙瘩!据说,那是一位前朝神仙般的河官,以天外陨铁混合了五金之精,按照星相地脉打造的!每一尊铁牛肚子里,都藏着一个小小的机关,上面刻满了蝌蚪一样的仙文……”
“机关?仙文?”裴昭明故作惊奇。
“是啊!”
老书吏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听说啊,要是懂得方法,敲击铁牛特定的部位,或者是在特定的时辰、对着铁牛念动咒语,就能……就能让铁牛发出龙吟一样的声音!那声音能穿透水底,安抚河怪,甚至……能调动水流呢!”
“调动水流?”
裴昭明心中巨震,这与洛清河提到的“借地脉之力,锁拿水龙”,以及白砚舟推测的“声波共振”,不谋而合!
“都是传说,当不得真,当不得真!”
老书吏连忙摆手,又灌了一口酒,“不过啊,听说当年破坏铁牛的时候,就有人听到过怪声,还有的地方莫名其妙就改了水道……邪乎得很呐!”
铁牛内藏机关,能发出特定声音,甚至可能影响水流!
这个来自漕帮底层的古老传闻,为“声波共振”影响水脉的理论,提供了来自民间记忆的佐证。
裴昭明立刻将这个重要信息带回。白砚舟听后,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推测:“如果铁牛内部是中空的,或者有特殊构造,其材质又是特制的合金,那么在特定频率的声波激发下,确实可能产生强烈的共振,并将其传递到与之连接的地层或水脉中!凶手或许就是想利用这一点,来达成他操控水脉的最终目的!”
案件的核心,越来越清晰地指向了那神秘的前朝造物——“镇水铁牛”。
凶手寻找它们,利用它们,其目的,恐怕就是要重启或者彻底扭曲那古老的“九渊镇龙局”,从而掀起一场远超常人想象的、基于声波与地脉的灾难!
而下一个关键,或许就在于找到那尊失踪的“铁牛角”,或者另一尊尚存的完整铁牛。